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11高三语文 海淀期中讲评
2017.11高三语文 海淀期中讲评
• 孝顺父母、仁厚善良、乐于助人
• 君既中乡试,将试京师,行过苏州。或告之曰 :“有闽某举人至此,发狂疾,忽詈②大吏。 吏系之,祸不测矣。”君瞿然曰:“吾友也! ”即谢同行者,步就其系所,为供医药,饭羹 至便溺皆君掖③之。适君有所识贵人至苏州, 求为之解,某始得释。君即护之南行,至乍浦 ,乃遇其家人,君与别去。于是君往来苏州月 馀,失会试期,不得与。
《卫灵公》里有对道和贫(食)的对举,说明君子应 有的态度是安贫乐道。这个“贫”里包括物质层面的 清贫,根据本篇文章内容,也可以包括境遇的困顿。 《颜渊》原文中强调“行为无过失或过错,因而内省 不疚”,本文郑大纯的事迹并无过失更无过错,学生 可以从“君子不忧不惧”的对象、内容,或君子追求 道而无愧于心、心怀坦荡等角度看待、评价大纯的 “不忧不惧”。
不畏惧写文章
生前不得志 勉励
。君无子,其诗文曰《浩波集》,大章为镌行之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刑部郎中桐城姚鼐撰。
•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项是(3分) • A. 靡弗思焉 B. 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 • 余为恻焉 以求其文之用意 • C. 长而同有名 D. 余固不惮为辞 • 每如欲有言而止 大章为镌行之
× ……且自然地貌复杂得多,建成后可能难以管理
。与无人居住的格陵兰岛不同,青藏高原上有 许多城市、乡镇和游牧部落。建国家公园的目 的是保护环境,但这将限制很多经济活动,还 要搬迁一些居民。研究人员认为,是否设立公 园或许已超出科学范畴。
A.管理面临挑战 B.经济活动受限制 C.影响原住民生活 D.超出科学研究的能力
• 勤奋好学
• 惜乎不见君文,吾兄必爱之也。今吾兄没十四年 矣,君又将去,安得君文传之?”余为恻焉。昔 吾乡方望溪宗伯与兄百川先生至友爱,百川死而 宗伯贵。吾乡前辈皆告馀,宗伯与人言,一及百 川,未尝不流涕也。今大章何以异是?
我为此感到悲伤
• 勤奋好学
• 大纯学行皆卓然,虽生不遇,表其墓宜可以劝后 人。余固不惮为辞,而大章之志,则亦益可悲矣
与 A.自身生态环境不稳定 题 B.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有局限 第3段 干 C.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指 D.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 向 不 第4段——草地的沙漠化加剧了高原气候的 符 干旱和风沙侵蚀;森林的乱砍滥伐,使江河
×
源头的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结果性信息)
4.根据材料二,下列论述不能为青藏高 原环境治理提供借鉴的一项是(3分)
堪忧:令人担忧;苦不堪言:痛苦不可以用语 言来表达。 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 ,指对人虚情假意,敷 衍应付。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第三极国家公园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文 意 的 筛 选 与 比 对
×
A.将是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 B.由多国政府联合开发 C.尚未最后划定边界 D.意在保护生态环境
复习建议: 理解儒家的重要观点:好学观、君 子观、孝道观等。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 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 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 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 阳货》) 孔子的“丧葬观” 是什么?其依 据是什么?请你站在今天的立场, 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
焉:代词;句末语气词。 而:顺承;转折。为:写;替、给
•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君置衣室中趋出 趋:疾走 • B.即谢同行者 谢:辞别 • C.君自是三值会试 值:遇上 • D.百川死而宗伯贵 贵:看重
•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 ①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庸愚争福。 • ②今大章何以异是?
