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姓名:卢锦极学号:2016020302022 班级:16级财务管理B班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消费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消费能够在一定程度满足人们的欲望。

但是受到有限收入的限制,消费者的各种欲望又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那么这就涉及消费者的选择问题。

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是否购买高档进口汽车”(不考虑银行贷款)
如今的中国已经朝着全面小康不断发展,人们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一小时生活圈”理念的出现,使人们开始购买代步工具“汽车”,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购买什么样的汽车?什么牌子的?进口还是国产?等等问题,于是这就与经济学中的预算线扯上了关系,即消费者的主观愿望受到他的客观购买能力的约束,例如说:李先生是一位已婚男士,他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0,那么他如果想要购买德国进口的宝马X系列的汽车的话,以他目前的经济状况则可能办不到,因为一方面,他结了婚,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赡养,另一方面还要租房,生活,存款,还有对未来收入风险的预测等方面,李先生作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所以他不可能把他的工资全部存起来全去购买汽车,那么购买进口汽车的钱则在预算线以外,所以他只能考虑购买国产的7万左右的一汽大众2016款的cross Polo自动款,这就在消费预算线以内,当然李先生也可以购买10万块钱以内的SUV 系列的汽车,这样的话那么李先生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购买到的
商品组合。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假设在李先生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宝马x系列的车大幅度降价到13万左右,那么李先生在省吃俭用一小段时间就可以考虑购买,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李先生的工资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例如从10000到30000元,那么李先生就可以考虑购买X 系列的汽车,因为这完全在他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即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也就是在李先生的收入刚好购买该商品,甚至购买该商品之后还有剩余。

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即从消费者偏好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偏好具有次序性,传递性,一致性。

这里只从消费者偏好的次序性来分析,假设一汽大众为A产品,B为SUV汽车,C为宝马X系列的汽车,那么李先生对C的偏好大于B,对A的偏好小于B,所以李先生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在自己的预算约束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组合,从而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以及顾及到家庭生活的需要。

所以,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目标就是在预算线之内(含在预算线AB上)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做为一名理性的消费者除了要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商品以外还要考虑自己的支付能力,需从全方位的去思考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合理,正确评价自己的消费能力,将经济学的知识合理运用到生活之中,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