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证据学题目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证据学题目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笫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证据学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至四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三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这一规定体现了()。

A.直接言词原则
B.证据裁判原则
C.自山心证原则D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2•下列各项中,属于物证又属于间接证据的有()o
A •作案的工具 B.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
C.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
D.赃款
3 •犯罪现场的勘验笔录属于()o
A •原始证据 B.言词证据 C •间接证据 D.实物证据
4•下列关于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o
A・在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仕
B•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C.人民法院也要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
D•自诉案件被告人如果提出反诉,对反诉要承担证明责任
5•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直接确认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定的事实,这在证据学理论中被称之为()o
A.法律上的推定
B.事实上的推定
C.当事人的承认
D.司法认知6•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在刑事诉讼中可以成为()o
A •证人 B.被害人C・被告人 D.见证人
7•下列选项中,既属于原始证据也属于间接证据的有()o
A •口供
B •身份证的复印件
C.被害人的尸体 D •沾有被害人血迹的匕首
8 •大陆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o
A •内心确信 B.高度的盖然性
C.盖然性的优势
D.排除合理怀疑
9•下列选项中,可作为物证的有()o
A •诈骗案中的假合同 B.走私的货物
C.贪污的赃款
D.私藏的枪支
1/5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言词证据特点的有()。

A•生动形象.具体 B.客观
C •稳定性强 D.易于失真
11•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C.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D.本证和反证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有()o
A ・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B •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
C •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
13•下列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论中,正确的是( )o
A •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B. 法定证据制度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C •法定证据制度提高了法官的合理自山裁量权
D.法定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 14•下列选项中,属于证明构成环节的有( )。

A •证明对象 B.证明主体 C.证明责任 15•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

甲被抓获后除供述了与乙共同盗窃罪行后,乂 揭曾单独犯有强奸罪。

甲对乙犯强奸罪的揭发属于( )o
A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B •证人证言
C •当事人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
16•在刑事诉讼中,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是
A •直接证据
B •间接证据
C •有罪证据 17 •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 )o
A.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
B.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
C. 证明标准不同 D .证明对象
不同
18•在著作权侵权案中,盗版书籍属于( )o
A 书证
B •视听资料 C.言词证据 19•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陈述包括( )o
A.原告陈述
B.证人证言 C •被告陈述
20•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产生的方式有( )o
A •当事人选任
B.自我推荐 2/5
二. 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收集证据的要求有哪些?
2 •间接证据的运用必须遵守哪些规则?
三. 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03年2月28日,某乡刘某和李某两女士在街上赶场时,因购物发生矛 继而引纠纷。

此后,刘某觉得在这场纠纷中输了面子,于是在事发地张贴启 事,内容为“2月28 H 地发生了一起打架事件,其间本人被一名30岁左右的 女人殴打谩骂,恳请当日在场的群众所见所闻反映给法庭,本人将予以重金酬谢」 在拿到了李某谩骂自己的有关证据后,刘某以名誉侵权为山将李某起诉至法院。

3月日,某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中,刘某指责李某侵犯了自己的名誉 权,并提供了案时在场的两名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证明李某对刘某进行了殴打 谩骂。

据此刘某还提出要赔偿的诉讼请求。

请回答:刘某提供的证人证言能否作为证据?依据和理由是什么?
2. 2002年2月3日下午5时,在某市一处居民楼里发现一具男尸。

公安机 关现场勘验现,被害人尸体侧卧地上,胸前及腹部有大片血液,左胸心脏部位有 一伤口,法医鉴定结论为他杀,凶器为一把双刃匕首。

距尸体2M 处的一张D.证明标准 D •言词证据 D 实物证据 D.鉴定人陈述
桌子有一打火机,打火机上附有一血指纹,上留有数根头发和一枚黑色纽扣。

经查,
死者名叫李某,32岁,某贸易公司职员,是该居民房房主。

经进一步侦查,乂收集如下证据:
第一、某贸易公司职员张某与李某因经济问题长期不和,李某遇害那天,张某是公休日,某在证明案发当天下午活动时,支支吾吾,表现反常,先说是修车,后乂说是看电影,经查都是事实。

第二、发案当天晚上,张某回家后,其妻发现张某衣服上有血迹,问怎么回事,他说:“与人打了一架”。

笫三.某贸易公司刘某证明,案发前一天,张某与李某发生激烈争吵。

张某扬言要干掉某。

笫四、从张某家中搜查出双刃匕首一把,将匕首与李某左胸伤口进行比对鉴定,结论是伤口为该匕首所致。

双刃匕首上有血指纹一枚,将该指纹与作案现场所提取打火机上的血指进行比较,经鉴定均为张某所留。

第五、从张某家中搜查出张某西服一套,西服上衣少一纽扣,现场提取的黑色纽扣与西纽扣经鉴定为同一质地、颜色和型号。

第六、现场遗留头发经鉴定为张某头发。

第七、犯罪现场发现的打火机经过张某妻子和同事的辩认,是张某日常所用的打火机。

3/5
请回答:本案侦查人员收集的证据中哪些是物证?哪些是证人证言?请分别列举。

试卷代号:101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证据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l.B . 2. ABCD 3.ACD
D
6.B
7. CD & AB
10. AD
11.D 12. ABCD 13. ABD
16.ACD 17.ACD
CD
4.ABD
5 .
9. BCD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

(1分)
(3)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

(1分)
(4)收集证据必须深入、细致。

(1分)
(5)收集证据必须依黑群众。

(1分)
(6)收集证据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1分)
(7)收集证据要抓住本质,分清主次,并注意保密。

(2分)
(8)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要注重效率。

(2分)
2.0)必须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鼎。

(2分)
(2)必须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防止把那些与案件毫无关系的材料,当作间接证据加以收集和运用。

(2分)
(3)必须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互相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

(3分)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只能做岀一个正确的结论。

这种结论必须具有肯定性和真实性,并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

(3分)
4/5
三、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刘某提供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证据。

(5分)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5分)
本案原告通过悬赏方式取证是违背法律规定和原则的。

首先,使得原告与证人之利益关系,这就使得证人证言的客观性、公正性受到了影响。

其次,通过悬赏方式取证,给以重金酬谢,有收买、诱惑证人,干扰了司法审判的嫌疑。

因此,本案原告以张贴悬赏词,证人证词是不能作为证据的。

(10分)
2.(1)物证:
①犯罪现场提取的打火机。

(2分)
②打火机上的血指纹。

(2分)
③头发。

(2分)
④纽扣。

(2分)
⑤尸体。

(2分)
⑥尸体上的伤口。

(2分)
⑦张某家中搜查出的双刃匕首。

(2分)
⑧少一纽扣的西服。

(2分)
(2)证人证言:
①张某妻子的证言。

(2分)
②贸易公司刘某的证言。

(2分)
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