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员建筑材料题库一.单选题:1.材料依( )可分为无机、有机及复合建材。
⑴ 用途 ⑵ 化学成分 ⑶ 力学性能 ⑷ 工艺性能2.材料在( )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表观密度。
⑴ 绝对密实 ⑵ 自然 ⑶ 自然堆积3.某砂子表观密度为2.50,堆积密度为1500,则该砂子的空隙率为( ).⑴ 60% ⑵ 50% ⑶ 40%4.某块体质量吸水率为18%,干表观密度为1200,则该块体的体积吸水率为( )。
⑴ 15% ⑵ 18% ⑶ 21.6%5.一般认为,当润湿角θ90≤°时,材料为( )。
⑴ 亲水性材料 ⑵ 憎水性材料 ⑶ 耐水性材料6.当孔隙率一定时,下列构造,( )吸水率大。
⑴ 开口贯通大孔 ⑵ 开口贯通微孔 ⑶ 封闭孔7.下列材料,( )通常用体积吸水率表示其吸水性。
⑴ 厚重材料 ⑵ 密实材料 ⑶ 轻质材料8.某材料的质量数为1000g ,含水率为8%,则该材料的干燥质量数为( )g 。
⑴ 926 ⑵ 1080 ⑶ 9929.工程上认为,软化系数大于( )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⑴ 0.85 ⑵ 0.80 ⑶ 0.7010.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 )。
⑴ 大 ⑵ 小 ⑶ 无关11.( )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一个主要指标。
⑴ 抗压强度 ⑵ 抗拉强度 ⑶ 比强度12.含水率为7%的砂600kg ,其含水量为( )kg 。
⑴ 42 ⑵ 39 ⑶ 40 ⑷ 6513.某钢材、木材、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为400、35、30a MP ,表观密度分别为7860、500、24003m kg ,它们的比强度之间的关系为( )。
⑴ 钢>木材>砼 ⑵ 钢>砼>木材 ⑶ 木材>钢>砼 ⑷ 砼>钢>木材14.( )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⑴ 弹性 ⑵ 塑性 ⑶ 强度 ⑷ 弹性模量。
15.建筑石膏硬化后体积( )。
⑴ 大量收缩 ⑵ 微量收缩 ⑶ 大量膨胀 ⑷ 微量膨胀16.建筑石膏的存放期规定为( )月。
⑴ 1 ⑵ 2 ⑶ 3 ⑷ 617.石灰粉刷的墙面出现起泡现象,是由( )引起的。
⑴ 欠火石灰 ⑵ 过火石灰 ⑶ 石膏18.建筑石灰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是根据( )成分含量划分的。
⑴ 氧化钙 ⑵ 氧化镁 ⑶ 氢氧化钙 ⑷ 碳酸钙19.罩面用的石灰浆不得单独使用,应掺入砂子、麻刀和纸筋等以( )。
⑴ 易于施工 ⑵ 增加美观 ⑶ 减少收缩 ⑷ 增加厚度20.建筑石膏的性质特点是( )。
⑴ 略有收缩 ⑵ 凝结硬化快 ⑶ 强度高 ⑷ 耐水性好21.石膏制品表面光滑细腻,主要原因是( )。
⑴ 施工工艺好 ⑵ 表面修补加工 ⑶ 掺纤维等材料⑷ 硬化后体积略膨胀性22.欠火石灰会降低石灰的( )。
⑴ 强度 ⑵ 产浆率 ⑶ 废品率23.石灰的耐水性差,灰土、三合土( )用于经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⑴ 能 ⑵ 不能 ⑶ 说不清24.石灰淋灰时,应考虑在贮灰池保持( )天以上的陈伏期。
⑴ 7 ⑵ 14 ⑶ 2825.石灰贮运时,严禁与( )混装混运。
⑴ 水泥 ⑵ 强氧化物质 ⑶ 易燃易爆品26.石灰的存放期通常不超过( )月。
⑴ 1个 ⑵ 3个 ⑶ 6个27.菱苦土拌和使用时,以( )溶液最好。
⑴ 水 ⑵ 氯化镁 ⑶ 硫酸镁 ⑷ 氯化铁 ⑸ 硫酸亚铁28.菱苦土不得与( )复合使用。
⑴ 木质材料 ⑵ 铝合金 ⑶ 铁合金29.建筑用水玻璃的化学通式可书写为( )。
⑴2a N 2)4~3(O ⋅O Si ⑵2a N 2)0.3~5.2(O ⋅O Si ⑶2K 2)0.3~5.2(O ⋅O Si30.水玻璃硬化速度缓慢,须加入( )促进固化。
⑴ 氯化钠 ⑵ 氟化钠 ⑶ 氟化氢钠 ⑷ 氟硅酸钠31.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石膏的作用是( )。
⑴ 促凝 ⑵ 缓凝 ⑶ 硬化32.代号为P ⋅P 表示( )。
⑴ 硅酸盐水泥⑵ 普通水泥 ⑶ 矿渣水泥 ⑷ 火山灰水泥 ⑸ 粉煤灰水泥 ⑹ 复合水泥33.对硅酸盐水泥强度起决定性的矿物成分是( )。
