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嘉兴市本市级市场调研报告

2018年嘉兴市本市级市场调研报告


基础背景 城市规划
经济表现
城市表现
嘉兴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成为浙江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科创
资源重点辐射地、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为浙江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
嘉兴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建设加速发展,区域价值战略性提升,城市经济较为活跃,人民富裕程度较高,购 买力较强
2018
嘉兴市本市级市场调研报告
/ 时间:2018年7月
1
城市概况
目录
3
2
房产政策
市场状况
章节
1
城市概况
城市概况
区域定位——沪、杭两大都市圈与大湾区战略交融点
基础背景:长三角城市群及大湾区战略规划已经形成,嘉兴依靠两大都市圈的地理优势,具有承北启南的关键作用,在未来进 入实质建设的阶段,对嘉兴具有明显的利好。
2016年10月起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 部门暂受理商转公贷款业务,待全市 住房公积金个贷率连续三个月在95% 以下时,再重启商转公贷款业务。
总体原则:
“先贷先转”、“谁发放,谁受理”
申请条件:
申请商转公贷款须符合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 职工家庭不予受理商转公贷款),同时还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为本市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 (二)所购住房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已为现房,且已取得《不动产所有权 证》,并办妥一般抵押登记手续; (三)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银行须为承办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的受托银行,贷 款尚未结清,已正常还款一年以上,且近两年无逾期记录。
规、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实行“黑名单”制度。
此外,文件还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部门、发改(物价)部门、市场监管部门、 公安部门、国税地税部门和银监部门的工作职责。
章节
3
市场状况
市场状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苏州 上海
环沪都市圈
枫泾 松江 湖州
嘉兴
嘉兴机场(在建)
金山
嘉兴
杭州湾经济圈
杭州
环杭都市圈
上虞
宁波
城市概况
城市发展历程——36年城市飞速发展
城市发展历程:嘉兴人口规模从最初规划18万,增加到130万人口总归,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6平方公里,拓展到257.29平
方公里。
城市概况
17年浙江省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 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市创建浙江 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行动计划 (2017—2020年)》随后出台
4.23
2017年7月松江与杭州、嘉兴签订《沪 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 议》,标志着2.0时代的正式开启
14年出台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
城市概况
城市人口——全国三十名,吸附力强劲
规划结构:嘉兴将重点发展第二圈层,逐步打造第三圈层 第一圈层:主城区中心组团,为中环路以内,以商贸、行政办公、文化、居住为主要功能的 综合组团; 第二圈层:主城区拓展区,主要位于外环路与中环路之间,以工业、居住及配套功能为主; 第三圈层:主城区的延伸区,依托外围镇六大片区。根据各镇的特色和发展形态,整合资源, 各片区各具特色集约发展。
房产政策
近期新策——联合调控
注意点:
1.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一律不
得通过任何方式认购。 2.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合理安排开盘时间和销售方式,避免在夜间进 行项目开盘和销售活动,意向购房人数多于准售房源的,宜采取摇 号等方式公开销售,也可邀请公证机构全程监督。 3.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时,不得限制、阻挠、拒绝购房人选 择住房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购房人签署自 愿放弃住房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权利的书面文件。 4.全面建立和实施“失信惩戒”的联合管理机制。对严重违法违
• 据省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审定: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量465.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300.31万人,人
口城镇化率达到64.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嘉兴市历年人口机械增长率(单位:‰)
9 8 7 6 5 4 2.94 3 2 1 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3.32 3.46 8.35
嘉兴 桐乡 平湖 海宁 嘉善 海盐
外地1套
本地首套首付3成,2套贷款未结清首 付5成;外地首付5成
本地2套房产权未满2年不得出售; 外地产权未满2年不得出售
外地1套
-
-
-
房产政策
近期新策——重启商转公
今年2至4月全市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分 别为94.58%6、93.3%、92.36%,已符合 重启商转公贷款业务条件。5月21日发 布全市重启商转公贷款公告。 6月13日重启商转公贷款细则出台, 6月20日商转公贷款业务正式实施。
首套首付3成,2套贷款结清首付5成, 贷款未结清首付8成,2套及以上贷款 未结清停止发放住房贷款
-
-
昆山
本地3套,外地1套(需1年社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本科以上在职人员享受本地 待遇 要求所售房源实名登记、严 禁期房 转让、严格执行价格备案 外地顶尖人才、高端人才不 在限购范围内
南通
-
2套首付4成(公积金贷款)
-
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 区
