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书

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书

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系统方案书目录第1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现状 (3)第2章设计方案 (4)2.1 系统总体规划 (4)2.2 系统设计原则 (4)2.2.1 网络结构 (5)2.2.2 软件环境及技术架构 (6)2.2.3 硬件环境 (6)2.2.4 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图 (6)2.2.5 系统特点 (7)2.3 系统平台介绍 (8)2.4 系统安全性能 (8)2.5 接口设计 (9)2.5.1 接口定义目的 (9)2.5.2 接口特点 (9)2.5.3 接口结构 (10)2.5.4 接口服务方式 (10)2.5.5 数据包结构 (10)2.5.6 接口列表 (10)2.5.7 接口封装 (10)第3章方案 (10)3.1.1 大中小型水库信息管理 (10)3.1.2 水闸信息管理 (10)3.1.3 江堤、海堤信息管理 (10)3.1.4 安全监测信息管理 (10)3.1.5 工程信息管理 (10)3.1.6 报表统计 (10)3.1.7 系统管理 (10)第4章系统调试服务和使用培训工作 (10)4.1 服务体系 (10)4.1.1 粤港科技ITSM模型介绍 (10)4.2 培训 (10)4.2.1 产品培训 (10)4.2.2 开发维护培训 (10)4.2.3 用户操作培训 (10)4.2.4 系统管理培训 (10)第5章项目组织结构及预算报价 (10)5.1 项目组织管理 (10)5.2 项目管理班子情况 (10)5.3 报价清单 (10)第1章概述1.1项目背景水利工程资料管理是水利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料在防洪、治涝、灌溉、供水、航运等方面应用广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改建、扩建、除险加固等提供工作依据。

及时了解各项基础设施的工程安全状况,对规范运行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安全,落实责任,保护管理单位合法权益,保障工程效益发挥,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1.2项目目标完成水利工程资料的整合及管理,其中包括大中小型水库资料、水闸资料、江堤海堤资料、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

完成资料收集后,主管部门能快捷方便的查询到以上信息,并生成统计报表。

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高效率的对大量水利工程数据库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输入、显示、查询、输出和维护等基本功能,为我省水利工程资料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3现状目前的工程资料信息收集方式多样,有纯手工方式上报,也有采用单机版本录入再用半手工的Email方式汇总等方式,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及信息化技术,资料统计工作任务繁重,容易出差错,并且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更新,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采用最新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水利设施资料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也是管理部门依法行使政府监督和业务指导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2章设计方案2.1系统总体规划(一)通过互联网完成水利工程资料,包括大中小型水库资料、水闸资料、江堤海堤资料、安全监测信息等的信息管理。

包括数据人工录入或其他系统自动导入、数据上报、审核、汇总流程,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得各个水利工程资料的基本数据。

(二)优化现有水利工程资料收集、管理流程,达到不同层级作业能快速上报水利工程资料,有利于科学决策。

2.2系统设计原则(一)实用性,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系统必须保证实用,切实符合管理、决策、服务及业务处理等各项业务和职能要求。

(二)可用性,要求所采用的软件构件技术必须是成熟、先进的技术,相应的产品也必须是成熟、先进的产品,在至关重要的企业应用中能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

尽量减少系统的实施和运行风险,保证优质、长期、稳定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

(三)开放性及安全性,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与外系统如办公网等的网络互联,所以系统开放性、可扩展性要好,应支持多协议;同时应有强大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硬件、软件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严格管理,杜绝非法入侵和泄密。

(四)标准化,在网络设备、系统平台选型和应用软件开发时,应符合国际工业及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使系统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相互间依赖减至最小,使其各自发挥自身优势。

(五)可扩充性,随着管理业务的发展,系统的扩充是必然的,因而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系统功能扩充的可行性。

(六)可维护性、可管理性,网络设备和系统平台应该具备安装方便、配置方便、使用方便等特点,同时要求有较强的网络管理手段,能够合理地配置和调整网络负载、监视网络状态、控制网络运行。

(七)经济性,系统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系统,追求尽可能高的性能价格比。

2.2.1网络结构具体网络方案可以采用VPN、Internet等几种方式。

系统网络拓扑图如下:2.2.2软件环境及技术架构本系统将采用J2EE技术架构,该架构有以下特点:J2EE是由SUN引导,各厂商共同发起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工业标准。

基于J2EE平台的高端产品包含一些重要的事务逻辑,而这些事务逻辑应用在产品中许多年了。

提供J2EE平台商业实现的供应商(如IBM、BEA)都有很长的、得到认可的发布中间件产品的历史。

基于J2EE平台的应用程序可被部署到各种操作系统上。

例如可被部署到高端UNIX 与大型机系统,这种系统单机可支持64至256个处理器。

能够开发部署在异构环境中的可移植程序。

基于J2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系统、中间件、硬件。

因此设计合理的基于J2EE的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

1.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3 Server中文标准版。

2.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为Tomcat5.0或weblogic8.1。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S SQL Server 2000企业版。

