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调查问卷同学:你好!感谢你抽空完成这份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请你填写:性别:年级:年龄:年月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生源地:城市农村专业:文理其他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第一部分:本部分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特点及行为表现,请您仔细阅读下来题目,并对它们在反映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性程度方面作出评价。
例如:“人生有明确的目标”这一条,,如果你认为它在评价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时“尤为重要”,就选择“8”并在上面划“√”。
其他项目依此类推,这种评价没有对错之分。
不不重一比很非尤极重太要般较重常为其要重重重要重重重要要要要要要1、人生有明确的目标 1 2 3 4 5 6 7 8 92、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1 2 3 4 5 6 7 8 93、评价事物有自己的标准 1 2 3 4 5 6 7 8 94、能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失败 1 2 3 4 5 6 7 8 95、凡事自己拿注意 1 2 3 4 5 6 7 8 96、尊重自我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1 2 3 4 5 6 7 8 97、主动与人交流沟通 1 2 3 4 5 6 7 8 98、运用知识、技能胜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1 2 3 4 5 6 7 8 99、能即时体察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1 2 3 4 5 6 7 8 910、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和行为 1 2 3 4 5 6 7 8 911、总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1 2 3 4 5 6 7 8 912、对新事物新经验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13、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1 2 3 4 5 6 7 8 914、按照自己的选择与意图去谋求成功 1 2 3 4 5 6 7 8 915、接受目前所处的境遇 1 2 3 4 5 6 7 8 916、积极去改变不良环境 1 2 3 4 5 6 7 8 917、偶然失误时能鼓励自己 1 2 3 4 5 6 7 8 918、争取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1 2 3 4 5 6 7 8 919、敢于接受挑战性的工作 1 2 3 4 5 6 7 8 920、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1 2 3 4 5 6 7 8 921、对大多数的社会规范能够认同 1 2 3 4 5 6 7 8 922、善于化解矛盾 1 2 3 4 5 6 7 8 923、乐于接受新的经验和新事物 1 2 3 4 5 6 7 8 924、遇到困难能寻求帮助 1 2 3 4 5 6 7 8 925、生活中发生重大变故时仍能应付自如 1 2 3 4 5 6 7 8 926、对他人表现出无条件的关爱与同情 1 2 3 4 5 6 7 8 927、广泛结交朋友 1 2 3 4 5 6 7 8 928、善于接受合理的建议 1 2 3 4 5 6 7 8 929、有探求未知的欲望 1 2 3 4 5 6 7 8 930、对社会存在的现象能够理解 1 2 3 4 5 6 7 8 931、希望不断完善自我 1 2 3 4 5 6 7 8 932、能和不同性格的人和睦相处 1 2 3 4 5 6 7 8 933、对自己的所得能平静地看待 1 2 3 4 5 6 7 8 934、自己认定的目标不轻易改变 1 2 3 4 5 6 7 8 935、做事有一定的自制力 1 2 3 4 5 6 7 8 936、喜欢尝试各种冒险 1 2 3 4 5 6 7 8 937、做每一件事都想获得成功 1 2 3 4 5 6 7 8 938、能够忍受挫折和不幸 1 2 3 4 5 6 7 8 939、具有豁达的胸怀 1 2 3 4 5 6 7 8 940、不墨守陈规 1 2 3 4 5 6 7 8 941、对所承担的事情负责到底 1 2 3 4 5 6 7 8 942、尊重每个人 1 2 3 4 5 6 7 8 943、真诚地赞美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1 2 3 4 5 6 7 8 944、能在生活中时时寻求美好与快乐 1 2 3 4 5 6 7 8 945、工作中与人合作 1 2 3 4 5 6 7 8 946、能察觉到别人情绪和行为的细微变化 1 2 3 4 5 6 7 8 