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指确保人健康发展。
健康发展不仅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
所谓职工心理健康,就是企业职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职工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和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有必要给职工进行心理体检,加强心理关怀。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绩效管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69-01
国企一直都被外界评价为“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的好单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职工之间相互竞争压力的增加,个性张扬心理需求的提升,企业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一份职工思想状态调查报告中曾提到,职工对工资收入增长的愿望极其强烈,贪腐、社会分配不公、子女教育、生病就医等都成为职工们忧心但无力解决的问题,职工对当今社会现状的不满造成了各种焦虑和不安。
大唐华银耒阳分公司工会曾做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近一半以上的职工对本人的身体状态不满意,对企业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熟视无睹。
积“压”成疾,会给人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人们常说的“职业杀手”。
会导致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下降,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降低,还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职工的压力问题也会使企业承受着经济损失。
一、建立职工健康服务中心的意义
1.是加强职工心理和情感关怀的职工之家
“家”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中国人都是以“家”为纽带。
企业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企业中有了“家”的温馨,就可以把企业和职工紧密连结起来,职工在企业中找到家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而职工的心理压力同样需要释放,职工健康的心理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稳定的客观需要。
大唐华银耒阳分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在生活区内建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瑜伽馆、台球馆、健身区、歌舞厅等活动场地十多处,每到下班时间,各活动场地人声鼎沸,职工在这个有形的家中尽情释放压力,收获友谊,锻炼身体,切磋技艺。
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同时更有利于职工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在新时期下,应将传统有形帮扶延伸至心理帮扶,要建职工无形的家,要建精神家园、心灵家园,帮助职工心理减压,通过心理疏导、音乐放松、催眠安抚等措施关心职工的心理和情感需要。
2.是提高职工素质和幸福指数的加油渠道
如何提高职工收入是企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提高职工的工作满意度、生活幸福指数,创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
我们有理由相信决策层有能力也有办法提高职工收入,提升幸福指数。
而作为工会组织,更要从心理层面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让职工更新思想观念,加强内心修炼,树立阳光心态,学会感恩包容,调适心理压力,提升幸福空间。
3.是完善企业绩效和合理激励的共赢举措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会产生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排列,只有在前一个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会显示出激励的作用。
2014年,大唐华银耒阳分公司在中层干部和职工中采取竞聘上岗、充实生产人员及全员绩效考核,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创新改革。
改革就会带来利益触动,有人上岗有人落聘,有人留下有人回机房,有人涨工资也有人降工资。
企业激烈竞争,绩效排名、末位淘汰等一系列职场问题,让职工背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疏导无疑就是职工的“及时雨”,陪伴职工渡过“转岗适应期”。
合理激励,能有效激发职工的精神与物质欲望,推动企业和职工共同和谐发展。
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保障,更为加强职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支
撑。
4.是推进企业发展和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
大唐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是务实、奉献、创新、奋进。
无不体现以人为本的精髓。
曾有企业管理专家做过实验,职工在和谐健康的心理状况下的生产能力比在心理不健康状况下的生产能力高出数倍。
当职工有着健康和谐的心理时,才能有成就感、归属感,才能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企业的爱心关怀下,职工们用“心”沟通与交流,每一项心得、每一个心愿直至每一个行动,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体现与实际功效。
5.是促进企业思想和政治工作的新常态化
我们看到,在党群工作的开展中还大量存在浮于表面、走形式等令职工不满意的风气,这应该引起党群工作人员的深思,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将工作做实做细,真正落到实处。
2010年,全国总工会在《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中指出:“引导职工提高身心健康意识,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职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以往的单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将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入党、政、工、团的工作日程,关注职工心理变化和情绪状况,不断地向职工情感帐户投资,让职工看到自己的工作价值。
二、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措施
1.成立职工心理健康中心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过,压力是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未实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没有目标就没有压力,目标越大压力就越大。
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身体的积极作用将会变成消极的破坏反应,我们的身体会从警觉状态,发展到衰竭,最后出现崩溃。
在企业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从源头上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可把职工的不良心理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
服务中心可根据专业的心理咨询室的配置,从窗帘、标语的选择,房间的布置到设备的购入等等请专业机构打造。
按心理咨询室的最低配置可开设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专业催眠室和学习培训室等。
开展心理测试与评估、职工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等各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
2.培养心理健康服务团队
有了硬件设备的投入,在软件投入上可采取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请专业人员来厂进行培训辅导,对极个别心理存在严重障碍的职工,请专业人员进行治疗疏导。
同时,企业也要培养一批能为职工心理疏导服务的高素质心理辅导员队伍,党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女工委员和行政管理人员都应该是心理咨询师队伍中的成员。
在各分工会的“职工之家”配备心理辅导员,于细微处为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
3.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可分三部分进行,首先,以培训和讲座的形式对职工进行团体辅导,指导填写测量表格。
测评结束后向测评职工提供心理测评分析个人报告。
其次,对于寻求专业帮助的职工,由专业人员提供个别的心理咨询,该过程绝对保证个人隐私。
最后,专业人员综合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中职工反馈的信息为企业的管理提供相应的建议,消除影响职工工作绩效的可能因素。
4.发放心理健康知识手册
目前,不熟悉、不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和问题,不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职工的心理潜能等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普及、推广心理健康读物,是做好心理教育、培养职工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读书活动来净化心灵、缓解压力,润物无声的进行“心理动员”,达到“助人自助”。
5.保障经费来源专款专用
服务中心的经费可以由企业管理费用和工会经费组成,实行预算管理,专人负责,量入
为出、接受监督。
三、结语
总之,关爱职工,不是仅仅让职工吃好、喝好,而是要从身体到心理都要关爱。
从某个方面来说,职工的“养心”比“养身”更重要。
通过系统、专业的指导练就职工过硬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心理教育、心理调适、心理干预和行为训练有机结合,有效地激发职工心理潜能,提高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职工实现工作期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