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
Colin Baird, Michael CannEnvironmental chemistry.
Nikolai V. Khartchenko,Greenpower:the eco-friendly energ.
John R. Fanchi,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适用层次:硕士√博士□
开课学期:秋季
总学时/讲授学时:32/32
学分:
先修课程要求:普通化学,工程热力学,热能动力系统原理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专长
郎静
副教授
动力机械
48
新能源;燃烧及其模拟
徐波
讲师
动力机械
37
新能源;燃烧及其模拟
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对我国及世界能源资源的现状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熟悉能源结构,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与石油替代燃料,并了解不同能源的安全性。在现有研究水平上了解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并讨论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能源总论
§1.1能源分类
§1.2能源资源
§1.3能源结构
§1.4能源安全
§1.5能源与环境
§1.6资源和污染物节约指数
§1.7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可再生能源
§2.1太阳热能
§2.2光伏电池
§2.3风能
§2.4生物质能源
§2.5地热能
§2.6海洋能
第三章清洁能源与石油替代燃料
§10-1热污染及其控制
§10-2电磁波污染及其控制
§10.3光污染及其控制
§10.4信息污染及其防治
教材:
1.张煜盛,燃烧污染与环境(讲义),能源与动力学院,2004
2.自编教材
主要参考书:
ThomasG. Spiro, William M. Stigliani,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3.1核能
§3.2水电能
§3.3氢能
§3.4甲醇
§3. 5乙醇
§3.6二甲醚
§3.7碳酸二甲酯
§3-8改性石油燃料
第四章能源与环境管理
§4-1能源与环境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4-2能源与环境管理基础
§4-3能源与环境管理模型
§4-4节能法规与考核标准
§4-5大气排污交易
§4-6环境监测和综合评价
第五章大气环境保护
陈军、袁华堂,新能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龙敏贤、刘铁军,能源管理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马隆龙、吴创之、孙立,生物质气化技术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Edward S. Cassedy,可持续能源的前景,2002年12月第1期。段雷、黄永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Aldo Vieira da Rosa,Fundamentals of renewable energy processes.
Felix A. Farret,M. Godoy Sim,Integration of alternative sources of energy.
Self-edited textbook: Combustion pollutants and the environment.
§8.2液体燃料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理
§8.3车用发动机的排气净化
§8.4车用发动机的燃烧噪声
§8.5烃燃料清洁燃烧技术的发展
第九章核能利用与放射污染
§9.1放射性污染及其危害
§9.2核电厂的放射污染
§9.3核电厂的安全防护与三废处理
§9.4核企业环境监测
§9.5核电厂事故及应急措施
第十章其他污染及其控制
§6.6燃料着火反应机理
§6.7燃烧污染物控制机理研究进展
第七章煤燃烧过程的污染及其控制
§7.1煤燃烧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7.2煤燃烧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7.3气体排放物净化技术
§7.4固体排放物净化技术
§7.5燃烧噪声控制技术
§7.6煤清洁燃烧技术的发展
第八章液体燃料燃烧的排放与控制
§8.1液体燃料燃烧污染物的排放特征
能源与动力工程
课程名称: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
课程代码:121.509
英文名称:Energy Engineering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课程类型:□√讲授课程□实践(实验、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专题讲座□其它
考核方式:开卷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适用专业:动力机械与工程热物理
§5.1大气结构和组成
§5.2大气污染与主要污染源
§5.3空气污染指数
§5.4空气和废气环境监测
§5.5噪声环境监测
§5.6放射性环境监测
§5.7环境影响评价
§5.8大气污染控制途径
第六章能源物理化学基础
§6.1热化学
§6.2化学反应平衡
§6.3化学反应动力学
§6.4燃烧反应机理研究
§6.5燃烧反应机理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