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3.预制场选址 (1)4.施工进度安排 (1)5.项目部预制场规划方案 (1)5.1预制场整体规划 (1)5.2梁场平面布置规划 (1)5.3运梁便道 (2)5.4施工用水方案 (2)5.5施工排水方案 (2)5.6施工用电方案 (2)5.7养生措施 (3)5.8钢筋绑扎胎具 (4)6台座的制作 (4)6.1制梁台座 (4)6.2存梁台座 (5)6.3龙门吊轨道制作 (5)6.4在台座施工时我部将采取以下措施控制 (6)6.5反拱计算 (7)7预制箱梁的生产 (8)8钢筋加工计划 (8)9养生措施 (9)10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台座设置及其验算 (9)10.1台座设置 (9)10.2台座受力验算 (9)11箱梁存梁区枕梁设计及计算 (9)11.1箱梁存梁区枕梁设计 (9)11.2地基承载力计算 (10)11.3枕梁强度验算 (10)12龙门吊基础验算及试吊 (13)12.1龙门吊基础 (13)12.2龙门吊钢轨布设 (13)12.3试吊 (13)13文明施工措施 (15)13.1文明保证体系 (15)13.2现场场容管理措施 (15)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 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2编制原则按照“节约用地,安全施工,文明环保”的原则,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合理利用征地,各项施工工序安全顺利进行。
2.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共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55片,其中20m箱梁57片、30m箱梁98片。
桥梁为九龙互通跨线桥上部构造型式1×30m,塘坑中桥上部构造型式3×20m,苏坑河大桥上部构造型式11×30m,鹤薇中桥上部构造型式3×20m。
3.预制场选址将预制场布置在项目经理部,混凝土拌和站、钢筋加工厂、预制梁场及小型构件预制场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有利于项目整体管理,能够有效管控施工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水平有效提升,此位置在钢筋加工厂后面有利于半成品和材料的运输。
4.施工进度安排施工准备、梁场建设:2015年12月20日~2016年1月20日。
5.项目部预制场规划方案5.1预制场整体规划制梁场设置两个功能区:生产区、存放区。
5.2梁场平面布置规划预制场长度200米,宽度25米,总共面积约5000㎡。
制梁台座与存梁台座均置于龙门吊行走范围内,制梁台座与存梁台座基础土质较好,台座基底无需再做特殊处理。
在场地一端布置存梁区,一端布置制梁区。
根据预制场采用的生产工艺、梁的外型尺寸、业主要求的工期并综合考虑场区道路、作业空间等因素,满足生产能力1片/天,主要配置12个制梁台座(20m、30m共用台座12个),纵向布置3排,台座端部间距6m;横向每排布置4个,间距4m;每个台座长31m,宽0.92m。
2排存梁台座(存梁能力20片)。
5.3运梁便道预制场的运梁便道使用不小于15cm厚碎石垫层,不小于20cm厚的C25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5.4施工用水方案养生水主要和拌合站一起合用一个水井,地下埋设主水管先流到蓄水池,水循环利用,养生完在流进沉淀池,沉淀池三级沉淀以后再流进蓄水池。
蓄水池砌37墙,结构尺寸5m×3m×1.5m,沉淀池砌24墙,结构尺寸4m×3m×1.5m,内外面用水泥砂浆抹面砼铺底。
5.5施工排水方案排水沟布置:在平面布置上,纵向排水共布置3条排水沟,场地两侧的主排水沟做成50cm×50cm矩形,台座区域的排水沟中间一条做成30cm×30cm矩形,其余的做成20cm×20cm矩形,只与横向排水沟相连;横向排水沟做成30cm×30cm矩形,与主排水沟相通。
保证排水畅通,场内不积水。
整个场地表面排水做成2%的坡面从高处流向排水沟。
5.6施工用电方案梁场施工用电以地方电为主,自发电为辅。
结合梁场地理位置、用电量及电源情况,项目部制梁场与拌合站共用630kVA变压器,并备用200kW的发电机1台。
严格按照经总监办批复的《临时用电方案》进行施工。
预制梁场电缆采用架空式,根据梁场不同区域的用电量大小,按三相五线制要求布置各种型号的配电柜。
场区内箱梁预制实行24小时作业,因此夜间照明设施非常重要。
起重门吊和提梁机主梁下部均有独立的照明系统,满足夜间施工作业要求。
5.7养生措施自动淋喷养生系统包括存水池、压力泵、压力存水灌、主出水管(设置过滤设施)、支出水管、喷淋头。
场内水管预置在排水沟底部。
养护管道布置时考虑避免破坏,主管路埋置在纵向和横向排水沟底部;每排台座一端布置自动淋喷养生支管路,每个台座端部安装两个三通,做为淋喷管的接头。
淋喷管采用Φ8cm钢管,喷头间距0.8m,确保梁片的每个部位均能养生到位。
主要设施的布置如下示意图:主要机具设备如下表:5.8钢筋绑扎胎具根据工期需要,全场共设置20m、30m箱梁顶板钢筋胎具1个及底腹板钢筋绑扎胎具1个,占用一个制梁底座。
6台座的制作6.1制梁台座先对地面进行平整、夯实,素土压实至90%以上,以保证台座所需的承载力。
