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修复技术-ppt

土壤修复技术-ppt

OH O O OH O HO O O O O OH
OH OH
单鼠李糖脂R1(左)和双鼠李糖脂R2(右)
图7 几种典型螯合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
化学固定修复
概念和原理
化学固定是在污染环境中加入化学试剂或化学材料,并利用它们调节污染 环境条件、控制反应条件、改变污染物的形态、水溶性、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 使污染物钝化,形成不溶性或移动性差、毒性小的物质而降低其在污染环境中 的生物有效性,减少其向其他环境系统的迁移或结合其他修复技术手段永久地 消除污染物,实现污染环境的化学修复。主要污染物对象为重金属,作用的机 理主要包括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配合作用和共沉淀作用。
根据环境修复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环境修复可分为工程修 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四大类型。 根据修复的形式,环境修复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 个类型。
环境修复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与随工业文明而来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促使了环境修复学科的产生。污染 预防工程、传统的环境工程(即“三废”治理工程)和环境修 复工程分别属于污染物控制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它 们共同构成污染控制的全过程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修复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工 程技术手段也不断更新,形成了目前物理、化学、生物多种方 法共存的局面,并有由物理化学方法向生物方法发展的趋势。
土壤污染物质
1、有机物类:农药、除莠剂、酚、苯并芘、油 类等。
2、化学肥料:氮、磷、微量营养元素。
3、重金属:镉、汞、铅、镍、铬、砷、铜、锌。
4、放射性物质:铯-137、锶-90等。
5、致病微生物:肠细菌、肠寄生虫、结核杆菌。
土壤污染类型与来源
1)工业污染源:工业“三 废”物质排放。 2)农业污染源:化肥、农
固定/稳定化修复
图3 固定/稳定化修复原理
固定/稳定化修复
特点和应用
通常用于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理, 异位固化/稳定化通常用于 处理无机污染物质。对于受半挥发性的有机物质及农药杀虫剂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异 位固化/稳定化进行修复的适用性有限。原位固化/稳定化通常用于修复金属污染的介 质。 固化与稳定化技术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需要污染土壤与固化剂/稳定剂等进行原 位或异位混合,与其他固定技术相比,破坏无机物质,但可能改变有机物质的性质;② 稳定化可能与封装等其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并可能增加污染物的总体积; ③固化/ 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染土壤应当有利于后续处理; ④现场应用需要安装全部或部分设施。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少数几个能够原位修复金属污染介质的技术之一具有的优点包 括:① 可以处理多种复杂金属废物;② 费用低廉;③ 加工设备容易转移;④ 所形成 的固体毒性降低,稳定性增强;⑤ 凝结在固体中的微生物很难生长,不致破坏结块结 构。
药、畜禽粪便。
3)生活污染源:城乡生活 废水、农家肥等。 4)其它污染源(废弃物焚 烧等)
土壤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和滞后性 2、累积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氯 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多氯代二苯并二 噁英(PCDDs)和重金属等 3、不可逆性/持久性:难降解性污染物 4、环境迁移与扩散影响 5、食物链污染
环境修复的对象和任务
根据环境修复的概念可知,其对象是自然界中各种各样因 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的大气、水体、 土壤等 任务是即使得污染的环境能够部分或者全部恢复到原始状 态。
环境修复的类型
根据环境修复的对象,环境修复可分为土壤环境修复、水 体环境修复、大气环境修复、固体废物环境修复等几个类型。

密度(重力)分离
振动筛、螺旋富集器、摇床

脱水分离
过滤、压滤、离心、沉淀

泡沫浮选分离 磁分离
图2 物理分 离修复设备
物理分离修复
特点和应用
物理分离技术主要应用在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 上,它最适合用来处理小范内射击场污染的土壤,从土壤、沉积 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清洁土壤、恢复土壤正常功能。 大多数物理分离修复技术都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持续 高产出等优点,但是在具体分离过程中,其技术的可行性,要考 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① 物理分离技术要求污染物具有较高 的浓度并且存在于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相介质中;② 筛分干污染 物时会产生粉尘;③ 固体基质中的细粒径部分和废液中的污染物 需要进行再处理。
土壤环境
大气环境
水体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地质环境
大气与土壤气体组成 水分性质与组成
大 气 (空气迁移)
大气与痕量气体交换

CO2 CH4 H2S N 2O

O2
水平衡、循 水体 (水过程) 环、转化 生物养分物质循环
动植物区系及微生 物组成、有机物
生物
(生物过程)
原、次生矿物、无机物组成
土 壤 (固、气、 液、生)
地质循环 地球皮肤
岩石
(风化过程)
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 物理的 化学的 生物的 (土壤胶体表面本质和特性)
物质的平衡和循环
(水、 热、 能量)
物质的能量流动和平衡
土壤环境的地位、内涵与功能
土壤污染的概念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
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功能 降低的现象。
污染环境的化学修复
污染环境的化学修复

