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树立学校形象,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为此,学校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编写适合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结合学校和本地区实际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体现行业发展且与行业技术标准相接轨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为做好该工作,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二条学校和各系部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提出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性意见,评审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组织校本教材的验收和评选,代表学校联系校本教材出版事宜等。

第三章立项申报审批程序
第三条立项要求
1.体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成果;体现专业优势、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

2.解决专业教学急需,填补教材空白。

3.教材类型可包括文字教材、实物教材和声像视听教材等。

4.基础理论课教材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

第四条立项条件
1.拟申报立项的教材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原则上应具有较完整的课程讲义。

2.教材参编人员应具备编写教材所必需的教学经验、业务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健康条件,年龄、知识结构合理,能处理好本职工作和教材编写的关系。

编写组成员中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体现校企合作共建。

3.项目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5年以上(含5年)高职教学经验;主讲其编写教材所相应的课程。

4.各级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教材优先立项。

第五条立项程序
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具体审批程序如下(见附图1):
1.教师(教材编写者)填写《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见附表1),报所在系部,系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申报者的资格、编写大纲、字数、提交时间等进行初审同意后,报学校教研室。

2.教研室组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复审,复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听取申报立项教师的陈述。

复审通过后,报校长办公会讨论。

3.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立项者即可实施教材编写工作。

4.校本教材的申报时间为每年末,与校内教科研课题、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立项内容一并申报。

第四章建设经费支持和管理办法
第六条校本教材主要指通用教材的替代或补充,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开发的各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材,区别于课程建设的内容(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指导书、单个或单项的实验指导书)。

第七条凡已有国家规划教材,且教材适合专业课程教学的课程,原则上应该使用国家规划教材。

第八条获得学校校本教材建设立项的,学校可预支1000元的建设费用,用于与教材建设有关的差旅费、调研费、资料费等。

第九条学校支付校本教材的稿酬标准为15元/千字。

第十条校本教材建设实行主编负责制
1.文责自负,编者应保证无知识产权争议。

2.所得稿酬由主编负责再次分配。

原则上留取15%的主审和主编统稿费,剩余部分按各位编写人员完成的工作数量
及质量,比例分配。

第十一条通过《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出版的校本教材,其著作权归学校所有。

第十二条对于获得各级奖励的优秀校本教材,学校将视具体情况给予配套奖励。

第五章校本教材的验收与评选
第十三条立项者完成校本教材编写后,填写《校本教材编写结项验收申请表》(见附表2),与校本教材编写稿一并交所在系部。

系部主任组织专家对校本教材编写稿进行初审,负责在内容、体例、文字、适用性、知识产权等方面把关,并在《校本教材编写结项验收申请表》“系部意见”栏内签署意见。

如出现通篇抄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编教材不适合教学需要等问题,教材编审人员及所在系部应承担相应责任,并且该立项者三年内不允许申请编写校本教材。

第十四条经过系部验收后的校本教材,在交付印刷前,需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项目作最后的验收。

立项者应准备PPT演示稿,并根据结项要求作15分钟现场陈述。

通过验收后的校本教材,由学校教研室统一付印。

未通过验收的校本教材,教研室应负责将不足之处和修改意见反馈给编者。

第十五条对已使用的校本教材,根据使用情况,各系部每年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对于评选出的优秀校本教材,推荐到学校,并由学校教研室定期组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
行复评,最终评选出的优秀校本教材,由教研室代表学校联系正式出版事宜。

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流程图
校本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所在单位:
申请日期:
附表2
校本教材编写结项验收申请表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所在单位:
申请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