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


空的?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 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 感觉吗?
先有存在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
心动?幡动?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 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
非幡动,仁者心动。” 出自 《六祖坛经》,简称《坛 经》。佛家认为,风动,旛 动,都是境相。一切相从心 生,故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唯心主义
(思维和 内
谁决定谁)
哲 学
存在的关 容 系问题)
2.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的 基
(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1.(从生活实践看)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从哲学研究看)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的 为什么? 问题
3.(从哲学发展历程看)贯穿于哲学发展
的始终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 存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 在 饿

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


饿的感觉。思维
才 空!
才 饿!
请问:是我们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
何者为本原(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正确 否认思维能正 认识存在 确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世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马克思”
1.何者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是什么?
(谁是本原;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 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是物质和意识的关 系问题?为什么?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 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 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 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 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 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 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在梦中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东 西,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2、“存在即被感知”、唯心主义
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唯火物。主义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唯心主义
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唯物主义
7、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物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内容
•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 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 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 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 现象却不是自在之物的真 实反映。
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 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 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 会)。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第一性)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 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
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p29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
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那么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及周围世界 也很可能是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正确 否认思维能正 认识存在 确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世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马克思”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英国)
康德(德国)
休谟的不可知论:
•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 和上帝是否存在不 可知;
• 另一个是关于经验 之间因果关系(或 普遍必然规律)是 否存在不可知。
康德的不可知论
•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 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 ,即所谓“自在之物”,并 认为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 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 主义态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生活的向导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二课 百舸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争流的思想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 第三课 时代 的精神上的精华 精神的精华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综合探究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界 上
思唯维心决主定义存在







心外无物
思维唯决心定主存义在
王守仁
天行有常,
存在唯决物定主不为思义尧维存,
不为桀亡。
荀子
我思故我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 笛卡儿
我在故我思?
西方存在主义大师: 萨特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意识:P37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比如 精神、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 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意识以外的一 切事物如:地 球、生 物、环 境、国 情、磁 场等可见或不 可见的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实在。
注意:
第一、“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第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