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
(二)经验估算法 经验估算法是定额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 工人,根据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工艺操作规程, 分析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及其施工技术 组织条件和操作方法的繁简、难易等情况,凭实 践经验估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 优点:简便易行,工作量小,过程比较短,比较及时, 能满足工程需要 缺点:经验水平影响,客观因素影响,准确度差
三、制定方法 机械工作时间分析:
(一)循环式机械 1.每循环一次时间t 混凝土浇拌机 装tz,拌tb,出tc 第一次循环:t1=tz+tb+ tc 2.每次循环产量q 3.纯工作1h的产量Q Q=3600/t×q 4.有效工作系数k k=纯工作时间/8 5.计算台班产量 M=8KQ 6.H=1/M
1.100m2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块料面层系指瓷砖、陶瓷锦砖、预制水磨石块、 大理石、花岗岩等块材。定额中的计量单位通常 为100m2。其计算公式是: 例:某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5mm,灰缝为 1mm,结合层为20厚1:2水泥砂浆,试计算 100m2地面中面砖和砂浆的消耗量。(面砖和砂 浆损耗率均为1.5%)
(2)产量定额(S) 概念: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条件下, 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单 位时间内(工日)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产量定额单位:㎡/工日;㎏/工日 公式:每工产量 (3)H、S 单位合格产品时间定额=小组成员数总和/台班产量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即: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 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H=1/S
第四节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一、概念 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施工机械的正 常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质量合格产品 所需消耗的机械工作时间。其表现形式为机械时 间定额和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二、机械人工时间定额 规定配合机械完成某一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数 量标准 人工时间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产量定额
概算定额
概算指标
投资估算指标
对象
工序
分部分项工程
扩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
整个建筑物或 构筑物 编制初步设计 概算 粗 平均
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 整的工程项目
用途
项目划分 定额水平 定额性质
编制施工预算
最细 平均先进 生产性定额
编制施工图预 算 细 平均
编制设计概算
较粗 平均
编制投资估算
很粗 平均
计价性定额
(三)统计法 也称统计分析法。它是以现场积累的分部分项工 程拨付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后材 料的剩余数量的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分析,计 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的方法。 (四)计算法 (适合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品材 料) 也称理论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建筑构造要 求,用理论公式算出产品的净耗材料数量,从而 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三、编制方法
制定时间定额的方法主要有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法、 经验估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 (一)比较类推法 比较类推法又称典型定额法,是以同类或相似类 型的产品或工序的典型定额项目的定额水平为标 准,经过分析比较,类推出同一级定额中相邻项 目的定额水平的方法。 单排推出双排脚手架 一类土地槽→二、三、四
(二)连续式机械(碎石机) 1.考察某段时间T,相应的产量Q,纯工作1h的产量 Q/T 2.K 3.计算台班产量M:8KQ/T 4.H=1/M
例:400l混凝土搅拌机的容积率为80%,其中混凝土 搅拌机的一次循环过程为运料 200s ,装料 50s , 搅拌 80s,卸料 30s,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10s, 机械的利用系数为0.8,求机械的时间定额和产量 定额。
例:人工挖土方,土壤系潮湿的粘性土,按土壤分类 属二类土(普通土),测时资料表明,挖1m3需 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分钟,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 班延续时间2%,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 时间2%,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占1%,休息时间占 20%。试计算人工挖普通土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 额。
思考题: 1.什么是劳动定额?其表现形式有哪几种?相互之间 有何关系? 2.工人工作时间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包括哪些 内容? 3.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4.某工程某层内墙抹灰工程量为1500m2,由10人在 25天施工完成,每天施工12个小时,计算每人的 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5.某木工班组10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 每周完成制作安装200m2,计算木工的时间定额 和产量定额。 6.完成1m3砖砌体需基本工作时间15.5h,辅助工作 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3%,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占3%,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占2%,确定砌筑1m3 砖墙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