嘉兴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
护、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现代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 江南水乡风情的田园式生态旅游区和高品质的文化休闲、健康养生基地。
城市概况
城市人口——受上海溢出效应增长明显
• 201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56.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5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10.83‰,死亡率7.19‰,自然 增长率3.65‰。全年迁入人口4.29万人,迁出人口1.33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8.35‰。
2017年浙江省各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全体居民) 第五名
49832 48233 43185
43507
43507
45306
40629 29378
45195
40439 29329
12 10 8 6 4 2 0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绝对值
绍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台州市
丽水市
同比增幅(%)
城市概况
8000
6000 4000 2000 0 杭州市 宁波
第五名
4388.22 4355.24 3870.22 2476.13 1380 衢州市 1289.2 丽水市 1218.95 舟山
5.00% 0.00% -5.00%
温州市
绍兴市
台州市
嘉兴市 GDP 增速
金华市
湖州市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产业布局——四大平台共同发展,长三角共荣都市群
产业布局:依托上海外溢和嘉兴各区域原有产业优势,沿G60、G15W布局四大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 进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通过集聚发展金融、商务、
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
商贸、物流、文创等现代服务业,推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健康食品产业 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嘉兴市高端要素 集聚新平台。 嘉兴科技城:科学发展先行区、省校(院地)合作典范区、接轨上海示范
三环 中环 内环 嘉兴科技城
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创业创新活力区、高新产业策源区,全力打造全省 继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之后的又一个综合性科 技城,省级重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集光伏科技研发、光伏产品应用产业化、光 伏产业集聚、光伏发电应用、光伏产品国际贸易“五位一体”的特色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 北部健康旅游区:依托嘉兴市区北部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集湿地生态保
城市概况
城市交通——长三角交通中心节点
依托大型交通枢纽,让上海-嘉兴-杭州无断层连接,形成以沪杭高铁为主的交通黄金走廊都市带,嘉兴承接上海,
连接杭州,必将成为黄金走廊上的城市新中心。
城市概况
城市概况总结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组成的菱形对角“黄金节点”,距沪、杭、 苏、甬各1小时车程,沪杭高铁、沪杭高速使嘉兴同上海无缝对接,具备融沪优势。 城市定位产城融沪,浙江接轨的上海示范区,交通规划优势明显,承接上海外溢的主流区域,未来具备 良好的成长基础。 整体经济水平较好,市区经济实力强劲,保持稳定增长,二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民营经济发达,典 型藏富于民,居民购买力强,追逐高端消费
人口吸附力:嘉兴属于人口净流入城市,2017年全国人口吸引力指数排行榜,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30位,人口吸 附力高居前列。
2017年嘉兴史上最强人才引进政策:
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育高精尖缺人才。《意见》明确, “国千”、“省千”人才到嘉兴全职创业的,经认定 可直接享受项目补助。 对嘉兴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的资助。 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大力推进柔性引才。《意见》提出实施“海外工程师”、“域外专家”、“双休人才”三 大计划。 以更加灵活的手段鼓励市场化引才。《意见》 鼓励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个人等引进和举荐人才,根 据引进人才的层次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 以更加鲜明的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意见》明确, 对入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的创新类和外国专 家类领军人才,将按企业给予人才年薪的一定比例补助给企业,每年最高可获100万元补助,补助时间最长5 年。 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意见》提出, 对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在我市牵头设立产业研究 院、智库等予以“一事一议”专项支持,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支持。 以更加立体的框架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服务举措,涵盖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安 居保障、加大采购扶持、优化就医就学、降低居留落户门槛等人才关心关注的各个方面。 以更加清晰的分类指明集聚人才方向。《意见》首次制定嘉兴市人才分层分类目录,不仅将人才划分为顶尖 人才、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基础人才四个层次,而且对每一层次的人才认定提出了具体标准,精细化程度 创省内先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