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姓名:学号:2011年级专业班级:11植物保护安检1班2013年10月目录一前言:目的与意义 (1)二实习内容与方法 (1)三实习结果与分析 (1)1 实习地点概述 (1)2 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 (2)豆科作物病害 (2)水稻病害 (4)旱粮作物病害 (4)香蕉病害 (6)其他果树病害 (8)茄科和葫芦科病害 (9)油料作物病害 (14)甘蔗病害 (14)花卉病害 (16)蔬菜病害 (20)其他病害 (25)发病症状 (26)3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37)四收获与体会 (40)五问题与建议 (41)六主要参考文献 (41)一、前言:目的与意义1、巩固《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进一步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特别是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技能;3、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镜检等,学会诊断本地区主要植物病害,学会病害调查的基本方法;4、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1. 农作物病害标本采集与鉴定以组为单位采集、鉴定和制作一定数量的病害标本,然后进行病害标本室内处理:症状识别、显微镜检、病原鉴定。

2. 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对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程度进行调查,掌握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取样方式、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等,并实地进行病害发生情况及为程度调查,详细记载相关数据,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3. 实习总结并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结束后,要求以组为单位制作PPT,进行实习总结报告。

每位同学按实习报告规定格式撰写、提交实习报告、综合性实验报告各一份,主要内容包括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工作成绩、收获、建议及意见。

三、实习结果与分析1.实习地点概述①东莞香蕉蔬菜研究所:香蕉、茄子、豆角、玉米等。

②增城宁西教学科研基地:玉米、水稻、火龙果、各种瓜类等。

③广州太和镇大田:驳骨丹、双带剑兰、糖胶树、木棉、蜘蛛兰等。

④广州市桥钟村农场:生菜、白菜、姜、花生、葱等。

⑤学校农场:玉米、水稻、菜心、甘蓝、甘蔗、辣椒、甘薯等。

2.农作物病害采集及鉴定统计在水稻、蔬菜、杂粮及花卉等44种作物上共采集及鉴定的病害有88种,其中,真菌性病害有71种,细菌性病害有8种,病毒性病害有9种(详见下表)。

①豆科作物病害病害名称病原学名病状病原特征病原形态图豇豆煤霉病菜豆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ruenta (Sacc.)Deighton(=CercosporacruentaSacc.=C.vignaeEll. &Ev.=C.phaseoliDearn.& Barth.)叶片两面初为赤色或紫褐色小点,后扩展为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病健结合处不明显。

分生孢子倒棍棒状至圆柱形,近无色,直立至中部弯曲,顶部尖细至钝,基部倒圆锥形至圆锥形平截,4-14个隔膜。

实物图见图一大豆锈病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appendiculatus(Pers.) Ung.[=U.Phaseoli(Pers.)Wint.]叶上病斑初白色至黄褐色,稍隆起,扩大成棕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状夏孢子。

夏孢子淡黄褐色,近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表面生微刺,芽孔1至3个;冬孢子栗褐色,近圆形至椭圆形,外表平滑,顶端有乳突柄长与孢子相当,不脱落。

实物图见图二豇豆白粉病粉孢属Oidium sp.叶片上初有淡黄色粉状小点,后扩大至不规则形状粉状斑,并互相联合,病部被白粉覆盖。

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分生孢子梗直立,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实物图见图三豇豆锈病豇豆单胞锈菌(U.Vignae Barel)叶上病斑初白色至黄褐色,稍隆起,扩大成棕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状夏孢子。

夏孢子淡黄褐色,近圆形,卵形或椭圆形,表面生微刺,芽孔1至3个;冬孢子褐色,近圆形至椭圆形。

实物图见图四大豆霜霉病东北霜霉P. Manschurica叶片染病,由下部叶片先发病,并向上蔓延,初生褪绿色小点,扩大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黄色病斑,后发展为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病斑。

孢囊梗二叉状分枝、末端尖锐,顶生一个孢子囊、无色,椭圆形或卵形。

实物图见图五大豆炭疽病炭疽菌C.lindemuthianum(Sacc.etal.)Briosi.et Cav.叶部病斑初为红褐色,后变黑褐色或黑色,扩展为圆形或多角形,中间浅褐色或暗绿色,且斑边红褐或深褐色。

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圆形或近圆形,分生孢子盘上散生黑色刺状刚毛。

分生孢子无色,圆形或卵圆形,单胞。

实物图见图六②水稻病害病害名称病原学名病状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图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ühn近水面叶鞘初有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的小斑点,后扩大为椭圆形或云纹状。

菌核黑色或褐色,表面粗糙,菌丝多为直角分支,褐色,分支处有缢缩。

实物图七稻曲病稻绿核菌Ust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受害谷粒膨大成扁球形,包膜呈灰白色。

