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家、办公室、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构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五点半起床跑步锻炼身体,六点半回家烧饭,七点半去上班,八点二十分正式上课;每天要检查学生的出勤、红领巾佩带和班级的卫生区情况,辅导后进生;一周要上好18节课,完成学校规定的两则教学随笔;一学期要完成45课时的语文备课,14课时的作文备课,16课时的体育备课,批改22次语文笔记、20次方格练习和7次学生作文。

作为一名教研组长,我每周要组织本组一名语文教师上一节公开课。

这首先需要组织本年级组的所有成员进行课前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初案、定案;然后是尽最大努力帮助上课教师准备好教具及上课所需物品;最后组织本组教师评课,记评课记录,写教研活动小结。

作为一名信息报道员,我每天要积极捕捉学校及全镇村小的各种教育信息,拍好照片,写好通讯内容,及时上传到县级教育网和市、县级团委网上;一些大型活动的报道要投寄到各级报刊的编辑部,以确保学校在全县信息报道评比中名列前茅,不拖综合考核的后腿。

空闲时间,我除了上网读一些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了解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学考试及教育论文、教学随笔的撰写中。

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它让我感到充实,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

一个个“意外”的收获,比如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先进班主任,辅导学生在省、市级报刊中发表了七篇文章,本组教师多数在县级现场备课、优课评选及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更使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精彩。

教师充实的生活(2005-10-23 22:00:59)转载▼分类:教育感想
题记: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自然就对这个地方的环境适应了。

如果不适应,就会被淘汰。

当然,适应的同时人也就变得麻木,已经不知如何去评论这个环境。

既然这样,我也就不妄加评论,评论的事交给读者吧,我只想表述一下事实。

我的学校是个半军事化管理的职高。

《围城》看得正过瘾,被方鸿渐的贫嘴逗得正乐时,突然发现时间已经走到十一点半了,想到明早要早起升旗,硬是逼着自己睡下,拉灭了灯。

可是睡眠这东西脾气真怪,“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勾引它,它拿身分躲得影子都不见”。

一会儿蓝天白云,一会儿数羊,半睡半醒间,总算迷迷糊糊地睡下了,可似乎没一会儿工夫,闹钟和学校广播已经同时响起,这刺耳的铃声像是日军要来空袭时的警报。

5点20,不行,起不来,再睡一会。

5点30了,不起来不行了,40分之前得去签到。

又不能代签――指纹签到,真够绝的。

来不及洗漱了,梦游到操场,签到后升国旗。

对不起了国旗,不是我对你不敬,确实昨晚没睡好,眼睛里还有眼屎。

升完国旗后听值周组总结上周的值周情况,短则十分钟,长则二十分钟。

一下子6点过了。

学生带队回教室早读,我得去“看”学生读语文。

没办法,形式上要去,要不然教务主任得说我不负责了,报告到校长那后果不堪设想。

带着睡眼到三个班逐个走一圈,又过了十分钟了,都6点20了。

得回去洗漱,不抓紧时间若等到学生6点30下课,与学生抢吃早饭既不文雅,又费时间。

(学校学生多食堂少,教师学生共用食堂,时间比较短学生比较集中,一排队就得20分钟到半个小时,如果第一节有课则可能来不及)用5分钟的时间洗漱完毕,快步跑到食堂把早餐买好。

刚买好,早餐铃响了,学生以百米冲刺冲向食堂。

还好躲过一劫。

10分钟把早餐搞定,去学校办公室签第二次到――指纹签到。

签到后回到宿舍整理一下衣装,调理一下心情――要带着笑容走进教室,可不能睡眼朦胧的,准备7点零5分开始的上午四节课。

终于可以歇一下了,如果上午没课的话。

如我,三个班的语文,平均每天三节课,有时一天两节,有时有一天三节,有时一天四节。

我的课基本上在上午,但休息的时间总是
不多。

特别是连续四节课时,下来后你连饭都不想吃。

不管怎样,三节课总算上好了。

10点50下课开始午餐。

还好,午餐有一个小时时间,比早餐宽裕半个小时,等学生吃好后再去。

虽说残羹冷炙,总比去抢文雅些。

11点40,若是班主任,得去点第三次到。

一个半小时后,13点20,学生起床准备下午的课。

正式上课前有个读唱课,班主任得去班级里点第四次到。

下午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了。

可说自由,那也谈不上。

想溜,别想了,第一节下课后,14点50分,你得第五次签到(第三次指纹签到――不能作假的签到)。

还有,一天一节课的教案,平均两个小时。

三个班级每天都要有作业――因为学校要求作业率要100%,150份,平均一分钟批改三本,也得差不多一个小时。

还有每两周一次作文,150篇作文,可不止300分钟。

加上一些“不规则事件”,比如写报告,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学生作文或者什么比赛考试等,比如一学期一篇论文,五年一次的计算机等级考、普通话考试,心理学考试,还要为评职称捞一点资本等等,下午给你空闲的时间也不多了,想溜出去玩,难了。

17点30,晚餐时间到了。

晚餐时间比较充裕,因为有一节自由活动课。

晚餐后不是下班了,而是继续工作。

18点25分开始晚自修,班主任点第六次到。

学校实行半坐班制,一星期五天两天要坐班,也就是和学生一起坐在教室学习和管理。

五天中有一天是探亲时间,学校还是考虑到,如果夫妻长久不在一起,感情会冷淡,冷淡后矛盾会升级,升级后会产生冲突,冲突后会影响工作。

剩下两天必须在学校,一天学校例会,一天教研活动。

当然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会议。

三节自修课后,给学生20分钟的夜宵和洗漱时间,21点零5分,就该就寝了。

班主任到寝室点第七次到。

看护好学生睡下后不再说话了,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比如学生溜出去上网,或者从床上摔下来等,就可以结束一天的工作。

加上自己洗漱的时间,通常是十点了。

如果写写教学体会什么的,整理一下明天课堂的思路,通常要十一点才能躺下。

在一次报告中听一位专家这样评价教师的工作:从鸡叫到鬼叫,确实很精辟。

“八小时工作制”对于教师来说简直是一个奢想。

对于一些比较负责任的老师来说,“八小时休息制”倒很贴切。

以上描述的是一位语文教师同时也是班主任的一天的工作生活。

我身处这样的环境下已经习惯或者麻木了,无法评判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只是我总觉得很累,在早晨总能碰到黑眼圈的老师,在校园总能看到消瘦的身影,在办公室总能看到疲惫的身躯。

听说我来这所学校前有一个老师是疯掉了,现在学校里还有一个半疯的老师。

但是对此的评价却是:这两位老师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我只是想问一下,这正常吗?还是我心理素质太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