化学淋洗修复
化学固定修复
化学氧化修复 化学还原修复

原位可渗透反应墙
化学淋洗修复
概念和原理
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利用重力 作用或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淋洗液注入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把含有污染物的液 体从土层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蒸气浸提修复
概念和原理
蒸气浸提技术是通过降低土壤空气蒸气压,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转化为蒸气的形 式而加以去除,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不饱和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组分(VOCs)污染 的一种修复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挥发性的污染物。
图3 蒸气浸提修复原理
蒸气浸提修复
特点和应用
蒸气浸提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①能够原位操作,比较简单,对周围的干 扰能够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②非常有效地去除挥发性有机物;③在可 接受的成本范围之内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受污染的土壤; ④系统容易安装和转 移; ⑤容易与其他技术组合使用。 浸提技术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卤代物和非卤代物的修复,通常应用的污染物 是那些亨利系数大于0.01或蒸气压大于66.7Pa的挥发性有机物,有时也应用于去 除环境中的油类、重金属及其有机物、多环芳烃等污染物。在美国,蒸气浸提 几乎已经成为修复受加油站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标准’’技术。 限制土壤蒸气浸提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下层土壤的异质性、土壤的渗 透性、地下水位、排出的气体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等。
原理篇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
物理分离修复 蒸气浸提修复 固定稳定化修复 电动力学修复 热力学修复
物理分离修复
基本过程:
图1 物理分离修复的基本过程
物理分离修复
概念和原理

粒径分离(筛分)
干筛分、湿筛分、摩擦洗涤等

水力学分离
淘选机、机械粒度分级机、水力旋风分离器
表2 一些化学固定剂的种类和来源
化学固定修复
特点与应用
它是污染土壤治理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由农业活动引 起的程度较轻的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污染物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仍 可以释放变成生物有效形态,另外化学试剂或材料的使用将再一定程度上改变 环境条件,对环境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些土壤中,Ca2+能置换出土壤固体表面的金属离子使其在土壤溶液中的 浓度上升。因此,加入含钙化合物(如石灰和石膏等)能提高金属离子的生物有 效性,在修复过程中土壤过度石灰化,会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长期升高并 导致农作物减产。由于固定物质的加入,土壤pH值容易升高,这可能会给植物、 土壤动物和土壤本身带来负面影响。
热力学修复
特点与应用
高温原值加热技术主要处理的污染物有半挥发性的卤代有机物和非卤代有 机物、多氯联苯以及密度较高的非水质的液体有机物。低温原位加热处理的污 染物主要有半挥发性的卤代物和非卤代物以及浓的非溶性的液态物质,挥发性 有机物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处理。此外,原位电磁波加热修复技术属于高温原 位加热技术,它利用高频电压产生的电磁波能量对现场土壤进行加热,利用热 量强化土壤蒸气浸提技术,使污染物在土壤颗粒内解吸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 目的。
固定/稳定化修复
概念和原理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是指防止或者降低污染土壤释放有害化学物质过程的 一组修复技术,它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污染物固定或包封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 使其稳定化的一种过程。固化过程有的是将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变或引入某种稳 定的晶格中的过程;有的是将污染物用惰性材料加以包容的过程;有的兼有上 述两种过程。 稳定和固定化技术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①中和过量的酸度;②破坏金属配 合物;③控制金属的氧化还原状态;④转化为不溶性的稳定形态;⑤采用固化 剂形成稳定的固体形态物质。 磷酸盐、硫化物和碳酸盐等都可以作为污染物稳定化处理的反应剂。
电动力学修复
概念和原理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电池,利用插入介质(土壤或沉积物)中 的两个电极在污染介质两端加上低压直流电场,在低强度直流电的作用下,水 溶的或者吸附在土壤颗粒表层的污染物根据各自所带电荷的不同而向不同的电 极方向运动:阳极附近的酸开始向介质的毛细孔移动,打破污染物与介质的结 合键,此时,大量的水以电渗析方式在介质中流动,土壤等介质毛细孔中的液 体被带到阳极附近,这样就将溶解到介质溶液中的污染物吸收至土壤表层得以 去除。通过电化学和电动力学的复合作用,土壤中的带电颗粒在电场内定向移 动,土壤污染物在电极附近富集或者被收集回收。污染物去除主要涉及电迁移、 电渗析、电泳和酸性迁移4种电动力学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