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人团体在民法典中的地位之我见管洪彦上传时间:2004-12-1内容提要:非法人团体是指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在民法典制定的过程中,关于非法人团体的地位问题争议颇大。
从比较比较法的角度分析确立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是大势所趋,确立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有其经济价值,宪法根据和伦理基础,社会现实性和哲学依据的基础。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学者建议稿)对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的规定有较大的突破。
关键词:非法人团体、民法典、民事主体地位一,关于非法人团体在民法典的地位的争议:非法人团体在民法典中的地位问题在民法典制定的过程中争议颇大。
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法典中不应赋予非法人团体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这种观点认为非法人团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无法抽象出共同的规则予以规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民法典中应当规定非法人团体,但不应赋予其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而是应该扩大法人的概念,即采所谓的“大法人”概念将关于非法人团体的规定纳入到法人的规定中。
其主要根据是,总观世界各国民事立法均采民事主体“两元论”观点。
故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可在现有的理论框架内解决,无须另外承认“第三民事主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采“第三民事主体”说,即承认非法人团体为一类独立的民事主体,将其在民法典中单独规定。
作者认为应采第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置社会生活中各种非法人团体普遍存在这一现实而不顾,认为难以规定显然不足以服人,第二种观点虽然认识到了非法人团体的现实存在,然而企图通过扩大法人概念的做法予以解决,有削足适履之嫌。
第三种观点则较为可取,具体理由如下:一,确立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的根据(一)非法人团体民事地位的比较法分析1,在大陆法系国家对非法人团体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已经有所改变大陆法系民法典普遍采取民事主体“两元论”的观点,即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日本民法典等均采此观点。
法国民法典受其时代的局限,只承认了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然而后来也进行了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民事主体“两元论”的观点在现代民法中是有所动摇,具体表现在:在大陆法系国家,许多国家和地区承认了非法人团体的当事人能力,如德国.日本,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等。
非法人团体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成为独立的诉讼主体。
对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也开始采取比较灵活的态度。
例如,在德国对于那些完全具备法人条件的非法人团体(在德国称为无权利能力社团)或者鼓励其补正登记,或者致力于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其适用关于社团法人的规定。
[①]对于无权利能力的非盈利性社团允许引用民法典714条的规定,通过章程进行责任限制,就社团董事会通过法律行为发生的债务,仅有共同共有约束的社团财产承担责任,成员不承担责任。
[②]这就赋予了非法人团体一定的责任能力,无权利能力社团一般可以章程排除合伙法的适用,从而适用社团法,即民法典第24条至53条的大多数规定。
例如,无权利能力社团可以章程就共同共有关系设置董事会代表;通过成员决议方式形成内部意思;使成员资格不可转让;使社员退出社团的权利受强行法保障等(第38条以下),但第42条至44条的权利能力丧失和第55条至79条登记的规定,依其性质不能适用。
[③][④]日本民法对非法人团体的地位也重新进行了反思。
理论上多数认为,未依照登记非盈利性社团的成员承担有限责任,其理由是这些社团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债务风险较少,第三人信赖保护无强化的需要。
日本判例也逐渐承认未登记的非营利性社团具有权利主体资格,基本上可适用关于社团法人的规定。
台湾地区对非法人团体的态度已有所改变。
如大法官释字第486号解释认为,自然人,法人为权利义务主体,因为宪法保护的对象,惟为贯彻宪法对人身权及财产权的保障,非具有权利能力之社团亦受保障。
[⑤]这就意味着非法人团体具有独立的受法律保障的利益,为承认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向前推进了一步。
另外,1986台湾司法院11月10日厅民一字第1677号涵表示:“作为非法人团体的寺庙,已脱离捐助人和信徒而有独立的财产,具有位权利主体的必要和社会价值,其办理登记者,可谓财产权主体,可标买不动产。
”[⑥]2,在英美法系国家,对大陆法系国家称为非法人团体的组织体采取的态度更为灵活。
在英美法系国家,并没有向大陆法系国家那样将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两类或者三类的做法,而是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务实的态度.“就法律上的人而言,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团体的涵盖范围仍有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将大陆法系称为的非法人团体也作为人,如《美国统一商法典》认为person包括individual(个人)和organization(组织).organization(组织)包括corporation(法人)governmentorgovernmentsubdivision(政府和政府分支机构及代理机构),businesstrust(商业信托),estate(产业团体),trust(信托),partnerships(合伙),association(社团),anyotherlegalorcommercialentity(其他的法律或商业实体)。
”[⑦]由此可见,大陆法系国家对非法人团体的态度开始由绝对的不承认其民事主体地位到逐渐趋向于有条件的承认其民事主体地位。
英美法系国家的非法人团体为当然的person(人)。
因此从两大法系的观点视之,承认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民法典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承认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
