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概况 本科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
2020/10/28
定义 从公元1368——1644间发生的文学现
象。 明王朝(1368—1644)历16帝,有
国277年。可以嘉靖(明世宗朱厚熜1521 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 ,明朝第十 一位皇帝)为界分前后两期。
2020/10/28
读书不多
对文人又敬又爱,又怕又防。 秘诀:一是网罗天下名士(刘基、宋濂 等) ,二是恪守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 粮、缓称王)。
2020/10/28
2、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王学左派的兴起对明代的文学创作起到了 一种推动的作用。
2020/10/28
王守仁→阳明哲学
王守仁(1472~1529) , 字伯安,曾筑室绍兴阳 明洞,因别号阳明子, 世称阳明先生。是中国 古代主观唯心主义之集 大成者。其学说世称阳 明哲学,其学派则称阳 明学派。
2020/10/28
心学=王学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王守仁对宋代陆九渊 的“心学”理论进行修正和发展。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理,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传习录》)。并在 此基础上提出“良知”说,即“我心之良知, 无有不自知者”;“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 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文
2020/10/28
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 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同公安派浅率轻 直的风格异趣,竟陵派的文风流于幽深孤 峭。其诗及创作都有忽视内容的倾向。
明末,在天崩地解的时候,张粕言、 陈子龙、夏完淳等用血泪凝成的诗文,表 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充满了爱的热情。
2020/10/2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晚明文坛上,晚 明小品文盛极一时,以张岱、王思任等为 代表的小品名家,或表现闲情逸致,或感 悟人生趣味、或抨击时政,大都率真直露 ,韵昧隽永,堪称晚明文坛的一朵奇葩。
2020/10/28
(2)明代戏曲 明代戏曲有两条线索:一是继承元杂剧 而来的明代杂剧;二是由元代南戏发展而 来的明代传奇戏。 此外,明代散曲的创作也极为繁荣,有 “散曲中兴”之称。
2020/10/28
明代戏曲的主流是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 的传奇。伴随着昆山、戈阳、海盐、余姚 “四大声腔”的弦歌,传奇迅速发展为明 清两代的全国性大型戏曲。元杂剧与明传 奇前后辉映,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两座高 峰。
2020/10/28
王学左派←心学
王学,主要包括王学左派、王学 右派和王学正统派。王学左派以 “良知”为最高哲学范畴。
王学左派主张“本体即是工夫”, 近似顿悟;其中又包括浙中学派 (王畿/唐顺之)和泰州学派(王艮/ 何心隐、李贽)。
2020/10/28
王学左派的言论
王学左派肯定人欲的合理要求,带有明显的离经叛 道的精神。 “吾心须是自心作得主宰,凡事只依本心而行,便 是大丈夫”;“平时只是率性而行,纯任自然,便 谓之道”;“凡先儒见闻,道理格式,皆足以障道” (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百姓日用即 道”(王艮);“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
诗派,而且出现了众多的诗人和作品。 明代的散文创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2020/10/28
明初诗文创作方面,以高启为代表的吴 派诗人,以宋濂、刘基等为代表的越派文 人的创作是其代表。
2020/10/28
继而是“台阁体”(明朝永乐至成化年 间,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 等为代表的一种创作风格。内容多为应制 、题赠、酬应而作歌功颂德,雅丽雍容。
同时,对文学特性的认识渐趋深化。
2020/10/28
前七子(李、何)等赞扬民间歌谣。 李贽:一代又一代之文章,《西厢》《水浒》即古 今至文。
汤:戏曲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 冯:山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2020/10/28
对文学特性的认识渐趋深化。
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尤其是俗文学中体现的 真情实感。
2020/10/28
明代中叶,以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 王世贞等为代表的“前后七子”(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 、徐祯卿、王廷相;后七子:李攀龙、王 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 有誉),一扫“台阁体”的阴霾,强调“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可惜七子却又陷 入拟古主义的歧途。
2020/10/28
(4)明代词创作成就不高,明词在词史 上处于低潮时期,但也出现了象刘基、高 启、杨慎、陈子龙、夏完淳等有一定影响 的词人。尤其是杨慎,他的《临江仙》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伴随《三国演义 》的流播,几乎家喻户晓。
2020/10/28
(5)被称为明代文学“一绝”的明代 民歌,以其清新活泼的风貌,为后世留下 了一份宝贵的民族遗产。