⑴3C S 、3C A ⑵2C S 、3C A ⑶4C AF 、3C S ⑷3C S 、2C S34.欲制得低热水泥,应提高的矿物成分是( )。
⑴3C S ⑵2C S ⑶3C A ⑷4C AF35.每公斤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应大于( )平方米。
⑴ 250 ⑵ 300 ⑶ 35036.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应小于( )。
⑴ 3.5% ⑵ 5.0% ⑶ 6.0%37.普通水泥的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 )。
⑴ 3.5% ⑵ 4.0% ⑶ 5.0% ⑷ 6.0%38.六大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短于( )分钟。
⑴ 30 ⑵ 40 ⑶ 45 ⑷ 9039.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超过( )分钟。
⑴ 100 ⑵ 390 ⑶ 600 ⑷ 72040.水泥强度是指( )的强度。
⑴ 水泥净浆 ⑵ 胶砂 ⑶ 混凝土试块 ⑷ 砂浆试块41.水泥的强度是根据规定龄期的( )划分的。
⑴抗压强度⑵抗折强度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⑷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42.当水泥的细度不能达标时,该水泥应()。
⑴可以使用⑵以废品论⑶以不合格品论⑷降级使用43.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不合格,该水泥应()。
⑴可以使用⑵以废品论⑶经处理后用于次要工程4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考虑水泥的()性质。
⑴强度⑵变形⑶水化热45.下列指标,()若达不到国家标准,应以废品论处。
⑴碱含量⑵不溶物⑶细度⑷烧失量⑸终凝时间⑹初凝时间46.下列指标,()若达不到国家标准,应以不合格品论处。
⑴氧化镁⑵三氧化硫⑶体积安定性⑷初凝时间⑸强度⑹终凝时间47.()的腐蚀,称“双重腐蚀”。
⑴软水⑵碳酸⑶盐酸⑷硫酸钠⑸硫酸镁⑹强碱48.水泥石中极易被环境水侵蚀的成分是()。
⑴水化硅酸钙⑵水化铁酸一钙⑶氢氧化钙⑷水化硫铝酸钙49.矿渣水泥与火山灰水泥比较,二者()不同。
⑴抗冻性⑵水化热⑶耐热性⑷强度发展50.要求对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进行隔断时,应选择()的材料。
⑴轻质多孔⑵轻质疏松⑶厚重密实51.屋面抗渗混凝土工程,宜选用()。
⑴硅酸盐水泥⑵普通水泥⑶矿渣水泥⑷火山灰水泥⑸粉煤灰水泥52.大体积混凝土闸、坝工程,宜优选()。
⑴硅酸盐水泥⑵普通水泥⑶矿渣水泥⑷粉煤灰水泥⑸复合水泥53.高温车间的衬护混凝土,宜选用()。
⑴硅酸盐水泥⑵普通水泥⑶矿渣水泥⑷粉煤灰水泥⑸复合水泥54.有硫酸盐侵蚀的地下室围护结构的抗渗混凝土,宜选用()。
⑴普通水泥⑵矿渣水泥⑶火山灰水泥⑷粉煤灰水泥55.袋装水泥的平均质量约为()公斤。
⑴25 ⑵50 ⑶10056.散装水泥应()存放,先存者先用。
⑴入仓⑵分仓⑶同仓57.入仓的袋装水泥与墙、地间隔应保持()厘米以上。
⑴10 ⑵30 ⑶5058.袋装水泥的每平方米存放质量不应超过()包。
⑴10 ⑵20 ⑶5059.水泥的存放期限规定为()个月。
⑴1 ⑵3 ⑶660.普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
⑴1/5~1/10 ⑵1/10~1/20 ⑶1/20~1/30 61.在混凝土中,砂、石主要起()作用。
⑴包裹⑵填充⑶骨架⑷胶结⑸润滑62.普通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⑴0.9~1.5 ⑵ 1.5~2.0 ⑶ 2.0~2.563.建筑工程一般采用()作细骨料。
⑴山砂⑵河砂⑶湖砂⑷海砂64.混凝土对砂子的技术要求是()。
⑴空隙率小⑵总表面积小⑶总表面积小,尽可能粗⑷空隙率小,尽可能粗μ=2.6的砂为()。
65.细度模数f⑴粗砂⑵中砂⑶细砂⑷特细砂66.下列砂子,()不属于普通混凝土用砂。
⑴粗砂⑵中砂⑶细砂⑷特细砂67.某烘干砂500g在各号筛(5.0、2.5、1.25、0.63、0.315、0.16mm)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别为5%、15%、25%、60%、80%、98%,则该砂属于()。