947、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 1 2 3 4 5 6 7 8 948、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1 2 3 4 5 6 7 8 949、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1 2 3 4 5 6 7 8 950、遵守社会规范 1 2 3 4 5 6 7 8 951、不盲从、不迷信权威 1 2 3 4 5 6 7 8 952、认为自己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 1 2 3 4 5 6 7 8 953、做事有计划 1 2 3 4 5 6 7 8 95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 1 2 3 4 5 6 7 8 955、注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1 2 3 4 5 6 7 8 956、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既定任务 1 2 3 4 5 6 7 8 957、能敏锐地察觉到周围发生的各种事情 1 2 3 4 5 6 7 8 958、能友好地对待他人的失误 1 2 3 4 5 6 7 8 959、把握环境 1 2 3 4 5 6 7 8 960、可以原谅别人对自己的冒犯 1 2 3 4 5 6 7 8 961、清楚地了解所处的环境 1 2 3 4 5 6 7 8 9第二部分: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
下面的测验题目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你可以从题目后的答案中,选出最适合你的那个答案,请在答案的字母上打“√”。
1、假如你的朋友突然带来一个你最不喜欢的人到你的家里,你会:A、表示惊奇;B、将你的感觉完全隐藏;C、暂时忍耐。
2、对自己的某次失败,你A、只要别人有兴趣随时都会告诉他;B、只在谈话中顺便说出来;C、决不说,怕被别人抓住弱点,对自己不利。
3、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A、毫不忧郁的向有关专家、老师征求意见;B、经常向熟人请教;C、很少麻烦别人。
4、你骑自行车到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去参加社交活动,中途找不到路标时,你A、赶快查自带的地图;B、大声埋怨,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C、耐心等待过路车或等人走过时,问个清楚。
5、当你选择衣服时,你A、总是固定在一种款式上;B、跟随新潮流,希望适合自己;C、在选定之前,先听取陪同的朋友或售货员的意见。
6、当你知道将要有不愉快的事情时,你会A、自己进入紧张的状态;B、相信事实并不会比预料的厉害;C、感觉完全有办法应付。
7、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你A、总觉得很烦,不能静下来;B、仍然能够集中精神学习,但效率降低了;C、不受影响,照常学习。
8、和别人内争吵起来时,你A、能够有力的反驳对方;B常常语无伦次,事后才想起要如何反驳对方,可是已经晚了;C、能够反驳,但是没有多大的力量。
9、每次参加正式的考试或竞争,你A、常常比平时的成绩更好些;B、常常不如平时的成绩;C、和平时的成绩差别不大,基本上是差不多。
10、必须在大庭广众面前说话时,你A、因怯场,便不知所措或说话结巴;B、感觉虽然难,但还是想方设法完成;C、侃侃而谈11、对团体或社会性的集会,你A、总是想领导讨论;B、只有在知道讨论题目时才参加;C、讨厌在集会上说话,所以不参加。
12、受到别人的批评,你A、想找机会来批评他;B、想查明受批评的原因;C、想直接了解一下批评的理由。
13、当情况紧迫时,你A、仍然能够注意到该注意的细节;B、就粗心大意,丢三落四;C、就慌慌张张。
14、参加各种比赛时,赛场越激烈,群众越加油,A、你的成绩就越好;B、你的成绩越上不去;C、你的成绩不会受到影响。
15、碰到阻力和困难时,你A、经常改变既定的主意;B、不改变既定的主意;C、越有干劲。
16、你符合下面哪一种情况:A、不安于现状,总想改变点什么;B、凡事只求讲"规范",不做破格的事情;C、礼貌要讲,但事情也要做。
17、你赞成下面哪一种说法:A、只要是正确的,就坚持敢于孤立;B、在矛盾方面让一让,就过去了;C、尽量平和,把批评和斗争降到不得已的程度。
18、假如自己被登报了,你A、有点自豪,但是并不以为然B、很高兴,想让朋友也看看;C、完全不感兴趣。
19、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你A、想方设法,并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考虑计划;B、不特意去做,但是有机会就利用;C、根本不想在别人面前做这种事情。
20、你同意下面哪一种观点:A、为了深入了解自己的国家,学习外国的东西是件好事;B、外国的事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C、学习外国的东西比学习本国的东西更感兴趣。
调查完毕,再次感谢!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