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学的“虚”“实”关系,重视 虚构的重要作用。
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重视人物的同而不同 处”,即共性之外鲜明的个性。
注重202语0/10/言28 的通俗易懂。
4、文学团体的大量出现 台阁体 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 公安派竟
陵派 茶陵派 临川派 吴江派 云间派
2020/10/28
兴趣型,政治型 主张型文学团体为主 一、各有鲜明的文学主张。 二、有强烈的革新意识。
2020/10/28
1、各种文体具备,并达到了成熟。 明代通俗文学即小说、戏曲创作空前繁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代表了明代文学最高成就。
2020/10/28
(1)明代的小说创作:无论是长篇还 是短篇,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2020/10/28
明代小说主要有短篇和长篇两种形式。其 中短篇小说又包括文言短篇小说和白话短 篇小说(话本小说),是传统小说体裁的继承 与发展;长篇小说主要是指白话长篇小说( 章回小说),是一种新兴的小说体裁,并且 代表了明代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咏菊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2020/10/28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 ~?),明太祖朱元璋 的长孙,太子朱标之 子。
年号建文,在位不到 4年(13981402年)。
2020/10/28
明成祖朱棣
2020/10/28
明成祖朱棣(1360~ 1424),朱元璋第四子, 建文元年以“清君侧” 为名起兵“靖难”,三 年后攻占南京,夺取帝 位,改年号永乐。永乐 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 在位22年(1403~ 1424)。
天启(明熹宗朱由校 1621年 - 1627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3月) 后,作为对“人欲”思潮的反拨规正,明末 文坛也呈现出两种趋势:一部分文人组织文 社,参与政治,如复社创始人张溥;另一部 分文人则遁迹山丘,洁身自好,如张岱、徐 宏祖。
2020/10/28
二、明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学创作
南明王朝
❖1644年后尚有福王朱由崧(弘光皇帝)、唐 王、桂王等相继承统的南明王朝,共18年 (1644~1661)。
❖总共296年的時間。
2020/10/28
2、文学两个时期的划分
(1)前期:从明洪武建国起至弘治、正德年 间,即1368~1521年。是大明一朝由建国到强盛 的时期。
初步安定
明初三大家 宋濂 刘基 高启
2020/10/28
传奇的繁荣,也促进了北曲杂剧的蜕 变。明代前期杂剧创作的宫廷贵族为主, 内容贫乏,但如朱有燉的杂剧已开始突破 元杂剧的体制。至明代中叶、以徐渭的《 四声猿》为代表,将元杂剧一本 四折,一 人主唱的格局完全打破。
2020/10/28
(3)诗文创作方面 明代的诗坛依然繁荣,不仅出现了诸多的
1、商业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通俗文学创作的兴盛)。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唐寅《阊门即事》
2020/10/28
市民阶层的壮大,形成了新的读者群;
文人市民化,文学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转变;
市民阶层的壮大,导致了商业化文学的出 现。创作职业化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种田,闲来画 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言志》
2020/10/28
尽管明代中叶产生了《宝剑记》、《浣纱记 》、《鸣风记》“三大传奇”,但明代传奇的兴 盛却是在明代后期。其标志是伟大的戏剧家汤显 祖以及其才情横溢的浪漫主义杰作《牡丹亭》的 出现。此外还出现了众多的戏曲流派,主要有以 汤显祖为首形成的“临川派”,以沈璟为首形成 的“吴江派”,以梁辰鱼为代表的昆山派等,他 们共同铸就了晚明传奇的辉煌。
南戏中兴
小说 三国志 水浒
文化专制:程朱理学 八股取士 特务统治 台阁
2020/10/28
(2)中后期:即嘉靖(1522)以后,是大明 王朝的由盛转衰时期。 经济复苏繁荣 商品经济 心学 创作主体的世俗化 个性化 趣味化 接受者的下层化、市民化 “四大奇书”等章回小说盛行 三言二拍 戏曲 三大传奇 临川四梦 诗文 前后七子 唐宋派 公安派 竟陵派 民间文学 2020/10/28 挂枝儿 山歌
2020/10/28
2、题材重日常琐事,表现多率真自然, 语言尚俚俗明白。
这是明代中期开始的城市商业不断繁荣 、适应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需要、表现市 民的生活及思想情趣、社会整体艺术趣味 世俗化的结果。
2020/10/28
3、通俗文学的繁荣 4、出现了众多的文学群体和文学论争
2020/10/28
2020/10/28
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 针对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 ,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大家的法度,被称为 “唐宋派”。其中归有先的创作成就最高 ,其散文记述日常生活琐事,抒发真情实 感、文从字顺、平易近人,被黄宗羲推为 “明文第一”。
2020/10/28
中叶后期,在“异端”思想家李贽“ 童心说”等进步思潮影响下,出现了以湖 北公安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为首的“公安派”,也反对前后七子的拟 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体现 了晚明文学新的理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