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世界文...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能力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学生分析】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探究:看课本28—29页三个镜头。

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学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老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族节日是不一样的。

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西方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学生: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学生: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问题: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由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从时间、由来、习俗三方面比较)学生:时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圣诞节从阳历12月24日开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

它便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风俗:春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吃水饺、除夕守岁、拜年磕头、压岁钱、上坟拜祖宗、逛庙会、赶年集等。

圣诞节:装饰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

老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学生: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形成)老师:中秋节就要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过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学生: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探究:看课本30页虚线框材料。

问题: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各有什么特点?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丽江古城:古朴的风貌、淳朴的民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奇特、神秘;阿布辛拜勒神庙:雄伟、神奇。

老师:不同国家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问题: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学生:长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布达拉宫等老师: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它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学生:(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老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式保护世界的文化遗产。

学生阅读课本30页"相关链接"。

了解世界遗产分哪三类。

透视文化多样性过渡:上面我们列举了很多事例,了解了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下面大家阅读课本31页,思考三个问题: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学生: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老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点,世界文化是相通的。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举例,美国电影带有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但我们中国人能够看懂,并且看的津津有味。

(文化是相通的)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带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外国人也能听懂,听的时候也感觉非常优美动听。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老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尊重文化多样性探究:课本32页虚线框,思考以下问题。

(1)三届奥运会会徽是不同的,你能解释一下它们的象征意义吗?(会徽中的图案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27届奥运会会徽采用了大海的蓝色、澳洲大陆的红色、阳光的黄色和空气的白色作为基调。

运动员手中燃烧的圣火,由悉尼歌剧院经典的屋顶造型演化而成。

澳洲土著人文化在会徽设计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三支土著人狩猎用的回力标组成了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土著人的图腾"蛇"则装饰在构成运动员双腿的回力标上。

学生:28届,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颁发给冠军的奖品。

橄榄树还是雅典市的市树。

而会徽所使用的蓝、白两种颜色在拥有蓝色大海,白色建筑在希腊是最常见的颜色。

学生:29届,印章和书法的组合体现了中国特色。

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

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三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世界文化多样性。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和宣传,北京奥运会会徽被世界各国人民认识、理解和接受,这有什么意义?(对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学生:有利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学生阅读课本32-33页,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2、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学生:(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老师:解释费孝通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xx,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第一课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我尝试利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主要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多样化,(3)尊重文化多样性"三个小标题内容。

2.地位作用: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

因此,本课时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归纳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理解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掌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及原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自己介绍世界各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4.重点与难点(1)重点:①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确定的依据: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点。

只有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② 学会用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确定的依据: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以学校、家庭为主,接触的文化事物不多,对不同文化虽有所接触,但认识不深。

(2)难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确定的依据: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