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的艺术大师

20世纪的艺术大师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王颖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马蒂斯的生平。

2、通过作品欣赏,能够总结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

3、通过对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欣赏,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知道二至三幅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
对马蒂斯较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导入
出示《戴帽的女人》引导学生这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学生回答引入作者艺术大师马蒂斯。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看课本了解那些知识点,教师检测。

三、作品欣赏:
1、《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

画中的人物手拿念珠在沉思,带
着黄色含羞草编成的头冠,犹如火圈萦绕头上。

小组讨论这件作品在色彩和造型上的艺术风格。

给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色彩上主张色块的组合对比,色彩很大胆夸张,造型上采用夸张的手法,富有强烈的装饰性。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安详与平静的感觉。

2、《金鱼》这件作品作于1912年。

面对这件作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赏析剪纸作品
这位画家娴熟的运用线条和色彩的技能,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晚年因为疾病成了“用剪刀画画的人”
《常春藤与花》是他晚年优秀作品。

这件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以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展现了常春藤勃勃的生机。

绿色、蓝色的叶子,仿佛在阳光下跳动。

红色的花撒在叶片之间,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学生研讨《王者之悲》《小鹦鹉与美人鱼》
三、检测环节
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重什么?马蒂斯的绘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游戏反馈
出示马蒂斯的作品与其他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加深知识点。

四、教学总结
1、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马蒂斯以野兽派的风格解放绘画,在艺术史上留下了热闹喧嚣的一页。

他追求最简单的色彩和线条,没有任何束缚,正像同学们的作品一样单纯、可爱、充满幻想。

下节课我们继续沿着马蒂斯的足迹用剪纸的技法创造一件剪纸作品。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

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

我深感欣赏教学的难,一是难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是难在把握欣赏的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

因此,我先从他的作品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

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

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野兽派”,“野兽派”的相关内容很多,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

两个环节中只要处理好了第一个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

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对马蒂斯的作品评述的资料,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

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
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

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同时,通过课件将不同画家的作品和马蒂斯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不同,进而更加深认识。

了解完马蒂斯的艺术语言之后,又埋下伏笔第二节课让同学们进行“走近马蒂斯”的彩色纸剪贴创作,让知识点更巩固,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会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