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
亲鳝来源途径主要应采取人工专门培育的 种苗,选择深黄大斑鳝等优良品种。要求体 质健康、无病无伤、体形肥大、色泽鲜亮、 体色呈深黄色。一般雌鳝要求体长30厘米 以上,个体重100克左右。
雌、雄亲鳝的鉴别
在繁殖季节,雌鳝腹部膨胀透明,性成熟的 个体,腹部呈淡橘红色,并有一条紫红色 横条纹。雄鳝头部较大,隆起明显;体背 可见许多豹皮状色素斑点;腹部无明显膨 胀,腹面有血状斑纹分布。
在苗种培育中,每天需检查,以防鳝鱼 逃逸,水多应排,水少应灌,水深保持10 厘米左右,水温保持22—28℃;同时每天 要及时捞除池内污物,以保持水质清新、 含氧量高。春秋季每6—7天换水1次;夏季 每3—4天换水1次;如遇天气由晴转阴或由 阴转晴、闷热时,发现鳝苗出穴将头伸出 水面,应及时加注新水增氧。在精心饲养 的条件下,鳝苗当年体长可达15—25厘米, 体重5—10克,部分可达10—15克。
三、放养鳝种 1.苗种来源:取自本地电捕鳝笼张捕的鳝种,药 捕、、钩钓的鳝种不能选用。 2.苗种选择:选择体色黄、体质健壮的鳝种,剔除 体色盲灰、有病有伤和规格过大的鳝种。 3.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规格10~15厘米 的鳝种1.5~2公斤,同一问箱中的鳝种规格要尽量整齐, 放养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前,鳝种用20克/立 方米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浴10分钟左右。 四、黄鳝的驯食 黄鳝的视觉较差,但嗅觉特别发达, 黄鳝的取食主要靠嗅觉,且对某种饵料的味道有特殊的 记忆功能,如果一开始投喂蚯蚓、蝇蛆等饵料,投喂一 段时间后改喂其它饵料,黄鳝会拒食,因此,必须做好 黄鳝的驯食工作。
黄 鳝 养 殖
目
录
一:养殖现状与前景 二:认识黄鳝 三 :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 四:黄鳝的苗种培育技术 五:黄鳝的养成模式与技术
养殖现状与前景
(一)现状的主要特点 1、科研落后于生产的局 面有所改善。 2、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呈现良好势头。 3、我国黄鳝在国际市场 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4、加工产业已开始受到 相关方面的重视。 5、对黄鳝产业的投资已 出现多元化趋势。 6、现代通信网络开始进 入黄鳝产业。
3.饲养管理 鳝苗头2天,用蚯蚓碎片喂食。3天后,可投喂整条 蚯蚓。投喂地点固定,最好在池子遮荫的一侧。投喂量 占鳝苗总体重的10%一15%,日喂4—5次。经65天左 右后,鳝苗体长约3厘米,此时应按不同大小鳝苗进行 分养。方法是在鳝鱼集中摄食时,用密眼捞海将身体健 壮、摄食能力强的鳝鱼捞出放人新培养池内,密度为 150—200尾/平方米。此时可投喂蚯蚓、蝇蛆、少量麦 麸、米饭、瓜果等,日用量为鳝苗体重的8%一10%, 每日2—3次。当鳝苗体长5—5.5厘米时,进行第2次分 养。 将规格接近的鳝苗放养在同一池中,密度为100— 120尾/平方米,饲料为蚯蚓、蝇蛆和其他动物饲料, 日用量为鳝鱼体重的8%一10%。
黄鳝的苗种培育
1.清池 在放苗前10—15天清理苗池,疏通进排水 孔,并用生石灰消毒,每平方米用量为100— 150克。放苗前3—5天注入新水备用。 2.放养 刚孵化出的仔苗不能摄食,主要靠吸收卵 黄囊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卵黄囊消失后即自由 取食,此时应用煮熟的鸭蛋黄纱布包好,浸在 水中轻轻搓揉,鳝鱼可取食流出的蛋黄液。在 容器内培养2—3天后,移人育苗池。育苗池的 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0—450尾。
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时,可放于孵化缸中 孵化,容积为0.25米3的孵化缸可放受精卵 20万~25万粒。在水温25~29℃的条件下, 受精卵经6天左右孵化即可出膜。刚孵出的 仔鳝,体长10~20毫米,侧卧于水底。出 膜后5~7天,体长长到25~30毫米时,卵 黄囊基本消失,色素布满头部,胸鳍、腹 鳍退化消失,仔鱼开始正常游动和摄食, 即可转入幼鳝池进行人工培育。
