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八年上物理竞赛试题满分:85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0题单选,11-13多选。

10×2分+3×3分=29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虚像D云和鱼都是实像3.如图4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A B C D5.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 刻度线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6.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8cmB. 一定大于20cm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1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1.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眼睛变大了D.透过眼镜看小丽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12.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B.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D.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生间里的浴霸是利用红外线加热的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等的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二、填空题。

(30×1分=30分)14、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角是;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的缘故。

15、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º,则入射角是;如果入射线与反射线的夹角是120º,则反射角等于。

16、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m;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

17、如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上的火炬点燃。

18.斜插入水中的铅笔,从边上看似乎向________(填“上”或“下“)发生偏折了,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_进入_________ 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

19.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位置。

20.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镜。

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21.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

FF(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 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 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 的 像。

22.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23.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游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3×2分=6分)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 所成的像。

25.如图所示,MN 是平面镜,A 为发光点,B 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试画出经过B 点 的反射光线和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6.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第25题 第26题 第27题 四、简答题(4分)27.在某农村的草场上,一塑料薄膜盖在草垛上,夏天的雨后,太阳光直射到草垛上,不久干草就被点燃了。

事故原因查明后,发现祸魃是草垛上塑料薄膜凹下形成的积水坑(如图所示)。

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五、实验题:(16×1分=16分)28.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10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0 图1129.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1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8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放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FF(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13.5141516.72030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填一光学设备)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 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八年上物理竞赛答题纸班级: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0题单选,11-13多选。

10×2分+3×3分=29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 。

15、 ; 。

16、 m , cm ; m 。

17、 , 。

18、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19、 ; 。

20、; ; ; 。

21.(1) 、 (2) 、 。

(3) 、 。

22. , 。

2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作图题(3×2分=6分)第25题第26题第27题四、简答题(4分)27.五、实验题:(16×1分=16分)28.⑴请在图10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3) __________.(4)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_______________,(1) 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