高三生物月考质量分析
专题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知识内容
1-3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测定 13年39题 3-1菊花外植体培养丛芽
试题分布
12年39题
11年39题 14年39题 10年39题(玫瑰精油)
11
选 修 5-1.⑴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一
5-2.⑴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 些特定的成分
1.全年级总体情况分析:两个理科
班最高分为68分,最低分3分,全 年级平均分25分,反映出学生对理 综一张卷、难度稍大的试题很不适 应,可能是时间的分配上的原因, 也有存在基础差的原因,需要引起 重视。
4
2.试卷情况分析
60份抽样试卷来看,对一些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 对识图、获取信息、计算以及综合能力进行考查。 选择题得分率很低,第4、5题错得最多,说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 到位。非选择题部分的必考题第29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属于容易题,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第30题考减数分裂,属于容易难度 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而第31题是对遗传知识的考查, 难度属于中等题,涉及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这是一种通过 试题来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程度及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掌握 程度,考查关于遗传系谱图方面的知识,涉及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 由组合定律、概率计算等相关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第32题 考生态系统,难度属于容易题,侧重于对教材理解的考查。非选择题 部分的选考题第39题考查微生物技术的培养,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 忆考查,40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也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 度。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第6题答得较好;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生态系统 的功能掌握较好,第29、30、31题作答较差,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对教 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1
二、年级成绩统计表
考试人数 平均分
123 25
及格率
0.016
优分率
0
低分率
0.797
注:应考人数133人,有10人参加术科集训,实考人数123人。
2
三、年级分数段统计
分数段 81~90 72~80 63~71 54~62 45~53 36~44 36以下
考试 人数
0
0
1
1
6
17
98
3
四、学生情况分析
25%DNA序列与性状的关系 必修2(19分)
43%
选修1(15分) 选修3(15分)
6 32 6 29 30 31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 况,内容涵盖生物必修一、二、三,选修1、选修 3的内容。客观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 用能力,非选择题考察了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 合分析能力。通过本次考试,对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调整以后的教 学方法,并可在复习中针对学生的情况而采用不 同的复习方法。试题90分,其中选择题36分,非 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其中必做题39分, 选做题15分。试题难度适中。
必修一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必修二
必修三
32% 61% 23% 29%
25% 11% 21% 36%
43% 40% 56% 35%
14年 平均
38% 36.6%
19% 22.4%
27% 40.2%
10
选修1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4
30、31
30:减数分裂
31:人类遗传系谱图
5: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必修3 选修1 选修3 5、 6 32 39 40 6:生态系统的功能 32:生态系统食物关系 微生物培养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0
6 6 8 15 15
8
新课标生物高考试题分析
2010—2014
9
看近几年理综生物试题:
1.模块考查差异
看近几年理综生物试题:
2.10—14年课标卷的考点分布、 分值及题量变化: 教材模块及分值 涉及考点(知识内容) 题号
1 3 4 2
2010年
分值
6 6 6 7
必修1(24分)
32%
必修3(32分)
关于细胞的叙述 质壁分离、 RNA 和脂肪的观 察实验 水温和血红蛋白变化规律 细胞呼吸 遗传规律分析及遗传图解 神经细胞电位变化及影响 免疫调节实验 生长素的特性实验 种群特征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芳香油的提取 组织培养与光合作用
7
七、各模块知识的考查统计
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知识点统计 题号 模块 非选择题 考查内容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必修1 1 、 2、 3 29 分值 6 6 6 11 6 10
选择题
必考题
选考题
3:细胞的衰老、癌变的特点
29:呼吸作用 4:三大经典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必修2Biblioteka 六、今后措施
1.注意回归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对学科重 点知识、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加强对代谢、遗传部分的 复习,反复进行训练、检测,以达到强化掌握的目的。 2、针对各班个别考分过低的学生,加强管理、多关注, 多帮助,使他们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在课堂、课后作业、辅导工作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掌握。 4、从课堂教学中抓效率、抓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 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会学生点石成金 的指头,使他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5.加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做到资源共享, 加强辅导,工作做实,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 导。
5
五、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审题能力、图表转换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找 不出题干中关键词、关键条件;不会识图,不能寻找图中 关键信息,找不到突破口。 2.遗传变异的知识比较难掌握,学生不理解题意,知道考 哪个知识点但不会答题,不会应用;不明白概念间的联系 和区别。 3. 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素质 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无从下手,知识 不系统。 4、出现错别字,反应方程式写不全甚至不会写,基因符 号不会写等都不应该出现的问题都出现了,导致该拿的分 没有拿到。且有学生盲目做题,审题不清,导致判断失误 不得分。 5、学生对一些讲过的练过的知识仍出错,说明学生没有 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对所学的知识不及时复习与巩 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