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PPT课件

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管理PPT课件

危药物分别是: 胰岛素 安眠药及麻醉剂 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 静脉用抗凝药(肝素) 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
2003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公布了包含19类及14 项特定药物的高危药物目录,并逐年调整更新;
5
2008年ISMP公布的19类高危药品目录
1.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2.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拉贝洛尔); 3.吸入或静脉用全身麻醉剂(如二异丙酚、氯胺酮); 4.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胺碘酮); 5.抗凝血药(抗血栓药),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磺达肝素、凝血酶
8
9
案例:上海新华医院误用药事件
错将阿糖胞苷当阿糖腺苷开处方;错将阿糖胞苷当阿糖腺苷用; 2012年12月4日,因呕吐从外地来上海就诊的儿童“小毅”,因进修
医生的失误,误将阿糖胞苷作为阿糖腺苷且注射到患儿体内;第二天, 一名护士发现了这一错误; 2012年12月13日,医院通过微博寻得“小毅”,并且给予赔偿和道 歉; 2012年12月17日下午,与小毅在同一天就诊的9名沪籍患儿现身,他 们皆被院方通知用药错误; 2012年12月18日下午,针对此事,新华医院与患儿家长召开见面会, 会面内容没有公布; 患儿家长们反映,大多数幼儿在注射“阿糖胞苷”后的两三天内相继 出现了上吐下泻、发高烧的症状,部分幼儿的身上还出现了白色脂肪 粒或红疹以及大便出血等情况。
13 100ml以上灭菌注射用水,仅供吸入、冲洗用;
7
我国高危药品目录
为了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参照美国 ISMP2008年公布的19类及13种高危药品目录, 同时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实际情况,2012年3 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 目组》制订了高危药品目录。要求各医疗机构可 参照本目录制定本院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办法, 目录只能扩充不能减少,管理级别只能升高不能 降低。
原则:备用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适宜,符合 本病区临床需要;
可备可不备的~不备!增加管理负担!多余药品 退回药房;
15
3.高危药品储存处张贴明显的全院统一的专用警 示标识;
6 阿片酊:成瘾,急性中毒性昏迷;
7 缩宫素:子宫强直收缩,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大出血;
8 硝普钠注射剂:氰化物贮蓄引起的甲减,低血压;
9 浓氯化钾注射液: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肌传导阻滞,心跳停止;
10 磷酸钾注射液: 高磷血症、低钙血症、肌肉颤搐、痉挛; 11 异丙嗪注射液: 中枢抑制;
12
浓氯化钠注射液 (浓度大于0.9%):水钠潴留,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 至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抑制剂(如阿加曲班、来匹卢定、比伐卢定)、溶栓剂(如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 奈普酶)、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如依替巴肽); 6.心脏停搏液; 7.静脉用或口服用化疗药; 8.20%以上浓度葡萄糖注射液; 9.腹膜透析液或血液透析液; 10.硬膜外或鞘内给药; 11.口服降糖药; 12.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如:地高辛、米力农); 13.脂质体剂型(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 14.静脉用中度镇静剂(如咪达唑仑); 15.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剂(如水合氯醛); 16.静脉、经皮或口服用阿片类麻醉药(包括溶液、即释和缓控释制剂); 17.骨骼肌松弛剂(琥珀酰胆碱,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18.静脉用放射性造影剂; 19.全静脉营养制剂;
6
2008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公布的前13位高危药物
1 秋水仙碱注射剂:血象改变,甚至再障等致命性危险,已少用; 2 依前列醇注射剂:头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昏厥; 3 胰岛素注射剂:震颤,昏迷,惊厥,低血糖休克; 4 硫酸镁注射液:呼吸麻痹,呼吸停止; 5 甲氨蝶呤,口服及非肿瘤用药: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
“相似性”和“相邻性”两个干扰因素: “相似性”包括:药名看、听相似;包装相似;病人名字相似等; “相邻性”包括:床位相邻,液体摆放相邻,治疗单排列顺序相邻等;
病人的依从性和药品本身具有的风险: 依从性可以决定给药所取得的效果; 药品本身可能具有高度风险; 治疗窗窄,如地高辛; 过敏反应; 非线性动力学,如地高辛、华法令等;
10
11
药品标识
12
高危品常见风险因素
医院用药管理系统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双人核查制度; 药品存放不合理; 缺乏醒目的警示标记; 识别病人方法不健全; 缺乏标准操作流程;
医护人员本身导致的风险: 医护人员过于疲劳:剂量换算错误; 医务人员交流不充分: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清; 工作环境不佳:光线不足导致剂量单位; 缺乏相关药学知识导致的用药混淆;
ISMP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 死亡的药品称为高危药品;高危药品引起的差错可 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很严重。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 体的药品。
高危药品是指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 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
4
高危药品目录
高危药品目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根据ADR情况做调整; 2001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最先确定的前5位高
13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定期修订完善
1.新药引进高危药品时,须经过充分论证,引进 后应及时将高危药品信息告知临床科室和护理单 元,每年修订高危药品目录;
14
2.除抢救药品外,病区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 如确实需要,根据本科室用药情况提出拟定备用 高危药品品种、规格、数量的申请,经审核批准, 并在药学部备案后,按照固定基数备用;
高危药品、易混淆 药品管理
一、高危药品
2
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的范围 高危药品的危害性 高危药品的管理
3
高危药品的概念
1995~1996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对最可 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品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表 明, 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 定药品引起的,首先提出高危药品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