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2.教师制作的PPT,相关教具等。
课程
目标
1、数学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学生通过解答比平时学习难得多的数学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和能力。体会攻克难题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3、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趣味奥数》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趣味奥数
适用年级
五、六年级
总课时
16课时
课程简介(200字内)
数学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而奇妙。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因此,趣味奥数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奥数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教学进度:
第一周(—) 课程纲要分享课 1课时
第二周(—) 巧用数学 1课时
第三周(—) 购物中的数学 1课时
第四周(—) 神奇的扑克 1课时
第五周(—) 估算黄豆粒数 1课时
共分为四个等级:优(≥95分)、良(85-94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
主要参考文献
[1][中]:《“趣味数学”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李秀玲,[J],内蒙古出版社,2003年03期
[2] [中]:《“趣味数学”选修课教学的探索》马海栋,[J]
,职业技术,2007年24期
备 注
学情分析:
五、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奥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资源分析:
1.教师编写的教材,互联网上的课程资源。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对于五、六年级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不能单纯地以知识点的掌握来评价一个学生。要让学生终身受益,就要使他们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一种科学精神及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首要的。当然,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的评价也十分必要的,总之是不能单纯以一张试题来评价学生。
背景分析
(500字内)
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周(—) 数学趣味题一 1课时
第七周(—) 数学趣味题二 1课时
第八周(—) 数学趣味题三 1课时
第九周(—) 移多补少 1课时
第十周(—) 趣味方程 1课时
第十一周(—) 神奇的莫比丝乌带 1课时
第十二周(—) 数学与生活 1课时
第十三周(—) 数学与生活 1课时
第十四周(—) 身上的计算器 1课时
第十周(—) 火车相向的问题 1课时
第十六周(—) 抛硬币公平吗 1课时
实施要求:
本课程建议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来实施教学活动。考虑学生对趣味奥数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比较有热情,建议每一节由老师简单引导,结合数学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有趣的问题、曲折感人的事情、人物等背景,与学生一起探讨。采用集体辅导、独自练习、分组活动、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生活实践、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数学中一些有名的问题、定理、悖论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评价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广。也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对这种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学生互评,特别是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互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由家长来评价,评价自己的子女、评价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勤、考核、课内外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多层次多方位地给予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