(三) 人、材、机预算价格的确定 (一)人工工资标准(人工单价)的确定 人工单价是指一个建筑安装生产工人一个工作日 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它基本上 反映了建筑安装工人的工资水平和一个工人 在一个工作日中可以得到的报酬。 人工单价=基本工资+工资性津贴+辅助工资+ 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
(三)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利用过去同类工程项目或生产同类 产品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结 合当前的施工(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因素 制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 优点:有较多的资料数据,方法比较简单 缺点:不合理因素,影响定额准确性,往往受一些不 合理因素的影响,水平偏于保守。
(四)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也就是计时观察法。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 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和, 就是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
3.按主编单位和执行范围分 (1)全国统一定额 (2)专业部门定额 (3)地区统一定额 (4)企业定额 (5)临时定额 4.按专业分 (1)建筑工程定额 (2)安装工程定额 (3)仿古建筑及园林定额 (4)市政工程定额
第二节 劳动定额
一、概念 劳动定额称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技术条件和 合理劳动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施工作业 过程的施工任务所需消耗的工作时间或在一定的 工作时间中生产工人必须完成合格施工作业过程 施工任务的数量 二、表现形式 (一)时间定额(H) 概念: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条件下, 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完成 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 时间定额单位:工日/m等。 每个工日工作时间按现行制度规定为8小时 公式:消耗的总工日数/产品数量
例:某工程基础砼360m3,由20人组成的泥工班连 续教捣4昼夜完成,求产量定额和时间定额. 解:台班总量=3×4=12台班; 台班产量 =360/12=30m3 H=20/30=0.67工日/m3 S=1.5m3/工日
(4)综合定额 例:某标准层砼210m3,钢筋3t,模板1800m2,各 个工序时间定额分别为0.67,绑扎钢筋6.7,模板 0.5,求H综,S综. 解:H综=工日/m3 S综.=0.197
二、 预算定额的编制 (一)编制原则 1.按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确定预算定额水平的 原则 2.简明适用,严谨准确的原则 3.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4.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二)编制方法 1.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施工方法 (2)确定计量单位 (3)确定工料机消耗量 2.定额“三”项消耗量指标的确定 (1)人工工日消耗量 (2)材料消耗指标 (3)机械台班消耗指标
第五节 预算定额
一、 预算定额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 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合格的分项工程或 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 台班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 格的基础。
(二)作用 1.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和控制项 目投资、定额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 3.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4.预算定额是拨付工程价款和进行工程结算的 依据。 5.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 据。 6.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的基础。
Q Q(n 1) % n
回=98=
周=104=
Q(1 %) n
2、预制构件模板 按照多次使用,平均摊销的方法。 预制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作业: 1.某彩色地面砖规格为300×300×5mm,灰缝为 1mm,结合层为15厚1:2水泥砂浆,试计算 100m2地面中面砖和砂浆的消耗量。(面砖和砂 浆损耗率均为2%) 思考题: 1.什么是材料消耗定额?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 点? 3.什么是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其表现形式有哪几种? 相互之间有有何关系? 4.某工程现浇混凝土大梁,需一次使用模板1.755m3, 支撑2.475m3,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15%,计 算摊销量。
二、构成 材料消耗定额=净用量+消耗量 (1)净用量 是指的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有效用量。(生产某合格产品或完成某 一施工过程的实际有效消耗量。 (2)损耗量 指材料从现场仓库领出到完成合格产品,在最低施工损耗的情 况下,所用材料的所有非有效用量之和。 损耗量=净用量×损耗率 某种产品使用某种材料的损耗量的多少,常用损耗率来表示: (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材料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四、周转性材料定额消耗量的计算 1、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 周转性材料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性消耗完,而是随着 周转次数的增加,逐渐消耗,不断补充。因此, 周转性材料的定额消耗量,应按多次使用,分次 摊销的方法计算,且考虑回收因素。 一次投入,多次使用,分项摊销 一次使用量Q,周转次数n,周转使用量Q/n,回收量, 摊销量=周转—回(旧)=周转—回×折价率.
第三节 材料消耗定额
一、材料消耗定额概念 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条件下,在保 证工程质量、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原则下,完 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 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动力等 资源(统称为材料)的数量标准,称为材料消耗定 额。可分为实体消耗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意义:减少材料的积压、浪费和供应不及时的现象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