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词的使用看“时候”与“时间”的不同
作者:祝东平宋咏雪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近义词“时候”与“时间”在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但在量词的使用上互有差异,体现在“段”多与“时间”搭配;“种”多与“时候”搭配;而“个”两者均可以搭配,但语义上有不同。
“时候”与“时间”的差别体现在:“时候”表示“(某一)时间段落”,具有个体性,其理解重点不在“量”;“时间”则是有序的时点、有量的时段,重在“量”的体现。
关键词:时候;时间;个体性;量
中图分类号:H10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137—0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词典》①认为“时候”与“时间”的差别仅在于“时间”可以作为与“空间”相对的哲学术语,其他的用法完全相同,在其他文献中我们也没有检索到关于“时候”与“时间”的辨析。
请先看以下偏误语句②:
(1)她去世以前也说过:“那个时间真是我的一生中最美的时间。
”
(2)这个时间我努力学习了,您们放心吧。
(3)所以对我来说这个时间很珍贵。
很明显,以上句子的偏误与“时间”的量词相关,我们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检索发现,“时候”与“时间”在量词选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首先对差异进行描述,然后尝试进行理论上的解释概括③。
二、独用的量词
(一)“时间”——段
“段+时间”有8393例,虽多为“(一)量名词”结构,但从数量上看,可以认为“段”作为“时间”的量词比较自由。
而“段+时候”只有46例,“时候”均可用“时间”替换,且用“时间”替换更符合现代语感:
(4)常常在这段时候,吴鼎昌和胡政之也来到报馆。
(5)距离天亮还有段时候,天地间仍是一片黑暗。
“种+时候”有557例,多为“指量名”结构,可以认为“种”作为“时候”的量词比较自由。
“种+时间”只有27例,其中14例是将现实世界的公元纪年作为时间的一种,如:
(6)基于上述两种应用,一个授时电台可以同时发送上述两种时间,但这不太经济。
(7)他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更确切地说,另一种时间里……
另外13例,除7例翻译作品外,4例中的时间有“量”的含义,不能用“时候”替换,如:
(8)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它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种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9)这种时间一长,大家越来越觉得黄瓜嘴是个人物。
另外2例则与“时候”用法相同,可以用“时候”替换,并更符合语感:
(10)以后,如果要在这种时间出来,记住草地是湿的,露水沾在所有的叶子上,你会受凉。
(11)这种时间卖房子,很难得到好价钱,都急着移民呢……
“种”作为量词,“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现代汉语词典》)。
不同的“种类”即存在“质”的区别,也就是说,能根据“质”的不同分类是使用“种”做量词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共用的量词——个
“个”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量词,“个+时候”有5326例,“个+时间”有908例。
虽然数量上有很大的差距,但在运用上都是自由的。
进一步观察发现,“个+时候”多为“指量名”结构,“一个时候”只有166例;“个+时间”则以“(一)量名”结构为多,“指量名”结构有348例(“这个时间”308例,“那个时间”40例);同为“指量名”结构,“时间”与“时候”也有所不同。
(一)这/那个+时候
(12)昨天这个时候,正是车把式海喜喜引吭高歌的时候。
(13)那个时候欧洲人还大字识不到一筐呢。
“这/那”所指的是“时候”发生的事件,或者物候(公元纪年时间轴上的时点也是一种物候)。
语料(12)可以用“时间”替换,但是语义上有差别;语料(13)则不能用“时间”替换。
“这/那”指某个时点,有的可以用“时候”替换:
(14)我跟刘凯去一趟老向家,估摸这个时间他应该已经下班了!
(15)班长董立敢要求哨兵把每天太阳升起和降落的时间记录下来,找出规律,按照这个时间升旗。
“这个时间”指某个时间段,不能用“时候”替换:
(16)这个时间比国家法定职工周工作时间少5个小时。
(17)这项计划将需要10至15年才能完成,但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时间可能不够,因为開发一个新硬件就至少需要10年左右时间。
(三)(一)个+时间
(18)辣辣建议小叔子主动找刘志芳再约个时间谈谈,王贤良淡然一笑。
(19)这个,改个时间吧。
该结构多用作动词的宾语,表示一个新信息,一般不用“时候”替换。
(四)(一)个+时候
1.“一个时候”之前有表示有定语义的词语
(20)总是有那么一个时候,在那么一个地方,由于那么一种原因,人突然从混沌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堕落。
(21)姐,前一个时候,我可心烦啦!
2.表示泛指,或者相当于“有时候”
(22)古典总是要出的吧,一个时候多出,一个时候少出或不出,那就只好看形势了。
四、分析
通过对量词“段”“种”及“个”的搭配能力的比较,可推知“时候”更偏重表示类别,有“质”的意义;而“时间”则更偏重表示线性结构中的一截,有“量”的意义。
“段”作为“时间”的量词是自由的;“种”作为“时候”的量词是自由的;“个”作为“时候”“时间”的量词都是自由的,但是具体
用法有很大的差别,“时间”可以是不定的“(一)个时间”。
“由于时间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由于随着时间流的流逝中不断有不同的事件发生、持续、结束,因此人类感知中的时间,这段与那段是不同的,就如同此事物与彼事物的不同。
因此,人们以不同的时间词指称不同的时间段,将原本绵延无界的时间个体化,有界化。
”(祝东平,2009)时间虽然是连绵的,但是一个个时点将其分为同质的个体,以数字标识。
任何一个以数字标识的时间,如3号、2点半等,都是“(一)个时间”。
而“时候”则只能是具体的以某种内容为标识的独立个体,“这个时候”与“那个时候”是异质的。
五、结语
“时候”与“时间”在用法上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因为“时候”表示“(某一)时间段落”,“时候”的理解重点不在“量”;“时间”则是有序的时点、有量的时段,因而重在“量”。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中,时间:ⅰ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
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ⅱ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ⅲ时间里的某一点。
时候:ⅰ同“时间”释义ⅱ。
ⅱ同“时间”释义ⅲ。
②例句(1)—(3)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③下文出现的语料均出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参考文献]
[1]祝东平.汉语时间感知模式与相关汉语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胡培安.从功能的角度看“时间”与“时候”[J].社会科学辑刊,2006(06).
[3]翟玲玉.“时候”与“时间”的互换及其不对等性[J].荷泽学院学报,2013(01).
[4]梅晶.时间词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