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管理规程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废物的管理,防止危废物泄露、遗失等造成环境污染。
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全公司范围废弃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转移和处置等活动。
3、职责
3.1 公司负责编制并改进本文件。
3.2 公司负责对公司所有废弃物的组织处理。
3.3 各职能部门负责将本部门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收集、标识并及时转移到公司规定的区域。
3.4 各工序班长、操作员、保洁员负责本部门危废物的收集、分类、标识、数量统计和内部转运工作。
4、管理要求
4.1 废物分类、标识管理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单位废弃物标志管理,加强对废弃物贮存、利用、转运设备的监督。
4.2废弃物分类
4.2.1 废弃物的分类。
公司的废弃物根据状态可分为液体、固体及粉状固体。
主要为固体废弃物,根据危险性与可回收利用性,将公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成三类:危险固体废弃物(我公司暂无)、可回收
的普通固体废弃物和不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弃物。
4.2.2 危险固体废弃物:根据《国家危险废弃名录》中确定的固体废弃物,该类废弃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对危险废弃物的标志做如下管理规定:
4.2.2.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
4.2.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4.2.3 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弃物: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但是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4.2.4 不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弃物: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但是不
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4.3. 根据以上分类,结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根据我公司实际公
司目前的废弃物的具体类别见《废弃物分类及处理方式表》。
《废弃物分类及处理方式表》
4.4废弃物标识的设置和管理
4.4.1产生废弃物的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废物设置符合标准的标识(标签),做到对号入座,严禁弃废物标识(标签)与实际不符;4.4.2各废弃产生部门应当将该部门的废弃按照要求归类存放,生产车间及仓库应设立废弃物暂存区,公司将会对危险废弃物进行集中收
集处理。
4.4.3危废仓设置专业的、符合标准的警戒标志,内部按照危废种类对各区域进行划分,集中的危险废物按照指定区域临时存放,严禁混放、乱放。
参照4.2.2,危险废弃物的标示式样进行标示。
4.4.4废弃物仓储存量达到一定数量时,联系第三方公司进行处理,并做好台账记录等工作,确保出入种类及相应数量相对应。
5. 固体废弃物的收集
5.1各车间、主要活动场所,由公司统一安排,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回收箱,用来回收不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不设危险固体废弃物箱。
5.2. 固体废弃物具体收集
5.2.1 各部门必须自行收集并放置于废弃物箱中,将各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公司设置的固体废弃物暂存区;对于危险废弃物必须作好标识,直接送到危险废物暂存区中。
5.2.2 对于厂区内公共区域、包括绿化区、停车场、走廊、卫生间产生在固体废弃物由清洁人员负责统一收集并分类。
5.2.3 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原因随便丢弃或混合收集固体废弃物。
5.2.4 对于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的箱子或设施,必须明确标识,固定位置并定期检查,必要时重新标识。
5.3 固体废弃物暂存区的设置
5.3.1 公司负责设置固体废弃物暂存区。
固体废弃物暂存区包括危险固体废弃物区、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弃物区和不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
弃物区。
公司在设置固体废弃物暂存区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及自然因素,以免造成固体废弃物的人为与自然流失,对环境带来其它影响。
5.3.2 固体废弃物分类暂存区,必须明确标识,并定期检查。
5.4 废弃物的处理。
5.4.1 对公司固体废弃物暂存区暂存的固体废弃物,公司安排专人负责,根据其数量进行不定期的组织处理。
5.4.2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由公司交给具有危险废弃物处理合法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理、具体见《固体废弃物分类及处理方式表》;对每次交付活动,必须填写并保持“固体废弃物排放登记表”。
5.4.3 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由公司交给具有废品回收合法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理、具体见《废弃物分类及处理方式表》;对每次交付活动,总务部必须填写并保持“固体废弃物处理登记表”。
5.4.4 不可回收的普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由公司将其集中转移到最近的垃圾回收站,由所在地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统一处理。
6 相关文件
6.1 《国家危险废弃名录》
6.2 《固体废弃物分类及处理方式表》
7 相关记录
7.1 “固体废弃物排放登记表”
固体废弃物处理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