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文明生活散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保护环境文明生活散文: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为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生态平衡,除经济和法律手段外,还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
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形成人们坚定的内心信念,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生态环境道德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不仅反映了新阶段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和规律,也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生态环境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对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的具体行为要求是: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
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
青少年要率先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
青少年既是生态环境道德的重点教育对象,更是生态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推动者。
广大青少年要率先行动、开风气之先,充分发挥生
力军作用。
与和谐与共的人与自然关系理想状态和境界相适应,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首先做到:
珍爱生灵。
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不随意损害它们,保持生态系统平衡。
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都是珍爱生灵。
节约资源。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资源有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却不断增长。
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生活简朴等等,都是节约资源。
植绿护绿。
没有森林和植被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
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都是青少年应尽的义务。
抵制污染。
不当的生产生活行为,会带来很大污染。
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制止污染等都是抵制污染。
要把保护母亲河行动等活动作为青少年传播生态环境道德的舞台。
发挥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公益特性,动员青少年宣传生态环境道德,用小手牵动社会这个大手。
树立践行生态环境道德的模范,鼓励青少年监督、抵制违背生态环境道德的行为。
保护环境文明生活散文:美丽环境健康人类文明发展有了美丽的环境才有健康的人类,有了人类才有文明的社会,环境--人类--
文明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人不能离开水、空气、阳光、树木等等,这些资源一旦缺少,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树木能为人类挡风沙,绿化环境,制造二氧化碳,而近年来人类乱砍滥伐,使有些长距离传输型的大型沙尘暴影响了中国的中东部地区,还北移到了东北部的沈阳地区。
每年的三至五月份,随着东亚的风向东南方向移动,给中国乃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造成沙尘暴、扬沙、风尘等恶劣气候。
如果没有了树木,唯一能让人类生存的地球将会永远告别绿色,将永远披上枯燥的黄色外衣。
在2004年巨大沙尘暴的产生让人类认识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使人类把自然环境保护放在了第一位。
那么,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大风、不稳定气流和丰富的沙尘源是形成沙尘暴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树可以抵挡大风,固定沙尘源,所以人类不能缺少树木。
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0--60吨;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一亩树林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千公斤;一亩松柏一昼夜能分泌出2公斤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百喉、痢疾等疾病的病苗。
这样就能净化空气,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环境。
在意识到树木不可缺少这一点以后,人类开始种植树木: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
中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
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
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
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
据中国气象部门记录,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发生过5次强沙尘暴,进入90年代,则发生了23次。
沙尘天气给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环境污染使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类文明,无论在那一个发展阶段还是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始终受制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
当我们从这个意义上重新打量人类文明的功过时,我们便没有足够的信心来赞美今天的人类文明了,至少我们不能盲目地加以赞美。
因为,直到目前,我们对自然界地认识还十分有限。
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的一切危害自然行为最终都将受自然的惩罚。
因而,我们就不得不对当今的人类文明进行全面的检讨,也不得不对未来的人类文明深怀忧虑。
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人类至今都不肯放弃局部的利益,使自己的欲望日益膨胀。
而人类欲望越强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人类文明是地球生物圈里光照四方的伟大奇迹,它能否永久的延续下去,并不断达到新的文明高度,以致照耀久远未来的地球子民,它的命运就掌握在人类自己的手里。
人类!醒悟吧!请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请真正做到“美丽环境----健康人类----文明发展”。
保护环境文明生活散文:环保,一直在我们身边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有些则有可能致人于死地: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
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
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
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
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
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
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依靠社区的组织教育来引导,要工学兵商各行各业齐抓共管,才能解决。
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是有权力保护地球,也有权力享有地球上的一切,海洋、高山、森林这些都是自然,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去爱护的。
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
坏了自然环境。
环保,一直在我们身边?看过保护环境文明生活散文的人还看了:
1.环保演讲稿:保护环境,赎回文明
2.绿色环保散文
3.关于保护环境的散文3篇
4.保护环境的散文诗3篇
5.关于保护大自然的散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