成熟时内外颖破裂,呈墨绿色。

分生孢子球形或者卵圆形,具小柄,萌发时发生短小、直、有隔膜,上细下粗,单生或分枝的菌丝状分生孢子梗。

实物图八水稻胡麻叶斑病平脐蠕孢属Cochliobolusmiyabeanus叶部病斑暗褐色,椭圆形或长圆形,有黄晕,状如芝麻粒。

穗颈枝梗病斑和病谷粒上生绒毛状黑霉分生孢子长梭形,直或弯曲,深褐色,脐点位于基细胞内。

实物图九③旱粮作物病害病害名称病原学名病状病原特征病原形态图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Nisik. & Miyake)Shoem. (=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 Miyake.)叶片上初有暗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成黄褐色或红褐色椭圆形斑,边缘色较深。

分生孢子长梭形,直或弯曲,深褐色,脐点位于基细胞内。

实物图十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turcicum叶片上初有黄色水渍状圆形小斑,后沿叶脉扩展成大小不等的梭形斑,黄褐色或青色。

分生孢子梭形至圆筒形或倒棍棒形,直或弯曲,深褐色,脐点强烈突出。

实物图十一玉米锈病柄锈菌属Puccinia sorghi;P.polysora;Physopella zeae叶片、叶鞘上,初生淡褐色小点,成熟夏孢子堆黄褐色至褐色。

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冬孢子裸露时黑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端圆,分隔处稍缢缩。

实物图十二玉米煤烟病链格孢属Alternaria玉米蚜还分泌蜜露诱发分生孢子梗深色,以合轴式延伸;顶端产生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分生孢子,褐色,具横、纵或斜隔膜,顶端无喙或有喙,单生或串生。

实物图十三玉米黑粉病黑粉菌属Ustilago maydis被害的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瘤干裂后散发出黑色粉状物,即病原菌孢子,叶子上易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物。

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有的萌发直接产生芽管。

实物图十四④香蕉病害⑤其他果树病害⑥茄科和葫芦科作物病害辣椒疮痂病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Xanthomonasvesicatoria叶片染病后出现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的黑绿色至黄褐色斑点;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表面粗糙,引起烂果。

属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具极生单鞭毛,能游动。

菌体排列链状,有荚膜,革兰氏阴性,好气。

实物图二十九辣椒炭疽病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capsici (syd.)Butl.果实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或橙红色小粒点。

叶片染病,初为褪绿水渍状斑点,后变褐色具有轮生小点。

分生孢子盘上长有暗褐色刚毛,具2~4个横隔膜;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胞,顶部尖,基部钝。

附图三十茄褐纹病茄褐纹拟茎霉Phomopsisvexans幼苗受害,多在茎基部出现凹陷斑,导致幼苗猝倒。

成株叶片发病,出现圆形至不规则斑,斑面轮生小黑粒。

主茎或分枝受害,出现不规则灰褐色至灰白色病斑,斑面密生小黑粒,分生孢子器近球形,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

分生孢子有2种不同形态:一种是椭圆形或纺锤形,另一种呈细长线状,并在一端弯曲成钩,两者均为无色单胞。

附图三十一茄子枯萎病尖镰孢茄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melongenae(Matuo etlshigamiSchlecht)初期病叶上小脉明脉状,接着自下而上叶片变黄、枯萎。

分生孢子分大小两型:大型分生孢子似镰刀形或新月形,淡色,基部有足细胞,3-5个横隔膜,多数3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淡色、单胞或有一横隔。

附图三十二茄子炭疽病平头刺盘孢Colletotrichumcapsici主要为害果实。

在果面形成近圆形病斑,初表面灰褐色,后变成灰白色,其上生出大量黑点状毛刺,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该病多发生在生活力弱的果实上。

分生孢子盘大小不一,盘上具密集的黑色刚毛,刚毛具0~3个隔膜,下粗上尖,尖端色稍浅;分生孢子无色,新月形或镰刀状,一端尖锐,另一端较钝,单细胞实物图三十三茄子青枯病茄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发病初期仅个别枝上叶片或少数几张叶片萎蔫,病茎表现症状不明显,后期全株叶片逐渐变褐枯死。

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无荚膜,无芽孢,极生1~4根鞭毛。

附图三十四番茄病毒病无全株黄绿色。

叶片背面脉变紫,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重的卷成管状,新叶变窄或近线状,植株矮化,侧枝都生蕨叶状小叶,复叶节间缩短,呈丛枝状。

无附图三十五番茄青枯病茄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叶片色泽变淡,呈萎蔫状。

叶片萎蔫先从上部叶片开始,随后是下部叶片,最后是中部叶片。

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无荚膜,无芽孢,极生1~4根鞭毛。

附图三十六番茄早疫病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茎部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

叶片受害初呈小黑点,扩展轮纹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果实在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斑面着生黑色霉层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1~5根束生,不分枝或罕生分枝,褐色,直或弯曲;分生孢子,单生,青褐色,直或弯曲,倒棍棒形至长椭圆形,一般有多个纵横隔膜。

附图三十七冬瓜霜霉病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主要为害叶片。

病斑生于叶上,初淡绿色,后变黄色,受叶脉限制带棱角,病斑大小2~6毫米,菌丛生于叶背,淡灰白色,稀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