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ppt课件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ppt课件
动-静脉内瘘方法
4、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手术前护理
向患者说明做内瘘的必要性,促进患者之间的交 流,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做内瘘。 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 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
止术后感染。
手术后的护理
正确的按压方法:用无菌纱布卷曲成团按压于针眼处,再用 弹性绷带或胶布固定包扎,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 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10~30min放松,2小时取下纱布,24小 时内禁止擦洗穿刺点。若患者凝血时间长,可适当延长压迫 时间。按压不当,如过轻或压迫止血点位置不正确,易造成 皮下血肿或外出血,按压过重易损伤血管,甚至造成内瘘闭 塞。
内瘘使用的注意要点
最初几次穿刺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 每次穿刺前应观察瘘管有无炎症、感染、狭窄及
动脉瘤等并发症,并触摸吻合口有无震颤。
内瘘使用的注意要点
在选择穿刺点时应注意:
1、内瘘穿刺时,穿刺点应尽量远离吻合口,呈 绳梯样穿刺(至少距吻合口2cm)。 2、静脉穿刺点距离动脉穿刺点尽量在8cm以上, 最好不在同一条血管,以减少再循环,提高透 析效果。
位接触水及手臂过度负重,以免感染与出血。 衣袖应宽松,瘘侧手臂勿受压。
病人的自我保护
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否震颤,每日至少2次, 发现瘘管疼痛及震颤消失即来医院诊治。
有血管瘤者,可用弹性护腕加以保护,避免碰 撞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如遇穿刺点瘙痒症状,不可挠抓,可用润肤霜 涂擦。
小结
1、穿刺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不同的进针角度 及穿刺方法;
手术后的护理
内瘘一般4~6周可使用。理想的内瘘特征是静 脉充分扩张、肥厚。
内瘘仅供透析用,术侧上肢避免负重、提重 物、测血压,避免一切静脉治疗,佩戴饰物 等。
透析时护理
透析间期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透析治疗后可涂些 喜疗妥软膏,以保护血管改善循环,促进穿刺部位修复。冬 天注意肢体保暖,以免血管受冷痉挛。
2、正确选择穿刺点; 3、由经验丰富的护士穿刺新成熟的内瘘以确保一
次穿刺成功;
4、做好宣教,教会患者保护自身内瘘; 5、加强透析期间的巡视,告知嘱患者在日常生活
中的注意事项。
谢谢!
5
其优点为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 便。
制作内瘘一般从左到右、从远到近,先上 麻醉即可,也 可作臂丛麻醉,手术时间约1小时左右。
动-静脉内瘘方法
1、自体动静脉直接吻合
动-静脉内瘘方法
2、钛制轮钉吻合
动-静脉内瘘方法
3、移植血管内瘘
穿刺时要争取一次成功,减少对内瘘血管的损伤。穿刺部位 的选择要有计划性,避免反复穿刺某一固定点,以防造成血 管壁硬化、渗血、管腔狭窄,导致血流量下降,从而影响内 瘘使用寿命。
准备弹性绷带,以便拔针后压迫止血用。
透析时护理
透析结束拔针后,正确压迫止血点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 按压不当会造成皮下血肿,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直接影响 下一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
3、不要在动脉瘤处直接穿刺。
内瘘使用的注意要点
穿刺失败后的护理: 1、当内瘘穿刺失败后,在原穿刺点以下再穿刺 (避开血肿),如出现血肿,且不适合在此瘘管 再穿刺,另择其他血管穿刺继续透析; 2、当静脉穿刺失败时,在原静脉穿刺点以上再穿 刺(避开血肿)或另择静脉穿刺。
病人的自我保护
告知患者配合保护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 透析前要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应避免穿刺部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 内瘘的护理
肾病科:张琰
动静脉内瘘的历史
刚开始时需动手术找出血管插入塑料管再做透 析。
1960 年美国的奎顿(Quinton)和史克力普纳 (Scribner)发明动静脉外瘘。
1966年布雷斯加(Brescia)制成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的手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吻合 患者的外周动脉和浅表静脉,使得动脉血液流至 浅表静脉,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并 便于血管穿刺,从而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