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困难是坚持不懈还是重新选择”一辩稿

“面对困难是坚持不懈还是重新选择”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们所生活的21世纪社会发展节奏快,人才竞争和精神对抗日益激烈,压力和困难面前,只有在目标正确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面对挫折应该坚持不懈”。

所谓“面对”,就是正视问题;“挫折”的解释为“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难以克服获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坚持不懈”即为坚决保持或进行一件事而不松懈,但我方强调坚持不懈并不等于“固执”,并不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

只要我们认清正确方向、坚持原有目标,无论用什么方法做到,都是坚持不懈的体现。

“重新选择”是从头另行开始选择,抛弃过去的努力,选择新的目标。

我方认为面对挫折更应该坚持不懈,理由有三:首先,从现实层面上讲,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事物发展过程中遭遇挫折在所难免。

一定程度上讲,挫折是人生中的考验和锻炼机会,一个人在挫折面前乐观面对并积极解决的过程中,注定积累了个人经验,培养专注与执着等精神财富。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个国家乃至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遇挫也是不可抗拒的社会规律。

面对种种考验,能否迎接挑战也事关重大。

反言之,一旦遇挫便重新选择,如此反反复复、难以决绝,终将一无所成。

其次,从精神层面讲,坚持不懈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品质。

作为人来讲,我们面对挫折时不能失去拼搏精神和坚韧品质。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司马迁忍辱负重,却坚持不懈的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曾国藩屡败屡战,却坚持剿灭太平军。

从社会角度说,不坚持战胜挫折,社会也将无法前进和发展;与此同时,坚持不懈的做法更能铸就一个民族崇高的民族精神,树立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再者,坚持不懈更有利于战胜挫折。

根据哲学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只有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完成质的飞跃。

所以面对挫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共产主义伟大导师马克思生活颠沛流离,但始终不放弃描绘共产主义蓝图,倾尽毕生心血写出《资本论》等著作。

如果不是坚强不懈的信念支撑着马克思写成巨著,我们今天又怎能高举伟大的社会主义旗帜呢?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面对挫折更应该要坚持不懈。

谢谢!
建议:明确辩题和前提,另外三个立论点的交叉的地方很多,再划分的清晰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