黄鳝下池2~3天后,即可开始驯食,开食饵料宜 选择蚯蚓、蝇蛆,可用小杂鱼、螺蚌肉开食,驯食 第1天,每50公斤黄鳝投喂0.5公斤,以后逐日增加, 到第7天增至黄鳝总重量的2%,1~2天后,待黄鳝 摄食情况稳定,以后逐日增加其它饵料的投喂量 五、驱虫 驱虫一般在黄鳝驯化成功后进行,野生的黄鳝 大都寄生有蚂蟥、毛细线虫、棘头虫等寄生虫,体 表有寄生虫的,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 洒,浓度为0.7克/立方米;体内有寄生虫的,可用 阿苯达挫粉按每50千克黄鳝拌喂1~3克,连续3~6 天。
亲鳝的培育
亲鳝在催产前需精心培育,使性腺达到成 熟。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雄鳝2~3条/米 2,雌鳝7~8条/米2。饲料以投喂优质活饵 料蚯蚓或蝇蛆为宜,水深保持20~30厘米, 经常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质,在池中放 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凤眼莲等,起遮 荫和保护作用。
亲鳝的催产
催产剂选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即LRH-A,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以使用LRH-A为主,其用量依据黄鳝个体大 小而有增减,如表(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苗生产的规模化仍 然落后。 2、天然黄鳝资源亟待保 护。 3、黄鳝的疾病成为制约 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4、配合饲料研制相当滞 后。 5、集约化养殖程度有待 提高。
黄鳝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 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 年需求量近300万吨,日本、韩国每年需进口 20万吨, 港澳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同时,由于鳝鱼 体内富 含DHA、EPA 和其它药用成分,因而在深加工和保健品 开发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供应黄鳝市场的主要 货源来自野生捕捞和一定数量的野生鳝反季节囤养。野 生鳝的资源国内除四川、湖南、湖北还有一定数量分布 外,其他地区已被大量破坏了,预计4-5年后将逐步消 亡。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黄鳝的市场供应日趋紧 张,价格稳步提高。目前,日本市场黄鳝的价格比鳗鱼 还高。在冬季,沪、宁、杭一带日供需缺口达100吨以 上,规格在100克以上的黄鳝批发价为每公斤60~70元, 50克以上的40~50元,50克以下的20~30元。诸多因 素表明,人工养殖黄鳝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黄鳝的养成模式与技术
黄鳝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黄鳝具有投资少、规模可大可小、放养密度大、生 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管理简单等有利因素,同时又不影响养 鱼产量,还能充分利用水体,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一、水域选择 水质好无污染,水位落差不大,不受洪涝和干旱影响,水 体中无损害网箱的鱼类或水生动物,水深1.5~2.5米,静水或 微流水,光照充足,无冷浸水。符合以上条件的水体都可设置 网箱养殖黄鳝。 二、网箱设置 网箱可用聚乙烯网片制成,规格为3米×2米×1.2米,上 沿高于池埂0.5米,接头部分绞合紧密,防逃跑,四角用毛竹固 定。加水后在网箱中移植水花生,供黄鳝遮荫、栖息,放养前 7天用二氧化氯彻底消毒,浓度为1克/立方米。
认 识 黄 鳝
黄鳝(学名: Monopterus ),俗称鳝鱼、田鳝 或田鳗,亦名长鱼、血鱼、罗鱼、无鳞公子等, 为辐鳍鱼纲合鳃目合鳃鱼科的淡水底栖肉食性 鱼类,可养殖供食用,具有经济价值。 黄鳝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 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 以显得喉部肿大。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 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 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 或石缝中,夜出觅食。黄鳝生殖季节约在6~8 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
