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资产减值是一种非正常的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此种价值减少除自然灾害毁损、认为毁损以外的企业不能够控制的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资产减值是资产转化问费用的一种模式,其将导致费用增加,账面上资产价值降低了确认资产减值的依据仍然是财务报告要素的确认标准,其不仅是资产的定义和谨慎性原则,只有资产减值的永久性原则和可能性原则才能够符合财务报告要素的确
认标准之一,未来经济利益有机会流入或流出企业的可能性。
关键词:资产减值;理论;现状;规范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现状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
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在最新的财政部发布的资产减值的准则中,该项准则中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单项资产,另外一个是资产组。
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回收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可回收金额,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
失。
二、资产减值的实质及确认的理论依据
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的资金低于账面的价值,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该根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来决定,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应该对其可回收的金额进行正式的评估。
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实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的评估值。
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不仅能够看到历史成本的资产余额,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价值反映。
资产减值应该是除了人为或者是自然灾害形成的损害所导致的。
资产减值是资产转化为费用的一种的特殊形式,因此资产减值的依据应该是按照财务报表要素进行确认的。
资产。
减值采用的计量属性仍然应是交换价格。
这个金额的计量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而必然要应用到估计。
资产减值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在财务报表上无法展示和确认资产减值,那么这个报表的可信度有所下降,严重影响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但是相反,如果能够正确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却建立在对资产减值的正确认识,与其他的交易的方法一样都要严格遵守报表的程序和方法。
三、我国会计准则应如何规范资产减值
我国当前建立的会计准则是一项基本的原则,这项原则应满足中国实际同时尽可能的与国际会计的惯例相适应,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下面对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进行详细的讨论。
1.应收账款
企业拥有应收入账的权利,采用这种方式是以商业信息的方式达到促销的目的。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
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
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
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2.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含一年)的其他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
持有时间较短,短期投资一般不是为了长期持有,所以持有时间是不准备超过一年。
但这并不代表必须在一年内出售,如果实际持有时间已经超过一年,除非企业管理当局改变投资目的,即改短期持有为长期持有,否则仍然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中综合考虑,短期投资这种方式还是可行的。
3.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企业如果对存货管理不善或者是市场发生对企业发生
及其不利的变化,那么就有可能发生永久性减值和可能性减值,应该时刻为存货减值做好准备。
4.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这些固定资产是不对外进行销售的,而只是以折旧的方式转化为相应的费用。
它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方式主要是与其他资产相结合创造营业收入的能力。
固定资产随着时间的延长,折旧的费用逐渐减低,这也是固定资产减值的一种方式。
但是固定资产减值不是频繁的发生,因此这种属于非正常的账面价值的减少。
5.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无形资产的损失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
6.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不满足短期投资条件的投资,即不准备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经营周期之内转变为现金的投资。
对于长期投资减值损失的确认下,应该采用永久性减值原则和可能性减值的原则。
为避免长期投资资产减值的发生,应该建立机制。
四、总结
当前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中还有一些不足,根据我国当前的现状问题,不断完善和熟悉相应的准则,规范操作环境,相应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一定会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全面促进我国经济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瑞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变化与实施中的问题[j].财经论丛,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