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要求
1)完成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设计、仿真;
2)设计要求:
输入AC3*110V,50Hz,输出电流连续,阻感负载,要求输出直流电压60V~200V,计算其主开关器件所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器件的额定电流,并建立合适的仿真模型,对主电路进行仿真。

然后根据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驱动控制要求,设计其控制电路,产生符合电路驱动所要求的触发波形。

二.题目分析
三相全控整流电路的整流负载容量较大,输出直流电压脉动较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整流电路。

它是由半波整流电路发展而来的。

由一组共阴极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共阴极组晶闸管依次编号T1.T3.T5)和一组共阳极接法的晶闸管(依次编号T4.T6.T2)串联而成。

六个晶闸管分别由按一定规律的脉冲触发导通,来实现对三相交流电的整流,当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时,相应的输出电压平均值也会改变,从而得到不同的输出。

根据要求的输入电压值与输出的电压范围,计算出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值。

然后根据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驱动控制要求,设计其控制电路,产生符合电路驱动所要求的触发波形。

再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得到仿真图形。

1.主电路图原理图
图一主电路原理图
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特点及其要求:
一般变压器一次侧接成三角型,二次侧接成星型,晶闸管分共阴极和共阳极。

一般1、3、5为共阴极,2、4、6为共阳极。

①两管同时导通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一个,且不能为同一相器件。

②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a.按VT1-VT2-VT3-VT4-VT5-VT6的顺序,相位依次差60︒。

b.共阴极组VT1、VT3、VT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VT4、VT6、VT2也依次差120︒。

c.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VT1与VT4,VT3与VT6,VT5与VT2,脉冲相差180︒。

U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为6脉波整流电路。


d
④需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宽脉冲触发一种是双脉冲触发(常用)。

⑤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相同。

三.主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及计算:
1. 主电路仿真图
用的是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
图二主电路仿真图
2. 根据设计要求具体参数的确定
设计要求:输入AC3*110V ,50Hz ,输出电流连续,阻感负载,电阻为30欧,要求输出直流电压60V~200V 。

整流输出电压d U 的波形在一周期内脉动六次,且每次脉动的波形相同,因此在计算其平均值时,只需对一个脉冲进行即可。

此外,以线电压的过零点 为时间坐标的零点,于是可得到当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及带阻感负载时)的平均值为
α
ωωπ
απ
α
π
cos 34.2)(sin 63
1
2323
2d U t td U U ==
⎰++
所以,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即:
22=236 2.45110269.5F U U U U V =⨯==⨯=M RM
晶闸管电流有效值即为变压器二次电流:
根据计算结果,所以选取 c233m 型号晶闸管。

因为wL R >>
,再根据仿真中的最佳效果,所以选取电感值为180mH 。

四.主电路仿真分析
1. 仿真电路
图三 仿真主电路图
22
0.8163
VT
d d
I I I I ===d
d U I R
=
2. 阻感负载,a=0时工作情况
图四 a=0时晶闸管U VT 波形 图五 a=0时负载电压U d 波形
定量分析
α
ωωπ
απ
α
π
cos 34.2)(sin 63
1
2323
2d U t td U U ==
⎰++
所以,2
=2.34cos 2.34110257.4d U U a V
=⨯=
因为d U >200V ,所以必须串入电阻分压,分压电阻必须满足任意a 角时的要求
1
257.4200R
V V
R R ⨯=+
所以 1R =8.61Ω
则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
d 1257.4
6.6738.61
d U I A R R =
==+
3. 阻感负载,a=30时工作情况
图六 a=30时晶闸管VT U 的波形
图七 a=30时负载电压d U 的波形
定量分析
α
ωωπ
απ
α
π
cos 34.2)(sin 63
1
2323
2d U t td U U ==
⎰++
所以, 23
=2.34cos 2.341102232
d U U a V =⨯⨯= 因为d U >200V ,所以必须串入电阻分压,分压电阻必须满足任意a 角的要求
2
223200R
V V
R R ⨯=+
得2R =3.45Ω 则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
d 2223
6.6733.45
d U I A R R =
==+
4. 阻感负载,当a=60时工作情况


a=6
0时



U
VT



图九a=60时负载电压U d的波形定量分析
α
ωωπ
απ
α
π
cos 34.2)(sin 63
1
2323
2d U t td U U ==
⎰++
所以 ,21
=2.34cos 2.34110128.72
d U U a V =⨯⨯=
60V<d U <200V 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
d 128.7 4.2930
d U I A R ===
5. 阻感负载,当a=90时工作情况
图十 a=90时晶闸管VT U 的波形
图十一 a=90时负载电压d U 的波形
定量分析
α
ωωπ
απ
α
π
cos 34.2)(sin 63
1
2323
2d U t td U U ==
⎰++
得,=0
d U
60d U V <,所以a 不能调到90。

由2=2.34cos 60d U U a V ≥ 得 ,为确保输出电压范围在60—200V 之间, 调节a 角不能超过76.5,并要串联个大于8.61Ω的电阻。

五.控制电路设计
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a 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起始相位来 控制输出电压大小。

为保证相控电路正常工作,很重要的是应保证按触发角a 的大小在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

晶闸管相控电路,习惯称为触发电路。

大、中功率的变流器广泛应用的是晶体管触发电路,其中以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应用最多。

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试方便。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集成化已逐渐普及,已逐步取代分立式电路。

此处就是采用集成触发产生触发脉冲。

KJ004组成分为同步、锯齿波形成、移相、脉冲形成、脉冲分选及脉冲放大几个环节。

3个KJ004集成块和1个KJ041集成块,可形成六路双脉冲,再由六个晶体管进行脉冲放大,即可得到完整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电路,如下图所示:
123456
图十二控制电路原理图
六.设计总结
为时五天的课程设计,不仅让我获得了新的知识,巩固了已有的知识,而且更让我明白了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后方知其不容易。

此次课程设计当老师布置题目后,我头脑中的第一闪念是很简单,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当我真的着手去做时,我却一路遇到种种麻烦,把人弄得焦头难额。

不过最后通过静心调整、咨询同学、求助老师,终于还是完成了此次的课程设计。

在此次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1.仿真时对a的调节,我先前采用的是对六个晶闸管延迟时间的调整,但不知怎的始终不能得到理想的波形,以为是晶闸管的问题,换了无数种晶闸管后问题却依旧存在。

但通过无数次的尝试我终于找到了一种调节a值的方法,就是对三相电源的延迟时间进行调节。

如三相电源的延迟时间设为3.333ms就相当于a 的值为30度;三相电源的延迟时间设为5ms就相当于a的值为0度。

2.仿真时对触发信号源的选择,先前选择的是电源触发信号,但在使用中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通过多次尝试以及翻阅资料最后选择了电流触发信号。

3.阻感负载,a=90度时产生的波形与理想波形始终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多次的尝试、调节,仍存在着一些差异。

参考文献:
[1] 王兆安编著.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2]黄智伟编著.基于NI Multisim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析.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