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C.金刚石切割玻璃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B.滴加液体C.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硫在氧气中燃烧3.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下列关于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氧化性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碳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5.近日,清华学子不畏网络舆论的压力,捍卫了“PX”低毒的科学真相。
PX: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下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正确的是()A.“PX”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PX”分子由2种元素组成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9:5 D.“PX”的化学式为C8H106.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而沉降B.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在蒸馏装置中,要在水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7.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观点正确的是()A.A B.B C.C D.D8.正确理解和应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符号H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H2和NH3中数字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9.小明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某些科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常见的“三”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是氧、硅、铝;构成原子的必须微粒是:质子、中子、电子;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B.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氧气:反应时放热,作燃料;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霓虹灯;氮气: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科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拉瓦锡:空气的组成;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D.生活经验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食品包装中抽真空:防腐;CO2增多:酸雨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时刻时,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一定是甲=乙+丙+丁B.该反应在b时刻时结束C.相对分子质量甲>乙>丙>丁D.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过氧化氢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氯酸钾制取氧气二、实验题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上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要等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天平平衡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4)上图为电解水装置,判断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图中A点表示_______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4.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和二氧化锰及以下仪器,请用所给药品和仪器完成下列问题:(1)图2中编号⑤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2)图1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他用品设计的制备气体的装置,请回答:①铜丝网内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②图1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便于______________;利用图2中的仪器也可以组装具有相同优点的制备装置,你选用的仪器是①⑩和_________(填编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注水至没过漏斗的下端口,继续加入适量水后,静置一段时间,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补充集气瓶和玻璃片,并用上述药品及图2中的④和__________(填编号)来制取一种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图2中的②⑦⑧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装置收集和验满O2,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填“a”或“b”)导管口来验满;(5)某同学用图4装置测定CO2的体积:①请把图4装置补画完整________________;②若图4中没有装满水,对气体的测定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三、填空题15.化学方程式清楚地表示了化学反应“质”和“量”的关系,请根据要求完成:(1)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除去二氧化碳,还要求提供充足的氧气。
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在通电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如图是工业上用甲烷(CH4)制备氢气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在右边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__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6.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1)图中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2)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写化学式);(3)11 号元素和17 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4)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_;(5)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
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4He 两种原子的电子数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四、推断题17.同学们用化学牌设计了反应“连连看”游戏,如图所示:游戏规则如下:①3个同学每人手中有3张牌,每张牌代表一种物质,其中标出“化学”字样的牌代表某种物质,已知该物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②按A→B→C顺序,以物质的连续反应作为一个出牌周期;③如果后者的牌没有能与前者出的牌反应,则前者获胜,游戏结束;如果后者出的牌能和前者出的牌反应,则轮到下一个人出牌。
依此类推;④前一轮出过的牌,后面不能再出。
回答以下问题:(1)A同学的第二张牌中的“化学”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2)第一轮A同学首先出了二氧化碳,B同学可以出_____,其后C同学所出物质为____,该轮A同学与B同学所出物质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轮A同学先出了一氧化碳,如果本轮是由C同学获得了胜利,C同学所出物质与B同学所出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4)第三轮A同学出了“化学”,本轮最终获胜的是_______同学。
五、科学探究题18.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你若善于观察,就会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发现问题)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
于是小强又将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请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方程式________;小强做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
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能溶于水,写出CO2与CaCO3和H2O反应生成Ca(HCO3)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提出了如下猜想:(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查阅资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H2O和CO2(设计方案)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来加热Ca(HCO3)2,加热时试管口要略_________倾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一瓶Ca(HCO3)2粉末,取少量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
据此,小强得出结论:Ca(HCO3)2受热能够分解。
(反思评价)(1)小波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波的理由是_______。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热过程中有CO2产生。
(3)小红发现CO2与CaCO3和H2O反应生成Ca(HCO3)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与Ca(HCO3)2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在形式上近乎相反,于是联想到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也有类似情况,进行了如下课后小实验:①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②将第①步实验得到的溶液置于酒精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则下列选项中与小红进行的①②两步实验中石蕊溶液颜色变化情况相符是____(填字母)A 紫色→红色→无色B 红色→紫色→无色C 红色→紫色→红色D 紫色→红色→紫色写出小红第①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第②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六、计算题19.某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
某学校的同学们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选取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