4.客户端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为微软Windows 98及以上Windows序列操作系统和Internet Explorer 5.0及以上。

2.2.3硬件环境服务器端为中档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可以采用两台服务器做双机集群,以确保一台服务器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另一台能透明、平滑地对用户服务,同时在硬件这一层实现双机负载均衡。

客户端为一般普通PC机即可。

2.2.4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图下属单位人员录入数据流程图水利工程资料中心自动获取数据具体业务2.2.5系统特点●高可靠性系统采用成熟技术,没有单点故障。

能够保证系统7*24小时运行。

●高适应性提供向导式表单设计过程,用户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变更应用的表单数据项目,并可以查询、统计。

支持任意流程与任意表单绑定功能,支持流程节点控制表单字段权限,支持任意表单字段做流程分支判断条件,支持自定义表单打印,能够满足不断变更的管理需求。

●丰富的数据接口●安全、保密系统具备强大的权限管理功能,各各类用户只能使用系统管理员赋予的权限。

●标准化、专业化的设计软件开发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遵循各项水利工程相关资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分类,将各类数据划分成独立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界面友好、操作简易采用WINDOWS风格界面,具有丰富的操作向导,完善的在线帮助。

同时针对水利工程资料数据输入的特点进行了专门开发,极大的提高了手工输入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3系统平台介绍粤港autoform是基于J2EE平台下的表单自定义工具,该平台包含页面设计工具和大量常用大量构件,只需要少量代码便能用此平台配置出来系统的大多数功能.采用粤港autoform平台,代码一致性比较好,以后维护升级方便。

当管理的种类以及各个指标发生变化,不需要修改程序。

所以维护升级时修改的代码量非常少,减少了维护成本。

使用autoform开发平台开发出来的表单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其设计工具也是在浏览器中运行的.也就是说,开发人员也是在IE中(拖拉控件)开发的.开发或者管理人员再也不用为了搭建开发环境而装一大堆软件了,这一点对于远程协作以及后期开发维护非常有利。

autoform内置了常见的大量的开发构件,如树控件,表格,图表控件,打印控件,上传控件,查询等,也内置了象单表输入,一对多表输入等常见的数据库程序的功能点.通过使用这些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的速度,降低开发这些常见功能的门槛,只需知道很少的知识便可以开发.使用autoform生成的表单结构和格式一致,非常便于以后的维护升级.2.4系统安全性能◆防病毒具有病毒检测和清除能力。

◆主机安全保证整个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系统安全操作系统符合C2级以上安全标准,提供完整管理、审计、监控和故障处理功能。

◆数据安全磁盘镜象:服务器应具有镜象容错功能。

◆软件安全1.强大而灵活的权限管理系统,便于系统管理员对于整个系统中不同用户的权限严格而灵活的分配。

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用户对于任意模块的浏览、新增、删除、修改、审核、报表合并等权限。

2.对于外部单位可采用数字证书技术进行身份验证。

保证了登录用户的身份合法性及安全性。

采用SSL安全信道技术,保证了系统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信的数据的保密安全性。

2.5接口设计为满足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系统建设的具体业务需求,解决水利厅水利工程资料与各个地级市的监测系统以及水利厅不同业务数据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问题,促进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由于基于各个地级市省具备相对独立的安全监测、水闸管理等业务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各类安全监测数据都分散存储在各个独立的系统中,所以本接口提供推和拉的双向方式的数据交换接口,能够完成从不同系统抽取和其他系统上传的系统需求。

从关键业务需求角度出发,定义最基本的系统接口要求,以在各个分布式的业务系统提供商形成一套接口开放机制。

2.5.1接口定义目的软件接口是指不同类型的软件在同一运行环境下彼此之间进行的程序模块调用、参数传递、数据共享、功能相互支持与补充的方式与技术。

为了保证各个水利工程相关资料的上传,更新、检索、撤消等数据互联互通的功能顺利实现,保证水利工程资料的相关管理工作顺畅,提高相关数据的质量。

为各个地级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的数据可以顺利接入到中心服务器,保证用户平滑的访问水利工程资料管理网站,更好的为社会及管理人员服务,特制订本接口定义。

2.5.2接口特点提供的接口应该能够适应未来的业务变更,保证当有业务变更时,接口做到尽量少的修改。

接口具备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的独立性,能够适应目前通用的多种编程语言JAVA,MS .NET,C,C++,DELPHI等。

满足未来的省级信用档案中心相关二次开发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接口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定义,提供通用的JAVA,COM接口,DLL,LIB接口,保证省级系统的高效率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