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完整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执教者刘新超

时 1
所属教材目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二框。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从生命的个性层面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首先从自然到人,引导学生探讨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生命有别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珍惜自己生命之情。

为下一科探讨生命价值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不认识到,对任何生命都要抱有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

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学情分析
生命是独特的。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自然购造,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潜能天赋。

不同的个性和需要。

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发现孩子的独特的潜能和价值,让孩子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真正自我。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认识人生命的独特性。

过程与
方法目标
提高观察和思维能力,真正理解人生命独特性的意义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目标
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人类生命和每个生命的独特性。

难点
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热爱爱与珍惜丰富多样的生命。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本节课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教改新理念。

力求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课堂以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于妙趣横生的活动主题中,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真正的感悟生命的多彩与可贵。

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主题探究法和游戏活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
个环节预设
的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生命具有独特性
教师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猜
同学们了解
自己的指纹,笔
迹个性特征导入
新课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
兴趣
测图片上的物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指纹产品广泛运用的可能性。

可行性和可靠性。

提问,学生家里有没有指纹锁?学生有两种情况,一是说有,老师再问,难道你就不怕小偷就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吗?二是没有,老师要问,如果你家也装了指纹锁,你担不担心。

绝大多数同学说不担心。

老师进而追问,难道指纹真那么神奇吗?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这一主题。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性,每个生命都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教师提问,人类与其他生物相比,有哪些独特性?这个问题与学生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可以尽情回答。

利用环境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都是人类独特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其他生命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拥有非凡的智慧。

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智力游戏,“编写我们人类智慧的诗句”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同。

下面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为自己设计一颗未来的生命之树,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空白的红色卡片,让学生把内容写在上面。

老师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热爱珍惜生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和能力。

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让学生四人
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要学生用准备的印泥白纸收集。

让各组学生说说指纹的形状疏密螺纹的弯曲度等方面的差异。

让学生总结出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性。

活动一
四人一组展开竞赛,先是组内选出一句最好的,然后全班评出最好的。

例如:我们没有鸟的翅膀,但也可以飞上蓝天。

没有鱼的鳃鳍,也可以遨游海洋。

活动二
播放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长、以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

了解生命
具有独特性
理解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这一活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学生方面的差异性。

让学生放飞自己的理想,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提升课堂实效。

课堂小结
2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探讨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生命有别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珍惜自己生命之情。

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人生之路有一个初步的设计,并且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布置作

1分钟
设计一份有关生命独特性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1、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2、人生命独特性的表现
3、发挥自身生命的独特性怎么办?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活动是学生们总结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这一环节,真是五花八门,看得出学生们的确经过了认真思考。

不足之处是布置得作业,本意是锻炼学生的自己动手整理材料的能力,不料学生们把主要精力大部分放到了版面的设计、色彩的运用上,而忽略了材料内容的甄选,以至于有的材料滥竽充数,有的材料根本文不对题。

老师应吸取这一教训,以后布置作业时不能一留了之,对于可能要出现的问题要有一个预判,要未雨绸缪,要提前对学生有一个具体的指导,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才会日臻完善,教学相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