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尔滨旅游业景点及收入概况

哈尔滨旅游业景点及收入概况

哈尔滨市旅游景点及旅游收入构成
1哈尔滨市旅游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壮大,产业地位逐年提高,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加。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 1.57亿人次,年均增长17.9%;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313.9亿元,年均增长25.5%。

到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668.5亿元,占全市GDP的13.34%。

哈尔滨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十大节庆城市”、“十大品牌城市”、“十大避暑旅游城市”。

2011年被全球网民评为“中国旅游城市”第一名,被亚太旅游组织评为“大美湿地城市”。

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旅游业普遍关注,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业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现今,依托智慧旅游的发展大潮,哈尔滨市旅游业有望迈上新的台阶。

2哈尔滨旅游景点现状
截至2013年统计数据,全市有各类旅游景区(点)338家,拥有A级旅游景区78家,其中,5A级风景区1处,4A级景区18处。

S级滑雪场13家。

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五星级2家,四星级25家,三星级52家,二星级10家。

旅行社322家,出境组团旅行社58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64家。

12所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有8所旅游职业学校和两个旅游培训中心;有经过资格认证的导游人员9432人,取得导游员等级资格的206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00多万人。

3哈尔滨特色旅游项目
哈尔滨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充满欧陆风情的国际旅游城市,尤其以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宾客。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已成为哈尔滨和黑龙江的冰雪旅游名牌,冰雪大世界已成为游客的热门景点,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著名滑雪胜地。

以“哈洽会”为标志的商贸会展旅游,以“哈夏音乐会”为代表的文
化旅游,以太阳岛风光、巴兰河漂流为代表的避暑旅游,以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为代表的欧陆风情游,以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萧红故居、坐井观天园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抗联露营、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四野指挥部等为代表的红色游,以东北虎林园、北方森林动物园和“巴木通森林”小火车为代表的生态游,初步形成了哈尔滨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

3.1 冰雪旅游
冰雪旅游是哈尔滨的旅游精品,春节前后国内旅游四大热线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旅游局推向世界的35个王牌产品之一。

主要内容有冰雪民俗风情游、冰灯游园会、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冰雪大世界及参观东北虎等。

表 1
3.2 松江湿地生态游
哈尔滨重点推进了松花江湿地旅游景点项目的建设,以打造更具魅力的湿地游品牌。

包括百里生态长廊滩岛生态修复工程、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三家湾避暑
度假新城、狗岛环境治理工程、大月亮湖(湾)旅游系列开发、天鹅航空城、大顶子山风景区、滨江湿地旅游风景区等。

表 2
3.3 狩猎旅游
狩猎旅游是以玉泉狩猎场为龙头,向通河乌龙国际狩猎场延伸的狩猎旅游线路。

表 3
3.4 民俗风情游
民俗风情游是向游客展示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习俗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线路有:
A线:哈尔滨-阿城(满族乡)-呼兰(农舍);
B线:哈尔滨-黑河(鄂伦春)-同江(赫哲)-阿城料甸满族自治乡。

表 4
3.5 避暑旅游
哈尔滨夏季气候昼夜温差大,凉爽宜人,是全国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

避暑度假游以太阳岛、二龙山等风景区为主,以长岭湖、西郊渔场等周边度假区为辅。

松峰山、玉泉狩猎场、亚布力风车山庄也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表 5
3.6 金源文化游
金源文化游是以金源文化探访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是哈尔滨21世纪的7个王牌旅游产品之一,形成以阿城为起点,向依兰、木兰等地延伸的金代访古探源旅游线路。

表 6
4近三年哈尔滨旅游收入现状
从哈尔滨统计局的相关文件,近三年(2011、2012、2013)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得到以下数据。

4.1 2011年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65.6万人次,增长10.0%。

其中,国内游客4537.9万人次,增长10.0%;入境游客27.7万人次,增长5.2%。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58.9亿元,增长20.3%。

占全市GDP的10.82%。

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447.9亿元,增长20.7%;国际旅游创汇1.7亿美元,增长12.0%。

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54家、S级滑雪场12家;星级宾馆91家,其中:5星级2家,4星级22家,3星级53家,2星级13家,1星级1家。

旅行社288家,出境组团旅行社40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48家。

4.1 2012年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76.4万人次,增长11.2%。

其中,国内游客5052.3万人次,增长11.3%;入境游客24.1万人次,下降13.0%。

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554.3亿元,增长20.8%。

占全市GDP的12.18%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547.1亿元,增长22.1%;国际旅游创汇1.1亿美元,下降33.0%。

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58家、S级滑雪场13家;星级宾馆8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4家,三星级50家,二星级10家。

旅行社307家,出境组团旅行社49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58家。

4.2 2013年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47.5万人次,增长9.3%。

其中,国内游客5526.4万人次,增长9.4%;入境游客21.1万人次,下降12.7%。

全年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668.5亿元,增长20.6%。

占全市GDP的13.34%。

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662.4亿元,增长21.1%;国际旅游创汇9820.7万美元,下降13.3%。

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78家、S级滑雪场12家;星级宾馆89家,其中:
五星级2家,四星级25家,三星级52家,二星级10家。

旅行社322家,出境组团旅行社58家,入境接待旅行社264家。

4.3 收入构成特点
从哈尔滨市连续三年各项指标来看,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4.3.1总体收入增长稳定
连续三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在哈尔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是逐年增长,相关统计预测到15年在GDP中的比例可达到15%。

随着物质文化的增长以及哈尔滨政府的重视,旅游业将成为哈尔滨战略性支柱产业。

4.3.2国际旅游创汇下降明显
在整个旅游环境大好的时候,国际旅游收入却逐年下降,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哈尔滨作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显然不应该出现入境游客连年减少的状况。

目前亟需提升的就是如何保持哈尔滨在国际旅游地中的吸引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