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结课论文
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材料。
对机制专业而言,机械工程材料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1)实习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以及有关加工工艺对其影响;
(2)初步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并初步具备选用常用材料的能力;
(3)初步具有正确选定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及确定其工序位置的能力。
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常用的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刚度,弹性,冲击韧性,断裂韧度和疲劳等。
下面介绍几个重要性能:
(1)应力:把试样承受的力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则为试样所受应力。
(2)应变:试样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的比值则为应变。
(3)刚度:弹性建模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刚度与零件横截面积大小,形状,材料性能(弹性建模)有关。
(4)强度:指金属材料在静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5)硬度: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
二.金属与合金晶体结构
(1)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和非晶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金属特性: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
(3)金属晶格类型: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4)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三.金属与合金的结晶
(1)相图分析
C点表示所对应的温度下,成分为C点的液相将同时结晶出成分D点固溶体和成分为E点的B固溶体的混合物,表达式为Lc
(ΑD+βE)
(2)纯金属的结晶是不断形成晶核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
晶体长大分为平面长大和枝晶长大。
(3)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都随晶粒细化而提高。
细化晶粒的方法:1增加过冷度2变质处理3附加震动
(4)合金相图表示平衡状态下,合金的组成相和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
(5)共晶相图:凡是二元合金系中两组元在液态能完全互溶,而在固态互相有限溶解,并发生共晶转变的相图。
四.铁碳合金相图
(1)铁碳合金固态下的相结构形成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类,铁素体和奥氏体属于固溶体相,渗碳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2)奥氏体: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3)渗碳体的分子式为Fe3C,它是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
以渗碳体为溶剂的固溶体称为合金渗碳体。
五.钢的热处理
(1)钢的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2)钢的奥氏体化: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和长大2残余渗碳
体的溶解3奥氏体的均匀化
(3)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1加热温度2保温时间3加热速度
(4)钢的退火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和应力退火。
(5)刚在加热和冷却时碳钢的相变点在Fe-Fe3C相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六.金属塑性变形及再结晶
(1)在室温下,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进行的。
(2)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性后,强度及硬度提高,而塑性下
降,变形度越大,性能越大,由于塑性变形的变形度增加,使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1.形成纤维组织
2.亚组织的细化
3.产生形变织构
(4)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加热温度,保温时间,晶粒的原始尺寸,杂质的分布及预先冷变形度等。
七。
钢
(1)钢的分类1.用途: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
2冶金质量:普通质量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3.化学成分:碳素钢,合金钢。
(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由于合金元素与钢中的铁,碳两个基本组元的作用,以及他们彼此间的作用,促使钢中晶体结构和显微组织发生有利变化。
因此,通过合金化可提高和改善钢的性能。
通过对机械工程材料的学习,我对材料的组成,性能和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更多的了解,相信会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