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核电厂异常运行

第4章 核电厂异常运行

4.2.2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 3. 动作 (2)立即动作 ④如果表明有两束或两束以上控制棒束掉落堆芯,则执行正常停堆 规程,将反应堆置于热备用模式; ⑤若只有一束控制棒掉落,且它不属于控制棒组,则手动降低汽机 负荷,使每个通道功率均不超过100%; ⑥若掉落的棒束属于控制组,则手动降低汽轮机负荷,以使Tavg与 Tref符合; ⑦连续监视核仪表和平均温度仪表,并维持工况的稳定。
4.2 棒控系统故障
4. 2. 1 功率运行时控制棒组连续上提 2. 动作 (1)自动动作 (2)立即动作 (3)后续动作
4.2 棒控系统故障
4. 2. 1 功率运行时控制棒组连续上提 2. 动作 (1)自动动作 ①反应堆紧急停堆 a. 功率最程高中子注量率(高定值); b. 超温温差( OT Δ T) ΔTOT ; c. 超功率温差( OP Δ T) ΔTOT ;
4.3 应急加硼
(1 )常规通道:通过阀门 A 经由棚酸混合器和阀门B 增加一台上充泵或打开 一个下泄孔板可以减少 硼酸液向反应堆冷却剂 系统输送的时间。
4.3 应急加硼
(2 )经由阀门C 通向上充泵吸入口
4.3 应急加硼
(3 )从换料水贮存箱(RWST )来, 经由阀门D 或阀门E 。 若低一低插入限值 报警定值已被超过, 则启动一台硼酸泵, 并打开阀门C 。
4.3 应急加硼
4. 3. 3 动作 3. 后续动作 (1 )按照重新建立反应堆安全工况的需要继续加硼。 (2 )对于反应堆冷却剂体积减少的情况,必要时需增加上充泵流量, 以防止稳压器液位过低,触发下泄阀自动关闭。 (3 )若阀门D 和E 是关着的,则需核实它们确已被打开后,才能将上 充泵的吸人口与容积控制箱相连。 (4 )当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棚浓度达到要求时,关闭加浓珊酸路径, 并通过混合器提供补给。 (5 )冲洗所有有加浓棚酸的管线。 (6 )若有必要,向棚酸箱内补充棚酸。
4.3 应急加硼
4. 3. 2 现象 3.不可解释或不可控制的反应性增加: ①控制棒异常提升; ②温度或核功率上升; ③紧急停堆后,中子注量率或中子计数率上升。 4. 紧急停堆后,两束或两束以上的棒位指示器未能指示棒组已下插 到底
4.3 应急加硼
4. 3. 3 动作 1. 自动动作 除了启动安全注射的那些瞬态过程外,只有容积控制箱低一低液位引 起的应急加硼,没有其他的自动加硼动作。 2. 手动动作 (1 )选择最合适的可以向上充泵入口和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输送硼酸的 通道。 (2 )确认硼酸流已经由所选的通道流向上充泵人口,必要时可使“经 由阀门A 和阀门F 进入容积控制箱”的路径。 (3 )若有必要,将反应堆控制由自动转为手动,并按需要操纵控制棒, 重新建立正常的Tavg,并且/或者加硼的同时提升控制棒组,以消除插 入极限低报警。
受影响棒组内 正常棒束
受影响棒组 汽轮机负荷 手动降至70%FP
打开提升线圈 开关
棒组选择器上 记录位置 选择该棒组 并置零
4.2 棒控系统故障
提起掉落的控制棒的步骤
步骤
控制棒组 掉落棒束 受影响棒组 内正常棒束 闭合提升 线圈开关 打开提升线圈 开关 手动提升到 原记录位置 闭合提升 线圈开关
e
4. 2. 1 功率运行时控制棒组连续上提 2. 现象 (1) 停棒指示; (2)冷却剂平均温度偏差增大; (3 )棒位计数器指示的棒位移不合逻辑; (4)Tavg、Tref增加和/或Tavg高报警; (5 )汽轮机负荷不变而反应堆功率却在增加; (6 )稳压器液位增加和/或稳压器高液位报警; (7 )稳压器压力增加和/或稳压器高压力报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2 棒控系统故障
4. 2. 1 功率运行时控制棒组连续上提 2. 动作 (1)自动动作 ①反应堆紧急停堆 或② a. 稳压器喷淋投入和/或卸压阀( PORV )开启; b. ΔTOT 提棒停止,同时汽轮机自动快速降负荷(runback)(C3 )。 c. Δ TOP 提棒停止,同时汽轮机自动快速降负荷(runback )( C4 )。 d. 功率最程高中子注量率提棒停止。
4.2 棒控系统故障
4. 2. 1 功率运行时控制棒组连续上提 2. 动作 (3)后续动作 ①手动维持核电厂功率; ②若紧急停堆则将电厂运行在热备用模式。
4.2 棒控系统故障
4. 2. 1 功率运行时控制棒组连续上提 3. 瞬变曲线
提 的 瞬功 变率 曲下 线控 (制 棒 )组 连 续 上
50%
f, g
h
受影响棒组
汽轮机负荷
棒组选择器上 记录位置 选择该棒组 并置零
线性增加 使Tavg=Tref
落 堆 芯满 的功 瞬率 变下 曲, 线控 (制 )捧 束 掉
100%
1
落 堆 芯满 的功 瞬率 变下 曲, 线控 (制 )捧 束 掉
100%
2
落 堆 芯满 的功 瞬率 变下 曲, 线控 (制 )捧 束 掉
4.4 发电机甩负荷
