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建立DHF模型的实验

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建立DHF模型的实验

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建立DHF模型的实验发表时间:2011-12-20T13:22:37.8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薛礼美1 唐蜀华2 鞠晓云3 [导读] 1984年Dougherty等人首次提出了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概念[3]。

薛礼美1 唐蜀华2 鞠晓云3(1苏州市中医医院内科江苏苏州 215000)(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048-03 【摘要】目的使用无创的方法建立兔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

方法采用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12周,并设正常饲料组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LVSP、收缩指数、左心室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LV±dp/dt max)有显著差异,符合舒张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结论采用混合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可以建立动物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模型。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舒张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Title Mixed feeding high fat diet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o establish DHF model experiment Author Xue Limei ,Tang ShuHua, Ju xiaoyun【Abstract】 Objective:The use of noninvasive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 rabbit model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Method: Adopting mixed feeding high fat diet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for 12 weeks, and a normal diet group. Results: The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LVSP, shrinkage index,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maximum rate of pressure ris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rop rate ( LV + DP / dt max)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sistent with the animal model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Conclusion: Adopting mixed feeding high fat diet i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can establish the animal model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Key words】 th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animal model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指以心肌松驰性和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约占全部心衰的30%~40%。

在美国1999年DHF的医疗费用约占全部心衰的医疗费用的25%,估计约150~400亿美元。

在我国,心衰的发病率约为1%,DHF占全部心衰的34.1%,以此计算,单纯的DHF至少为400万人以上[1]。

为能更好地进行DHF的研究,我们参考美国密西西比医学中心的Joan F Carroll教授等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12周建立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兔模型的方法[2],进行造模,建立DHF的动物模型。

1 材料与方法1.1动物的筛选健康的雌性新西兰白兔40只,体重在1.6~2.6Kg(2.182±0.186),由南京金陵种兔场提供,(合格证号:scxk「苏」2010-0027)。

在一级动物实验室条件下,按一兔一笼分笼,常规适应性饲养1周,予称体重,按体重进行排序,用随机数字表中随机数字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2组,随机分配, 1组为空白组,另1组为造模组。

造模组,在适应性饲养后加用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由90%的标准饲料加10%的脂肪组成,脂肪的成分是1/3的猪油和2/3的玉米油。

自由饮水。

空白组用标准饲料喂养,自由饮水,不给其他处理。

1.2观察检测指标①一般情况:精神、行为、反应、毛泽、食欲、便质等。

②体重③所有实验的新西兰白兔,在造模之前、造模结束时,分别从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作血浆ALT、AST、UREA、Cr、CHO、LDL-C、TG、ET、ATⅡ、ANP、BNP的检查。

④血液动力学测定:左心室内压(LV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速率(—dp/dtmax)、心率。

⑤两组在造模的12周时,用3%戊巴比妥钠按30mg/Kg体重的量麻醉后,将兔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连接Ⅱ导联心电图,剪除颈前部的兔毛备皮,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用5F微型心导管经右颈总动脉送至左室, 用日本光电公司的RW-6000的八导生理仪检测记录主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和舒张末压(LVEDV)、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dp/dt max)。

并用WEiSS公式[5]计算左室松弛时间常数(与LV-dp/dt max相对应的左室舒张压除以LV-dp/dt max)和左室收缩指数(LV+ dp/dt max除以相对应的左室收缩压)。

完成上述指标测定后,开胸取出心脏,置入盛有4C°生理盐水的烧杯中,洗净残血,去除脂肪组织、心房及右室,保留左室及室间隔,用滤纸吸干称重(LVW),并利用左心室重量与体重之比(LVW/BW)定量心肌肥厚程度。

用中性福尔马林浸泡左心室的标本24小时后,取材,常规脱水、浸蜡12小时,常规石蜡包埋,制作左心室的病理蜡块,用来制作普通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

1.3统计方法实验结果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数据分析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用双侧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数据间的差别以P值来表示,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2.1刚分组时两组的体重、ALT、AST、UREA、Cr、CHO、LDL-C、TG、ET、ATⅡ、ANP的x-±S两两比较p均大于0.05,说明分组后,各组体重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刚分组时各组的体重、ALT、AST、UREA、Cr的结果比较(x-±S)2.2 造模12周时各组的体重、ALT、AST、UREA、Cr两两比较p均大于0.05,CHO、LDL-C、TG、ET、ATⅡ、ANP ±S两两比较p均小于0.01,经过12周的造模,造模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在体重、心率、左心室收缩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左室收缩指数方面没有差异,而在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压(LVSP)、舒张末压(LVEDV)、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LV±dp/dt max)、左室松弛时间常数、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与体重之比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表4 造模成功时各组的体重、ALT、AST、UREA、Cr的结果比较(x-±S)标有*的数据,与空白组的比较p<0.01表7 造模成功时造模组、空白组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指标结果及比较(x-±S)标有*的数据与空白组之间的比较p<0.05,标有△的数据,与空白组的比较p<0.018)左心室心肌病理光镜观察:空白组、早期干预组、治疗组、对照组心肌组织正常, 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增生,未见病理损害。

空白造模组心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部分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胞核增大、深染。

空白组心肌组织的H E染色图片: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增生3 讨论1984年Dougherty等人首次提出了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概念[3]。

1998年欧洲DHF研究小组提出了DHF的诊断标准 [4],当时评估DHF发病率约占全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三分之一,其自然病史发病率和死亡率较收缩性心衰较低,因而预后较好。

在过去的20年间,这些情况发生了变化,DHF的发病率已从占全部心衰患者的38%上升到54%[5],DHF的预后与收缩性心衰同样严重,DHF更常见于老年人、女性、糖尿病和肥胖、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甚至是心肌梗死后的患者[6]。

肥胖与其引起的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独立的相关性。

可直接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肥胖可以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增加的心输出量、增加的血容量、高血压、心肌肥厚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因造成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淤血,一定的时间内,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

肥胖时脂肪增加,在脂肪水解酶的作用下使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外周脂肪组织、骨骼肌处的胰岛素受体数目下降,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功能减退,产生胰岛素抵抗,使胰腺分泌胰岛素增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随之激活了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产生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钠潴留和血管肥厚,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高血压[7]。

进而导致心脏的后负荷增加,造成心肌肥厚,形成DHF。

高脂饲料中加用的脂肪由1/3的猪油和2/3的玉米油组成,一方面造成兔子的肥胖,另一方面因为玉米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所占的比例为89.53%,其中主要为亚油酸(占60.85%)和油酸(占26.68%)。

不饱和脂肪酸促进胆固醇氧化为胆质酸而排出体外、可使血浆中的胆固醇重新分布到其他胆固醇代谢库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较为松散,占有较大的空间,可排挤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因而使血脂降低。

玉米油对动脉硬化中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局部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8]。

因而能够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速度,造成缺血性心肌缺血,而不是供血性心肌缺血,导致舒张性心力衰竭而不损伤收缩功能。

心肌肥厚是心脏对压力负荷的适应性反应,使心脏在收缩期维持正常的心室壁应力和缩短的情况下,提高作功能力,但长期的压力负荷,必然引起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和DHF,继而导致SH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