(二)确立非法人团体在民法典地位的宪法根据和伦理基础1.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具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其中所谓的“结社自由”当然包括成立一定团体的自由。
作者认为,既然宪法赋予了公民结社的自由,就应当为公民结社的自由提供更为具体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一方面,在公法领域法律应当为结社自由提供方便,例如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团体的登记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在私法领域法律应当规定一定团体的成立要件,变更事由,责任,解散等事项。
要保护其在私法领域内的合法权益。
否则,宪法中所宣示的结社自由将成为一句空言。
就社会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非法人团体而言,它们是自然人或法人为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它们或以一定的营利为目的,或以公益为目的或为其他目的。
作者认为,在民法典中应当有非法人团体的一席之地,根据一定的条件赋予其权利能力,确认其应有的利益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这是切实贯彻宪法中的结社自由的具体措施。
这样方可防止宪法中的结社自由不至于沦为一句形同虚设的口号!2,伦理基础民法是以人为本的法律,尊重人的自由和保障人的尊严为民法的伦理基础。
人的自由应受保障,不得抛弃,个人不但在其私法领域享有法律上的自由,并得与他人形成彼此间的法律关系,因而建立了私法自治及权利行使的自由。
[⑧]近现代民法无不体现了对自由的尊重和对尊严的保障。
法国民法典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其思想基础,赋予全体法国人以平等的主体地位。
德国民法典继续发扬了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不仅赋予自然人以平等的主体地位,还赋予自然人为追求一定目的而设立的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
这些都是近代民法中人格的形式平等的体现。
现代民法更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现了从人格的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转变,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因此不难看出,民法典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闪耀着人性主义的光辉,特别是现代民法典将对人性的尊重推向了巅峰。
民事主体制度作为民法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定将会反映民法典的整个精神实质,民法典中对自然人人格的承认和对法人人格的认可均反映了对人性的尊重。
作者认为对非法人团体人格的认可与否,也将反映民法典对人性尊重的程度。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非法人团体都是自然人或法人为达到其一定目的而设立的,是他们人格自由的延伸,均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追求,是他们各自人性张扬的体现。
对他们所设立的团体人格的认可,将会把对他们人性的尊重推向更高的境界。
当然,并非要盲目的都承认他们的人格,众所皆知,自由的范围也是有一定界限的,个性的张扬也不能逾越法律。
因此,对非法人团体的设立应当予以必要的限制。
社会经济生活是由许许多多的单个民事主体的活动组成的,各个不同的主体在民法典中地位的确立反映了立法者不同的价值追求。
自然人民事主体的确立反映了立法者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和人格价值的重视,法人民事主体地位的确立反映了立法者对团体人格的尊重和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价值的肯定。
同样道理,根据作者的理解,对非法人团体民事主体地位的确立除了有上述依据外,亦有其独立的经济价值。
(三)非法人团体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1,非法人团体具有不同自然人的独特的经济价值首先,从非法人团体的资本数量上考虑,非法人团体往往比自然人的经济实力雄厚。
非法人团体是人的集合和财产的集合的综合体,这就能够提高他在现代市场经济贸易中变化莫测的高风险的需要,能够更容易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次,非法人团体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比自然人更有利于交易安全的需要。
非法人团体是实行的“双轨制”的责任形式,即非法人团体的责任首先由非法人团体的团体资产来偿还,当其不能完全清偿时,由其成员补充清偿。
这种这责任形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一方面,它有利于刺激投资者的热情;另一方面能较好地维护交易中的三人利益。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现代市场经济交易风险极大,交易主体在参与交易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一场交易的失败就处于家破人亡的境地。
这是极不利于刺激投资者的热情的,而非法人团体中其成员承担的是补充责任,而不是完全的无限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为投资者的风险设置了一道保护屏障。
再次,非法人团体比自然人更能提高交易效率。
非法人团体如果具有团体人格,就可由其代表人或其负责人代表它进行交易,这就避免了第三人与非法人团体的成员单独交易的繁琐。
2,非法人团体具有不同于法人的独特的经济价值首先,非法人团体的设立程序相当于法人来所较为简便;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同的责任形式决定的。
法人实行有限责任制,这是比加大了交易中的三人的交易风险,因此,对法人的成立条件必须予以严格的限制,以防有利用法人的有限责任制度进行非法活动;而非法人团体正如上文所言实行的“双轨制”的责任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法人团体的信用基础(相对于自然人来说),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提高了非法人团体的成员交易过程中的警惕性和责任心,因为他们也要尽可能的避免自己对非法人团体的债务责任负责。
其次,非法人组织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非法人组织一类组织的总称,他们给予不同的目的需要而具有不同的组织形式,这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主体多样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