⑴粗砂⑵中砂⑶细砂⑷特细砂68.混凝土用砂的粗细及级配的技术评定方法是()。
⑴沸煮法⑵筛析法⑶软炼法⑷筛分析法69.当水灰比大于0.60以上时,碎石较卵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
⑴大得多⑵差不多⑶小得多70.混凝土用石子的粒形宜选择()。
⑴针状形⑵片状形⑶方圆形⑷椭圆形71.最大粒径是指粗骨料公称粒级的()。
⑴上限⑵中限⑶下限72.“规范”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结构截面最小边长尺寸的()。
⑴1/4 ⑵1/2 ⑶3/473.配制C2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断面尺寸300⨯500,钢筋直径为20mm,钢筋间最小中心距为80mm,石子公称粒级宜选择()。
⑴5~60 ⑵20~40 ⑶5~31.5 ⑷5~4074.配制C20,厚12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石子的公称粒级宜选择()。
⑴5~60 ⑵20~40 ⑶5~31.5 ⑷5~4075.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用粗骨料宜采用()。
⑴单粒级⑵连续粒级⑶间断粒级76.计算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时,一般以()的骨料为基准。
⑴干燥状态⑵气干状态⑶饱和面干状态⑷湿润状态77.大型水利工程中,计算混凝土配合比通常以()的骨料为基准。
⑴干燥状态⑵气干状态⑶饱和面干状态⑷湿润状态78.下列用水,()为符合规范的混凝土用水。
⑴河水⑵江水⑶海水⑷湖水⑸饮用水⑹工业废水⑺生活用水79.最能体现混凝土拌合物施工能力的性质是()。
⑴流动性⑵粘聚性⑶保水性80.坍落度值的大小直观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
⑴保水性⑵粘聚性⑶流动性81.无筋的厚大结构或基础垫层,坍落度宜选择()。
⑴较大值⑵较小值⑶平均值82.当水灰比偏小时,混凝土拌合物易发生()。
⑴分层⑵离析⑶流浆⑷泌水83.当施工要求流动性较大时,混凝土用水量应选择()。
⑴较大值⑵中间值⑶较小值84.石子粒径增大,混凝土用水量应()。
⑴增大⑵不变⑶减小85.当采用粗砂时,混凝土用水量应()。
⑴增大⑵不变⑶减小86.选择合理砂率,有利于()。
⑴ 增大坍落度 ⑵ 节约水泥 ⑶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或节约水泥87.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⑴ 增加用水量 ⑵ 保持W/C 不变,增加水泥浆量 ⑶ 增大石子粒径 ⑷ 减小砂率88.( )作为评价硬化后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
⑴ 工作性 ⑵ 强度 ⑶ 变形性 ⑷ 耐久性89.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为( )。
⑴ 100×100×100 ⑵ 150×150×150 ⑶ 200×200×20090.混凝土强度试件尺寸是由( )确定的。
⑴ 砼强度等级 ⑵ 施工难易程度 ⑶ 石子最大粒径 ⑷ 构造部位9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划分的。
⑴立方体抗压强度 ⑵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⑶轴心抗压强度⑷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92.我国现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采用( )标准。
⑴ BS ⑵ GB ⑶ ASTM ⑷ ISO9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用标准方法制作混凝土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d 所测得的且强度保证率大于(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