8.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 的重要意义。(6分) 整体把握三个文本,注意文本之间的关联—— 材料一:青藏高原地势特征及重要作用 材料二:青藏高原环境不断恶化 材料三:“第三极国家公园”的构想及意义 ①是我国南部边界地带的天然屏障; ②使我国拥有了地缘优势; ③使西藏天然成为我国的一部分; ④护卫“一带一路”经济安全; ⑤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价值(保护用水供给); ⑥能为未来提供战略储备。
答题情况小结及备考建议
• 一、必须进行限时训练(25分钟),提高阅读速度和解 题速度。任务驱动型阅读,先记题,后读文筛选相应信 息。 • 二、选择题:选项和原文要仔细比对,熟悉常见的设错 方式。 • 三、简答题: • 1、审题,从整体把握三个语段,明确区间。 • 2、分要点,理清层次。 • 3、语言简洁准确。
①(3分)你的文章格调太高,终究不能和庸俗(平庸)愚昧之 辈争福禄。 评分标准:“文品”“峻”“庸愚”作答正确,各1分。 ②(2分)现在大章与他(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评分标准:“何以异”“是”作答正确,各1分。
• 1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回答姚鼐为郑大纯撰写墓 表的原因。(4分)
1、大章的诚挚恳求和对兄长的深厚情意让姚鼐感动; 2、大纯学行卓越,为其撰写墓表可勉励后人。
诗歌鉴赏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①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②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③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④! 秋风肃肃晨风飔⑤, 东方须臾高⑥知之!
审题:问的是情感变化!不是情感! 由气愤到伤感,最后无奈。
×
设 错 方 式 与 题 干 指 向 不 符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是用于说明青藏 高原作用的一项是(3分) A.天然屏障 B.怀抱 C.冲天石堡 D.青春
×
从此,绵延数千年的海上、路上两条 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青藏高原环境恶 化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第②则中说君子内省而不觉愧疚,所以不忧愁恐惧。 郑大纯家贫,买米奉养父母,而妻子孩子吃薯蓣,郑 君却觉得很满足,正是因为他尽到了“孝”;自己贫 而解衣与友人老母,收敛友尸,尽到了朋友的职责; 中乡试后再会试期因另一友人忽发狂疾,而照顾他, 并求人将只解救出来,护送至其平安,自己却错过会 试的时间,尽了仁义之心。所以他一直问心无愧,尽 己所能,称得上“君子”。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 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 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 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 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 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 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 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 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 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 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 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姓也有生活用的木材
抽干湖水பைடு நூலகம்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 没有鱼了
D.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字 音 字 形 与 字 义
A.横亘:横卧,横跨;“亘”读作“gèn”。 B.逶迤:连绵不断;读作“wēi yí ”。 C.堪忧:特别忧虑;“堪”字含义与“苦不堪 言”的“堪”相同。 D.滥伐:过度砍伐;“滥”字含义与“陈词滥调 ”的“滥”不同。
2017.11海淀期中考试讲评
第一部分 多文本阅读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是描述青藏高原 设 地理特征的一项是(2分) 错 方 A.是诸多河流的发源地 B.海拔 式 高于印度板块 C.西面依山,东面傍水 D.北 偷 缓南陡,西高东低 换 概 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 地环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南傍水的 念 地缘优势。
今夏,中国政府将对青藏高原开展最大规模科 考,除了中国科学家,还有来自尼泊尔和巴基 斯坦等国的科学家。按照正为此做准备的研究 人员的说法,帮助划定这个新国家公园的边界 将是这次考察的重要使命之一。
7.建立“第三极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受到质疑,根据 材料三,下列不属于质疑理由的一项是(3分)
文 意 的 筛 选 与 比 对
A.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 × 君王不能与民争利,反之就是不合正道。 非正也。(《谷梁传》)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 ,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C.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 百姓有余材也。(《荀子》) 伐木和种树要同时进行 ,这样山林就不会光秃,百
1、君子用心谋求大道而不费心思去谋求衣食,君子只关注自己 的为人是否合乎道义,不担忧贫穷。 2、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 “自我反省,内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呢?”
1、君子用心谋求大道而不费心思去谋求衣食,君子只关注自己 的为人是否合乎道义,不担忧贫穷。 2、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 “自我反省,内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呢?”
• 才华出众,仕途不顺
• 君有弟字曰大章,少与君同学,同执家苦,长 而同有名。君殁八年,大章登进士为编修。去 年,馀与大章同纂修《四库全书》。大章日见 余,每如欲有言而止。今秋,余疾请假,大章 乃凄然曰:“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吾兄 鄙夷凡近人,而追慕古人,则忘寝食、弃人事 ,以求其文之用意。
来探求文章的深意
示例:君子的标准是追求知识与道德情操,而不在意 自己的物质上的贫困与吃住的简陋。郑大纯整日奔走 事奉父母,自己一家妻子儿女吃食简陋,他仍觉得安 乐而满足,有一心治学,安贫乐道的精神。后来他为 同乡的病而错过会试,也可见他心中追求道德至关重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