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8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的综合开发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伏尔加河全长369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积雪融水在伏尔加河流域河水补给中起着主要作用。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伏尔加河上有很多堤坝、水库和水电站,另外也连通很多运河。

读图回答1—2题。

1.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措施包括
A.以水能资源的开发作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B.采用高坝一次性开发方式发展水电站
C.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轻工业保护生态
D.水坝、运河的修筑获得发电、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
2.伏尔加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影响是
A.夏汛前降低水库水位,可提高汛期蓄水能力B.水位抬高,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C.促进流域资源的开发和高耗能产业的发展D.下游流量明显减少
【参考答案】1.D 2.C
解题必备
流域的综合开发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河流开发的原则:既要考虑河流的特点,更要考虑流域的①特征,进行综合开发。

2.自然背景的作用: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②。

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
(1)概况
a.位置:位于美国的③。

b.发源地:A ④山的西坡。

c.地位:是密西西比河支流B ⑤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⑥。

(3)气候:亚热带地区,气候⑦。

(4)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但河流⑧,受气候影响,水量⑨。

(5)矿产资源:主要有⑩、铁、铜、磷、云母等。

(6)河流水资源丰富的条件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历史上
(1)状况:开发早,形成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⑪、马铃薯和⑫。

(2)后果: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1)状况: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资源进行大规模⑬开发。

(2)后果:带来⑭、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核心:以河流的⑮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⑯进行恢复和治理。

2.开发项目
(1)防洪:干支流修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统一有效的⑰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2)航运:水坝修成后,经俄亥俄河和⑱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

(3)发电:大规模发展水电、⑲电和核电,形成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促进了流域内⑳
工业的发展。

(4)提高水质。

(5)旅游:随着○21 的修建和流域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一大批旅游项目的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6)土地利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

预留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结构,实行○
22 还林、还草;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23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
3.开发成果: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
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24 的统一。

【参考答案】①整体性②开发方向③东南部④阿巴拉契亚⑤俄亥俄河⑥起伏大⑦温暖湿润
⑧落差大⑨很不稳定⑩煤⑪棉花⑫蔬菜⑬掠夺式⑭土地退化⑮梯级开发⑯生态环境⑰
24生态效益
22退耕○
23洪灾○
水库⑱密西西比河⑲火⑳高耗能○
21水库○
学霸推荐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后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

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1—3题。

1.红水河被称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导致其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气温③地形④植被
A.①④D.①②C.①③D.③④
2.红水河和黑龙江航运量均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气温B.地形气温C.地形降水D.资源地形
3.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大量开垦坡地,发展种植业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贵州西部高原,由重庆汇入长江。

干流全长1037 km,流域面积87920 km2,年径流量534亿m3。

流域内煤、铝、磷、锰、汞等矿产资源丰富。

读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完成4—5题。

4.乌江适宜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丰富,落差大B.流域内年降水量丰富
C.支流众多,流程长D.多峡谷,建坝条件优越
5.乌江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效益包括
①大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威胁②带动了河流沿岸地区冶金工业的发展
③改善了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农业灌溉条件④有效地减少了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发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顿河有“静静的顿河”之称,为了使顿河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1949—1952年建成伏尔加—顿河通航运河和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

到1975年又在顿河盆地增建了116座水库,每座容量都超过100万元平方米。

下图示意顿河流域。

(1)指出顿河被称为“静静的顿河”的原因。

(2)说明齐姆良斯克水库建设对顿河流域航运的影响。

(3)分析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环境的影响。

(4)简述伏尔加—顿河运河的开通对伏尔加流域开发的意义。

答案
【答案】1.C 2.B 3.A
【解析】1.水能资源与其流域的地形(起伏大)和降水(降水多)有密切的关系。

2.红水河流域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发展航运;黑龙江流域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封航时间长,航运价值低。

3.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大量开垦坡地
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4.A 5.B
6.【答案】(1)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平缓;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较少且稳定。

(2)顿河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春季径流量大,夏季水位较低;该水库的修建可有效调节水库下游径流的季节变化,提高通航时间和通航能力;水库还具有拦沙作用,修建水库可减轻下游泥沙对航道的淤积,提高通航能力。

(3)顿河流域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排污量,加剧了海水污染;库区人口增加及工业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海径流减少,使海水盐度升高;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为伏尔加河提供了通向亚速海和黑海的出海通道,提高了进出外海的能力;提高了伏尔加河流域的交通通达度;扩大了经济腹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1)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平缓;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较小且稳定,故人们把顿河叫做“静静的顿河”。

(2)整个流域降水不多,修建水库可以蓄积水,提高水位改善航运;河流主要补给是融雪融水,大部分径流产生在春季,夏季水位较低,该水库的修建可有效调节水库下游径流的季节变化,提高通航时间和通航能力;水库还具有拦沙作用,修建水库可减轻下游泥沙对航道的淤积,提高通航能力。

(3)顿河流域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加剧了海水污染;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库区人口增加及工业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海径流减少,使海水盐度升高;这些又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伏尔加—顿河运河的开通,使伏尔加河与顿河相通,为伏尔加河提供了通向亚速海和黑海的出海通道,提高了进出外海的能力;伏尔加—顿河运河的开通可以使这两个河流航运相通,提高了伏尔加河流域的交通通达度;扩大了经济腹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