水泥池养殖
放养鳝种及鳝鱼的选择和投放
应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活动力强,大小 一致的黄鳝. 一般要求每尾重量20克为宜,若 投放每尾30-50克的大规格鳝鱼,则成活率高, 增重快,产量高.苗种有来源于笼捕的野生幼 鳝,也可从市场收购,但受伤破皮, 断尾的 鳝要除去,还可以是人工繁殖的苗种。放养早 春为好. 一周内放齐。放养量一般每平主米1.53千克,条件好的可放到5-6千克。总之, 放 养规格大,密度就小,反之,则相应增大,且 放养前应注意鱼体消毒,水温差不宜过大。
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 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 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 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 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 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厘米,2冬龄的雌鱼才 达成熟期,体长至少为34厘米。
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
亲鳝来源和选择
亲鳝鉴别 体重(克) 20~50 25~150 150~250 一次性注射用量(微 克) 5~10 10~15 15~30 15~20 20~30
雌鳝
雄鳝
120~300 300~500
(1) 催产剂液注射方法:每尾亲鳝注射的催产 剂液量为1毫升,操作时,由一人将选好的亲 鳝用干毛巾包住鳝体,使腹部朝上,另一个进 行腹部注射,进针方向大致与亲鳝前腹成45° 锐角,针尖刺进深度不超过0.5厘米。由于雌 雄亲鳝的效应不同,雌鳝产生药效比雄鳝慢。 因此在实际操作时,雄鳝的注射时间须比雌鳝 推迟24小时左右。注射好的雌雄亲鳝放入网箱 中暂养,水深保持30~40厘米,注意经常冲 注新水,暂养40~50小时后,即可观察亲鳝 的成熟及发情情况。
(2) 人工授精:将开始排卵的雌鳝取出,一手垫干毛 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部分亲鳝 即可顺利挤出卵,但多数亲鳝会出现泄殖腔堵塞现 象,此时可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处向里剪开0.5~1厘 米,然后再将卵挤出,连续3~5次,挤空为止。放 卵容器可用玻璃缸或瓷盆,将卵挤入容器后,立即 把雄鳝杀死,取出精巢,取一小部分放在400倍以 上的显微镜下观察,如精子活动正常,即可用剪刀 把精巢剪碎,放入挤出的卵中,充分搅拌(人工授 精时的雌雄配比,视卵量而定,一般为3~5:1), 然后加入任氏溶液200毫升,放置5分钟,再加清水 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放入孵化器中静水孵化。
Hale Waihona Puke 六、日常管理 1.水质:黄鳝偏嗜弱酸性水,pH值要求在6.5~7.5之间,池 水消毒不宜经常使用生石灰,过高的碱性能使黄鳝脱粘,降低 机体免疫能力,消毒可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0.2克/立方米。 网箱中的水位保持在0.5米左右,高温季节,每隔7~10天换一 次水,换水量为池水的1/3左右。 2.投饵:前期投饵量为黄鳝体重的2%,随着水温升高逐渐 增加,当水温升至黄鳝生长最适水温时,投饵量增加到黄鳝体 重的6%~8%。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每天傍晚,饵料要求新鲜, 绝对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及时清除残饵,防止败坏水质。 3.坚持巡塘:注意观察黄鳝的摄食和活动情况,做好池塘 日记。定期检查网箱,做好疾病预防、防逃、防偷、防鼠害工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