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小词汇攻破大难题
不同阶段的考研英语复习策略不相同。
现在正值复习的强化期,也是拔高的主要阶段,一般来说,如果你前期的复习不理想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强化期的复习,把优势追回来。
凯程考研老师表示,考研英语的核心理念就是洞察大家的英语思维能力,为此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要找准学习的着力点,要形成自己的英语思路,培养起自己的英语语感,这样英语成绩才能节节高升。
小词汇攻破考研英语大难题
经历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和大学三年的考研准备,大部分考生已经能够认识或者识别考研词汇大纲中的绝大多数英语单词。
在此凯程考研建议考生还要做到温故知新,如果一味向前,而不知道回头巩固,那么不仅对于英语,对于你所有科目的学习,都不会有好处。
尤其到了复习后期,对于已经背会的单词如果没有及时巩固,就会模糊不清甚至忘记了。
背新单词,或者要记忆完全忘记了的单词,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记忆那些看似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的单词。
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考生完全可以拣西瓜丢芝麻,放弃那些生僻的,忘记了的或者没背过的单词,腾出时间背真题中的单词、常用的、模糊的单词。
新题型琳琅满目
新题型本身琳琅满目,各个分支题型的不同,要想准确迅速地解答阅读新题型,必须对英文文章的写作思路了然于心,了解并学习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知识,同时需要找到一套简洁的方法。
比如:先看素材,找敏感词,写下关键汉语意思。
看文章,尤其注重首尾句。
同时看敏感词是否复现。
先定下最有把握的,然后逐步推进。
新题型的难度应该不算非常大,而且分值也比较客观,所以大家在复习时还是要注意把握。
其实近几年,新题型的模式也有规律可循,大家可以通过做真题来锻炼一下,寻找一下题目之间的相通点。
翻译题须观其“形”闻其“声”
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是长难句的理解与翻译,这些句子一般为多个从句,因此分析长难句或者翻译长难句,首要解决的应该是弄清楚从句以及从句之间的关系。
即观其“形”。
这里的“形”指的是从比较中总结这类句子的特点。
长难句其实并不难,它仅仅是将多个从句或者较复杂的从句呈现在了考生面前,只要了解考查点,熟悉从句几种形式,再复杂的长句也称不上难句了。
其次,闻其“声”。
长难句当然没有声音,但是它的方法确是可以通过传授,让困惑中的你尽快的明了其中的“奥秘”。
建议2015年考生,可以向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或者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师哥师姐取经。
如果你已经毕业,或者即使是在校却很少能见到自己的老师,那么选择一个权威的考研英语辅导班,去听一听课,课后再向那些专家请教一下,一定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解其“疑”。
除了上面的建议可以帮助考生答疑解惑以外,攻克长难举最关键的办法还在于真正了解考研英语中长难句的考点,真正的学会分析长难句。
度比较大大,对于阅读了解的六种主要问题类型中,考察细节的问题很多,占到了40%以上。
考察细节的问题就要主抓信息的速度,对内容的理解上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所以,阅读解题的时间就应该充分,但时间最多不应超过70分钟。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
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
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
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
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
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
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
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
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
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
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
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
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
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