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古尔德纳:“出卖灵魂的社会学” 诚实无欺? 人类社会的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虚伪的? 积极性 消极性
积极性
1、成功的印象管理可以用来建立真诚的人际 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 进行下去(彭湃)
2、成功的印象管理还能够调节和润滑人际关 系
消极性
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 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谋利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Social Perception & Impression Management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印 象 管 理
第四节 社 会 知 觉 的 偏 见
第三节 印 象 管 理
一、印象管理的涵义 二、印象管理的正负两面性 三、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涵义
印象管理: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6
一、晕轮效应
二、社会刻板印象
一、晕 轮 效 应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 种人格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 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凯利1950年
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二、社 会 刻 板 印 象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 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利用服装、首饰、宴席、车马、楼台亭宇 逢迎:恭维和施惠 恭维:又称奉承和拍马屁,通过一定的语言、 表情、行为等印象管理手段来抬高他人的威望和尊 严,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利用此为自己的个人目的 服务 施惠:更注重利用金钱或其他物质手段
三、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管理
鲁 迅 《说“面子”》 林语堂 《吾国吾民》 史密斯 《中国人的性格》 1894年
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 互配合的演习
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 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双方的制约
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 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戏剧论”、 “印象管理”或“印象整饰”
戈夫曼的理论
日常的行为表现: (1)行为个体较易控制的自我表达,这是明显的“给予”互动双方 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或它们的替代物 (2)行为个体不甚留意或未加控制的较随便的流露,它包括在较广 泛的社会行为之中,是隐含的意义
前台是表演场合,后台则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后台的 现实是与前台的表演相矛盾的,并且也是应当矛盾的
“脸”和“面子”的差别
(1)中国人认定的“面子事”和“脸事”不 同
(2)脸重在守护,而面子则重在争取
(3)脸的事件具功能
第一,社会规范和控制功能
第二,印象管理功能
第三,社会交换功能
“脸面” 的正负两面性
积极功能? 消极功能?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偏见
形成的途径: 1、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 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 2、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即通过他人的介绍、 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
正负功能?
THE END
THANKS
表演者在后台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那些不能在前台 表现的东西;从前台退入后台,表演者就可以得到放松、休 息以消减在前台表演时的紧张
戈夫曼的理论
后台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只是相对于表演 场合即前台而言的
“剧班”: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合作的任 何一班人(群体性的印象管理)
二、印象管理的正负两面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