台座两端做成7m×2m×0.8m 的扩大基础,中间部分做成1.5m×0.3m的基础,采用C30钢筋砼,台身浇筑C30钢筋砼0.95m×0.3m,钢筋采用10cm×10cmΦ12钢筋网片,台座顶面采用0.95 m宽5mm厚的不锈钢板平铺,并且与台座预埋结构筋连接成整体。
保证钢板接缝严密、光滑平顺。
台座施工预留模板对拉螺栓孔间距70~75cm。
箱梁采用兜托梁底法起吊。
在梁底台座预留穿索孔洞,根据设计图纸吊点位置距梁端1.1m-1.27m。
为了保证桥梁平顺,根据设计图纸在30m箱梁台座跨中设向下3cm 的预拱度,从跨中向梁端按抛物线过渡设置。
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0m箱梁预制完成后,重新设置20m箱梁底座预拱度,把不锈钢板揭掉,在台座跨中位置设向下1cm的预拱度,从跨中向梁端按抛物线过渡设置,采用支座砂浆调平,然后顶面铺5mm厚的不锈钢板。
预制场计划设置12个20m、30m共用台座,2套30m箱梁模板,2套20m箱梁模板,侧模采用一体成型复合钢板(5mm钢板+1mm不锈钢板)。
6.2存梁台座存梁区存梁台座基础开挖成通长:第一层长×宽×高=17m×0.8m×0.4m的条形基础,第二层长×宽×高=17m×0.3m×0.4m,每层设置一层间距20cm×20cm的Φ12钢筋网,浇筑C30砼。
20m存梁台座间距为18.8m,30m存梁台座间距为28.8m。
6.3龙门吊轨道制作龙门吊轨道基础:中对中间距21m,长200m,龙门吊轨道下面设置两层基础,第一层长×宽×高=200m×1m×0.8m钢筋砼基础,基础底面铺一层间距10cm×10cm的Φ12钢筋网。
第二层基础长×宽×高=200m×0.5m×0.3m,钢轨固定筋为Φ16钢筋,横向间距0.8m,单根长度0.4m。
采用C25砼。
6.4在台座施工时我部将采取以下措施控制⑴加强质量意识,严格控制台座地基处理、砼浇筑等工序,确保台座自身的施工质量;⑵浇筑台座砼前,用水准仪控制砼顶面标高,并适当加密高程控制点;⑶在制梁台座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台座两侧用红油漆标出钢筋间距。
⑷移梁至存梁台座前,用水准仪准确测量顶面高程;⑸在存梁过程中,布设水准高程监控网,密切监测存梁台座的沉降,发现沉降变化异常或不均匀沉降加剧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⑹建立完善的梁场排水系统,防止个别台座处积水,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引起不均匀沉降。
6.5反拱计算(1)求反拱方程设反拱方程为:y=ax²+bx+c,A、B、C三点坐标带入方程求a、b、c。
a×15000²+b×15000+c=0a×(-15000)²+b×(-15000)+c=0a×0²+b×0²+c=-30解得:a=30/15000²,b=0,c=-30得反拱公式为:Y=E/F²×X²-30(E:反拱建议值,F:梁的半跨长度)7预制箱梁的生产箱梁预制的平均生产能力为1片/天,满足工期要求。
梁体采用C50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罐车运送至浇筑现场。
8钢筋加工计划钢筋下料成型在钢筋加工厂内完成。
主要钢筋加工设备有:数控钢筋加工机、电焊机等,有专业的钢筋工和电焊工,持证上岗;每一道工序设质检员。
箱梁钢筋绑扎采用胎具,整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钢筋模板检测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9养生措施在施工期间采用全自动、全天候机械喷淋方式进行混凝土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d。
10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台座设置及其验算10.1台座设置(1)对台座基础的地基进行加强处理,使台座基底承载力≥100Kpa。
(2)预制台座间距为4m,以便吊装模板。
10.2台座受力验算单片箱梁重量=40.2×2.7=108.5t。
模板重量=14t,小箱梁底面面积为1×29.92=29.92m2,则台座所受压强=(108.5+14)×1000×1 0/29.92=0.04MPa,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张拉完毕后受力面积取2 m2,则台座所受压强=(108.5+14)×1 0×1000/2=0.61MPa,小于台座强度30MPa。
台座两端地基承载力压强需达到0.61 MPa ×1/3×3=68Kpa。
11箱梁存梁区枕梁设计及计算11.1箱梁存梁区枕梁设计枕梁采用C30混凝土(计算中枕梁视为刚性构件),箱梁存梁用枕梁尺寸为第一层长×宽×高=17m×0.8m×0.4m的条形基础,第二层长×宽×高=17m×0.3m×0.4m ,(验算以30m箱梁进行验算,其余20米箱梁的存梁用枕梁采用同30米箱梁存梁用枕梁相同的结构), 30米箱梁最大一片砼方量为40.2m3,钢筋砼比重取26KN/m3,最高放置两层,则存梁荷载F=40.2×26×2/2=1045.2KN。
11.2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为:f a=(P1+P2)/A=(1045.2+7.48×26)/(17×0.8)=91.2KPa其中:P1——30米箱梁重量;P2——枕梁自重;A——枕梁底面积;处理地基,承载力达到100Kpa以后进行枕梁砼的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