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1、列举改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自主 创新的具体事例。 2、“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是我国实施什么 战略的结果?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 了一系列成果对你有何启示? 3、请你谈谈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成就的根 本原因和主要原因。 4、请你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创新型国家设计两条宣传口 号或公益广告。
(1)“神州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蛟龙号” 载人潜水艇成功下潜7000米;自主研制超千万 亿次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等。 (2)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 质;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 化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培养自己的创 新意识和能力。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听”)
缝纫机
自行车
手表
收音机
改革开放初:新四大件
电视机 冰箱
洗衣机
空调
改革开放后:新新四大件
汽车 电脑
住房
手机
改 革 开 放 前
改 革 开 放 后
我国一些重大科技成就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 道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了解) 2、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 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 质。(理解) 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了解) 4、根据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 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 的公益广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运用) 5、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三、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 式挂牌开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 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 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 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 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说明了我国坚 持实行哪一基本国策? 2、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试验区体现了教材那些观点? 4、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的新形势,这对青少年提 出了怎样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 国情之一。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 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现状的其他特点: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 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人口问题影响: 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 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严峻的人口形势,已 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的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 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由此造成的损失 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短缺。我国 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环境 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 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 水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固 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 向农村蔓延等。 我国的环境现状: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 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 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1、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当今 世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3)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2、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计献策 国家: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落实教育 科技创新;2)优先发展教育;3)完善科技创新奖励体制,努力营造 “四 个尊重”的良好社会风气;4)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 质保障 5)努力培养、引进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 青少年:(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或青少年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做贡献?) ①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要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 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③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 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④要扩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敢 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⑤要培养创新 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 穿 越 ”迷 雾“ 终 于 到 了 家
1、说明了我国面临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严峻的雾霾 天气问题) 2、 (1)空气能见度降低,会阻碍交通;(2)空气质量 下降,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3)会威胁人的生命 和健康; 3、(1)减少外出或户外锻炼;(2)戴好口罩再出门;(3)
做好个人卫生;重视居室卫生,关闭门窗;(4)采取预防措 施,增强人体抵抗力,以预防雾害;(5)行车走路要倍加小 心;(6)尽量减少去交通拥挤的地方;等等 4、国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工厂烟尘;实施汽 车尾气的达标排放;禁止焚烧垃圾和秸秆;开发环保产品;等 公民:(1)少开私家车,选择绿色出行;(2)不吸烟,养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争做环保志愿者,大力宣传雾霾天 气的危害,呼吁公众增强环保意识;(4)为当地政府积极出 谋划策;(5)敢于同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具体原因:(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2)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奠定了物 质基础;(3)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 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4) 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合 作的精神;(5)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 性;(6)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 4、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自主创新,以人 为本;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等等。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 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变人口大 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现状:(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教 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 了突出贡献。但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 距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基础较差,全 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 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发展我国的教 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
全面全方位
基 本 国 策 和 发 展 战 略
对外开放
原因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教育现状 科技现状 人口国情
教育优 先发展 加快发 展科技 计划生育
科教兴国和人才 强国战略 (创 新)
环境国情 资源国情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可持续发 展战略
一、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说明了什么问 题? 2、我国多地出现这一 现象有什么危害? 3、面对这种恶劣天气,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 施尽量减少其给人们 带来的健康危害? 4、为了减少这类天气 的发生,你有哪些好 的建议?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含义:通过科技和教育振兴国家。 2、关键: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如何实施: 国家:(1)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2)贯彻“四个 尊重”的方针,培养、奖励科技人才(3)加强科技创 新和教育创新,提高科技教育自主创新能力(4)全面 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 相结合。(5)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 技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公民(青少年):(1)了解并积极宣传科教兴国战略, 提高人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度;(2)自觉履行受教育 的义务,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己:(3)积极参加科 技创新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科技素养;(4)生活 中,维护科学,反对迷信。
3、(1)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党 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我国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等。 4、(1)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全面提高 自身素质,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2)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要关心国际形势, 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3)需要具有平等、参与、开放、合作意识,积 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持续发展战略: 1、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原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 今天,人口剧增 、资源的短缺 、环境的恶化 、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 的世界性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面对人口、 资源、环境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形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3、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自觉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 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4、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两型社会提建议) 国家:(1)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低碳生活的推广和监督 的力度(3)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4)大 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能源之路(5)鼓励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降低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公民(青少年):(1)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2)自觉宣传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3)行动上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节能环保的好 习惯。(环保购物,绿色消费;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少开私家车; 不乱扔垃圾;不是用一次性塑料袋、餐具;等等)(4)积极同破坏环境 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
科技的重要性: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 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当今国际竞争的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