4.4. 3 动作 1. 自动动作 (])如果负荷失去15% 以上,则当Tavg - Tref 偏差达到6. 73 ℃时,打 开第一组冷凝器旁排阀; (2 )当Tavg - Tref偏差达到9. 23 ℃时,打开第二组冷凝器旁排阀; (3 )当Tavg - Tref偏差达到14.5 ℃时,打开第一组大气排放阀; (4 )当Tavg - Tref偏差达到17.8 ℃时,打开第二组大气排放阀; (5 )如果汽轮机乏汽罩温升超过79.4 ℃,将启动汽轮机乏汽罩的喷淋 系统; (6 )随着Tavg - Tref偏差减小,蒸汽旁排阀将依次关闭。当偏差减小到 1. 1 ℃时,所有的旁排阀将都关闭。
4.2 棒控系统故障
4.2.2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 2. 现象 (1)功率量程高中子注量率变化率; (2)四个功率量程核仪表通道给出功率量程高中子注量率报警; (3)单束棒棒位指示器到底灯亮并报警; (4)功率最程核仪表中子注重率倾斜; (5)Tavg-Tref偏差过大; (6)反应堆冷却剂Tavg下降; (7)若棒控处于自动,则自动控制棒组迅速提升。
4.2 棒控系统故障
4.2.2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 3. 动作 (1)自动动作 若棒控处于自动,且温度下降值超过了棒控制死区,则棒组将被提 出,建立Tavg -Tref时平衡工况。 (2)立即动作 ①若反应堆紧急停堆停机,则执行应急指令; ②切除汽轮机“负荷控制”; ③棒控转为手动;
4.2 棒控系统故障
4.2 棒控系统故障
4.2.2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 3. 动作 (3)后续动作 ①在维修人员的配合下,操纵员按下列步骤提起掉落的控制棒; ②重置( reset )功率量程高中子注量率报警。 ③检验象限功率倾斜比和CAOC 在限值之内。
4.2 棒控系统故障
提起掉落的控制棒的步骤
步骤 控制棒组 掉落棒束 打开提升 线圈开关 a b 手动置于适当的 位置使Tavg=Tref 闭合提升 线圈开关 c d e
4.4 发电机甩负荷
• 4. 4. 1 概述
如果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线路断路器都 断开,并且汽轮机停机,发电机将不 会发出闭锁。
因此,厂用负荷将不会自动地转向启 动变压器, 6 kV 厂用变压器将会断电, 从而导致反应堆紧急停堆。 如果失去外部负荷时导致反应堆紧急 停堆,则执行反应堆紧急停堆和反应 堆冷却剂泵工况异常规程。
4.2 棒控系统故障
4.2.2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 2. 现象 (1)功率量程高中子注量率变化率; (2)四个功率量程核仪表通道给出功率量程高中子注量率报警; (3)单束棒棒位指示器到底灯亮并报警; (4)功率最程核仪表中子注重率倾斜; (5)Tavg-Tref偏差过大; (6)反应堆冷却剂Tavg下降; (7)若棒控处于自动,则自动控制棒组迅速提升。
4.4 发电机甩负荷
• 4. 4. 1 概述
发电机全部或部分负荷丧失可能是由于发电机的一个或两个输出线 路上的断路器(OCB) 断开,或者是由于高压变电站的输出线路上 的断路器断开而造成的。
汽轮机旁排系统可以随着发电机负荷的减少,逐渐开启旁排阀门, 而不引起反应堆紧急停堆。 外部负荷丧失不会导致核电厂辅助设备电源的丧失,因为这些负荷 不是由高压变电站提供的。
1
提 的 瞬功 变率 曲下 线控 (制 棒 )组 连 续 上
50%
2
提 的 瞬功 变率 曲下 线控 (制 棒 )组 连 续 上
50%
3
4.2 棒控系统故障
4.2.2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 1. 概述 控制棒束掉落堆芯可能是由于一个或几个控制棒驱动机构发生了故 障。当电厂处于功率运行模式时,掉落控制棒组会导致电厂的工况 异常,反应堆保护系统可能触发反应堆紧急停堆(取决于掉落控制 棒组的位置)。
第4 章核电厂异常运行
4.1 概述
操纵员若遇到异常现象时,应遵照异常规程处理,使电厂尽快返回 到正常运行工况。 1. 异常运行规程(AOP) 每个异常运行规程中包括概述、现象、立即动作及后续动作等几 个部分。 为了更好地表述故障,尽量附加以相应关联的瞬变过程。 这些瞬变过程的曲线都取自不同核电厂或其全范回模拟机,具有 相当的可信度。
4.1 概述
操纵员若遇到异常现象时,应遵照异常规程处理,使电厂尽快返回 到正常运行工况。 1. 报警手册(Alarm Book) 报警信号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核电厂安全运行所采取的一种措施。一 旦核电厂重要参数偏离了正常值,或某些设备部件失效,就会引起 相应的音响和显示牌报警,清楚地显示在主控室控制盘上,操纵员 能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从而确保核电厂安全运行。 报警手册中是以每个报警信号为单位,独立成篇。一般讲,每篇都 包括警报信号名称、警报来源、定值点、复位点、立即动作、后续 动作等。
4.3 应急加硼
4. 3. 2 现象 1. 控制棒插入过深 ①棒组计步器指示,棒组位置低于其插入极限; ②棒位指示器指示,棒组位置低于其插入极限; ③插入极限报警(低一低定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