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联故事

春联故事


王羲之夜 贴对联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 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临除夕, 不得不又写了一幅。他怕再被人揭去, 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 “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 这样,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 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 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 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 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
纪晓岚讽对石先 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 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 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 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 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 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 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 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细 羽家禽砖后死;
传说一光棍汉贴春联的故事。人家过年男女老
幼阖家欢乐,贴春联,放鞭炮。自己过年也得
像过年样,尤其贴对子不能免俗,因此,自己
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
无女、无妻室
横批是:一人过年。
说明了贴对子的习俗,非常普遍,尤其贴春联,
几乎达到村规民约的程度。一到小年腊月二十
三,天天有日程安排,二十三糖瓜沾(送灶王爷
给徐英。这一年,徐英过了一个好年。
九九迎春联
我国有数九的风俗,从冬至日算起, 每过九天算一个“九”,算到八十 一天,称为九九,到时,九九寒尽, 春暖花开。有个农民创作一副“九
体”对联: 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 庭院春
幽挟巷草重茵。 上下联各九字,每字皆九划。 把这对联写成空心字,每天在上下 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即八十一 天,“九”已尽了,已到花红柳绿、
上天的日子);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
腐;二十六,准备肉(杀猪宰羊);二十七,杀公
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全都有;三十
儿,擀煮饽饽皮儿。
、巧借春联度过 年关
旧时代常有“过年如过关”的说法。某年除夕, 一穷困长工怕债主上门纠缠,一大早在家门贴了
一副春联:
米无面无油盐酱醋皆无,如此贫寒,哪个小 子敢讨账
清代宁波有位著名的老中医,名范文 甫,他就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 贴在自家大门上,曰: 但愿人常健,
何妨我独贫。 另一副贴在自己卧室门上,曰: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莫生。
这位老中医,在除旧迎新之际, 不求自己的富贵康宁,却一反常情俗。
、巧写春联“讨” 来年货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 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 情狂
据说袁世凯自称皇帝后,下令举国欢庆, 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当庆”、“情狂”,都是当地吵丧时的 哀乐声。这副对联巧妙地表达了人民群众 对袁世凯的蔑视。
有酒、有肉、有豆腐 无儿、无女、无妻室
春联的种类
❖ 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条、 大春条。每幅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 有斗方和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一般大街门外 的对面和屋门对面,都贴“出门见喜”,屋里贴 “抬头见喜”,影壁单贴“迎样”、“鸿穆”等 等。老太太爱买吉祥话儿的,如“多福多寿多子 孙,日富田资日康宁”;老头儿愿买带有警语的; 一些商号大都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 三江”。还有像“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等, 都贴在商号的门柱子上。
❖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 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 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 "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 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联故事
许俊华
牛奔马跃行千里;凤舞龙飞上
九霄。这是我送给大家的一副 春联.
春联是中国的一块文化瑰宝,每
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
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
氛。今天我们就要来说一说春 联.不知道大家在过年的时候有 没有在门上帖上大红的春联呢? 如果你家就有,就来和大家分享
一下吧!
春联的由来
❖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 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 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 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 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 联者,即桃符也。"
纪晓岚的故事
四眼井 陆耳山
纪晓岚和朋友经常互相取笑,一 日,一位姓陆,名耳山的朋友邀 他踏青,在路过一方井时,纪晓 岚取水来喝,看到井中的倒影, 朋友说道:四眼井(讽刺纪晓岚
笔有墨有琴棋书画俱有,徒然富贵,何愁老 子不还钱
而另位寒士为了过个安稳年,门上春联为: 是君子容我过年;乃小人找咱讨债。
这副对联还配了“看刀子”的横批。“看刀 子”三字用得好,万一逼得无路可走,不是自杀, 就是杀人。按旧时代的惯例,春联一贴出,讨债
的就不能再要账了,只能把债务推到下一年。
两副奇特的春联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 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粗毛野兽石先生。石 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 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 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 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 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 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 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 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 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 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明朝时候,福州有个叫徐英的屠夫,因排 行第五,人们都称呼他为徐五。他家一贫 如洗,四壁悬空,凄冷之清,难于言状。
但他很有文才,深得乡里称赞。
一年除夕,家里无米过年,他面对穷 困生活,徐英发出了感慨,写出一副绝妙 对联,一大早就贴到房门上。那对联是:
鼠因粮尽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对联一经贴出,众人议论纷纷,同情 的人们将家里准备过年的食物拿出一些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