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漏不绝
必要时中西医结合。
气虚
❖ 妇科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 尽、色淡红、质稀,无臭味+气虚证
❖ 治法:补气养血摄血止血 ❖ 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加 :阿胶、艾叶、续断、鹿角霜
血热
❖ 妇科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深红,
质粘稠,其气秽臭+阴虚血热证
❖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 方药:保阴煎《景岳全书》
瘤。
历史沿革
❖ 首见于《金贵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 《诸病源候论》列“产后血露不尽候” ❖ 《妇人大全良方》立“恶露不绝”之病,认为
病机为气血不调。 ❖ 《景岳全书·妇人规》较仔细的论述,认为“气
虚不能收摄、血热而血不藏”,并列方药治之。 ❖ 《傅青主女科》创“生化汤”。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冲任不固 气血运行失常
预防
❖ 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合理缝合,避免两 侧撕裂。
❖ 产后检查胎盘、胎膜有无残缺 ❖ 产后预防感染。 ❖ 加强产后护理
病案讨论
某女,30岁, 初诊日期:2004年5月5日 主 诉:产后35天,阴道持续下血不止。 现病史:患者于3月30日顺产一女婴,哺乳,产后阴道出血
不止,量多,色淡,如血水样,小腹隐痛,下坠,气短懒言,四肢 无力,舌淡,苔白,脉细。
白(黄)色恶露:粘稠,含大量白细胞, 坏死的蜕膜组织,约7天。
定义
❖ 产后恶露(血性)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断者, 称为“恶露不绝”。又称“恶露不尽”。
相当于西医学的子宫复旧不良、晚期产后出血。
西医病因
❖ 胎盘、胎膜残留 ❖ 蜕膜残留 ❖ 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 ❖ 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 其它: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粘膜下肌
检查:
❖ 产科检查:子宫复旧不良,或伴压痛。 ❖ 实验室:血检查呈贫血或炎症,尿HCG定量。 ❖ 辅检:B超示子宫较正常产褥期同期之子宫大或宫
内有残留物;病检有助找病因。
鉴别
产后绒毛膜癌 产后粘膜下子宫肌瘤
辨证论治
❖ 辨证要点:根据恶露的量、色、质、气味辨寒 热虚实。
❖ 治疗大法: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 ❖ 注意: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
素体虚弱 产后失血
过早操劳
气虚
损伤脾气 中气下陷
冲任失固 血失统摄
恶露不绝
素体阴虚 过食辛燥 肝郁化热
血热
损伤冲任 经脉
热伤冲任 迫血妄行
恶露不绝
外感风寒 情志不畅
胞衣残留
血瘀
寒凝血滞 气滞血瘀
胞脉阻滞 瘀血内停
冲任不固
恶露不绝
诊断
病史:素体虚弱、多胎、滞产及流产史。
症状:产后血性恶露逾三周仍淋漓不止,常伴小腹或坠 或胀或痛。
产后恶露不绝
明确几个概念
产褥期 子宫复旧 恶露
子宫复旧
在胎盘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 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主要表现为宫体肌纤维缩复与宫内膜的 再生。
恶露
分娩后从子宫排出的余血浊液,称为“恶 露”
血性恶露:色鲜红,量较多,主要为血液, 持续约3~7天。
浆液恶露:色淡红,少量血液,较多坏死 蜕膜组织及宫颈阴道分泌物,约7天。
黄芩、黄柏、生地、熟地、白芍、淮山、续断、甘草
感染加五味消毒饮;肝郁化热者用丹栀逍遥
血瘀
妇科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淋漓量少,色紫黯,挟
有血块,块下痛减,小腹疼痛拒按。
治法:祛瘀生新,理血归经。 方药:生化汤
❖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 加:1、益母草、茜根、鱼古、田七
2、有热加黄芩、黄柏、黑栀子
孕产史:孕2 产2 人流0 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史无特殊。 妇 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见血污,宫颈光滑,宫体前正常稍 大,双附件正常。 B超示子宫较正常产褥期同期之子宫大、宫内无残留物。 实验室:血检查呈贫血、尿HCG定量≤312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