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羊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

第11章 羊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


微生物合成足够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大部 分动物体内可合成足够的维生素C;

维生素D一般不缺乏; 微生物和羊本身不能合成维生素A,且对摄入的 维生素A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4)矿物质营养特点

羊维持、生长所必需; 瘤胃微生物的必要营养素; 如硫、钴等。

维持瘤胃内环境(pH值、渗透压)。
(5)能量需要特点

羔羊出生时,瘤网胃不具有功能,吃进 的母乳直接进入皱胃。 瘤网胃的发育过程需要建立微生物区 系,这一过程与是否摄入干饲料有关, 瘤网胃内微生物区系的建立是通过饲料 和个体间的接触产生的。

小肠细长而曲折,长约25m,相当于 体长的26~27倍左右。在各种消化液作 用下进行化学消化,也是营养吸收的主 要场所。 大肠较小肠粗而短,长度比小肠 短,约为8.5m。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 形成粪便。
(2)瘤胃微生物作用:每毫升瘤胃内容物含 1010~1011个细菌,105~106个原虫。

消化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粗纤维; 同时利用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 分解脂肪为不饱和脂肪酸并将其 氢化饱和 ; 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3. 营养特点
(1)日粮以粗饲料为主

(4) 繁殖的营养需要
(1)种公羊的营养需要
☆ 配 种 期:合理提高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 恢 复 期:继续饲喂配种期日粮,并提供充足青绿多汁饲料 ☆ 非配种期:日粮营养水平高于维持需要10~20%即可。 ① 妊娠前期(前3个月) ☆ 羊对日粮营养水平要求不高,但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优 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 ☆ 放牧条件较差地区,母羊要补喂一定量混合精料或干草 ② 妊娠后期(后2个月) ☆ 胎儿和母羊自身增重加快,应对母羊补饲一定量的混合 精料或优质青干草。 ☆ 生产中需根据饲养标准和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并调整日 粮,以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第十一章
羊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合
主要内容:

羊的营养特性 羊的营养需要 羊的日粮配合 饲料青贮技术 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实用技术
第一节 羊的营养特性
羊的营养特性

羊消化器官的特点 羊的消化生理特点 羊 的 营 养 特 点
1. 消化器官的特点
1)
具有复胃: 瘤 胃、 网 胃、 瓣 胃和皱 胃, 瘤 网胃进行 物理、生物消 化,瓣胃起机械 压榨作用,皱胃 进 行 化 学 消 化。

微量元素8种:
碘、铁、钼、铜、钴、锰、锌和硒。
① 钠(Na)和氯(Cl)
主要分布在羊体的体液及软组织中,在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
压,调节体内平衡;
羊缺乏钠和氯可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生长受阻; 植物性饲料一般含钠和氯较少,因此应经常补给食盐。一般用食盐补
充氯和钠,既是营养品又是调味剂,可提高食欲、促进生长。一般每 羊每日补给5~15g。过量食入食盐、饮水又不足时会出现腹泻,严重 可引起中毒、死亡。
⑤ 钴(Co)
参与血红素和红细胞的形成;对瘤胃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有促进作 用;影响B12合成。0.1mg/kg饲料干物质可满足需要。
⑥ 硫(S)

参与不同蛋白合成、激素合成和被毛合成; 对碳水化合物代谢有重要作用;参与B族维生素及VA合成; 维持各种内分泌功能;参与血液凝固、酸碱平衡和机体的某些解毒过程; 硫、钼与铜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在硫存在的条件下,钼才产生限制铜的 吸收; 缺硫时,可发生流涎过多、虚弱、食欲不振、异食癖、消瘦等现象; 硫是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特别 是CF的消化吸收和N的吸收沉积有良好作用; 绵羊S的需要量,NRC(1985)建议以占日粮干物质的0.16%-0.24%为宜; 在绵羊体内,硫代谢与氮化谢代谢密切相关,S的需要量常以氮硫比的形式 表示。绵羊饲料中的N:S水平一般认为以10:1(或更小)为宜,ARC(1980)综合 的平均值为14:1; 季节对牧草中 N、S的含量有显著影响,青藏高原绵羊放牧地牧草中 N、S的 含量及N:S均为暖季明显高于冷季; 在适宜的N:S水平下,S对瘤胃微生物消化利用营养物质有良好作用。瘤胃中 的S含量一般认为以65ug/ml为宜。
羊体内主要存在骨骼和牙齿中;
长期缺钙和磷,或由于钙、磷比例不当和维生素D供应不足,幼羊会
出现佝偻病;成年羊会发生骨软症和骨质疏松;
羊的日粮中钙磷的适宜比例为(1.5~2):1,其吸收效果较好。幼龄
羊、泌乳羊需钙磷尤其是钙较多, 产奶羊每kg体重每天约需0.05g钙 和0.03g磷,饲料钙磷不足,奶羊就会动用骨骼成分中的钙磷,影响 机体健康。
(2) 产奶需要(泌乳需要)
☆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应不足时,会影 响产奶量,缩短泌乳期。 ☆ 对于高产奶山羊,紧靠放牧或干草不能满足产奶 需要,需要根据其产奶量额外补充一定数量的混 合精料。 ☆ 混合精料中的钙磷比以(1.5~1.7): 1为宜。 ☆ VA和VD对产奶量有明显影响,须从日粮中补充, 特别是在舍饲条件下,须提供较充足的青绿多汁 饲料,以促进产奶。
(3) 生长和育肥的营养需要
羊的生长和育肥表现为增重和产肉量的增加。 (1)生长需要 ☆ 哺乳期羔羊和育成前期羊主要是蛋白质的 增长,育成后期羊主要是脂肪的增长 (2)育肥需要 ☆ 育肥的目的是增加羊肉和脂肪等可食部分, 改善羊肉品质 ☆ 羔羊育肥以增加肌肉为主;成羊育肥主要 增加脂肪。因此,羔羊育肥对日粮蛋白质 水平要求较高;成羊育肥对日粮能量水平 要求较高。
1. 维持需要

羊在维持饲养阶段,仍要进行生理活动,需要从草料 中获得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生命体征。 羊所需要的热能与活动程度有关,一般情况放牧羊比 舍饲羊多消耗50~100%的热量。 维持需要得不到满足,羊则会动用机体贮存的养分弥 补亏损,导致体重下降和体质衰弱等不良后果。 只有当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超出羊的维 持需要时,羊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空怀母羊和非配种期的成年公羊,大都处于维持饲养 状态,对营养水平要求不高。
反刍动物对高蛋白日粮中氮的利用率 低于单胃动物的原因
对于高蛋白日粮(高产奶山羊、肉用羔羊),虽 然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量也会有所增加,但其在对饲 料蛋白分解和再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中损失的蛋白质量 要比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增加的量多。因此,过瘤胃蛋白、 过瘤胃氨基酸技术应运而生。
(3)维生素营养特点

③ 镁(Mg)
缺乏症: 强直病
产后第一个月泌乳高峰期或哺乳双羔的母羊易发生; 早春放牧 易发生。防治:皮下注射硫酸镁,牧草施镁肥。
④ 铜(Cu)
缺铜:初生羔羊运动失调、贫血或骨骼变形造成骨折。黑色绵羊缺铜
早期症状是因缺少色素羊毛呈灰白色,羊毛生长速度和品质下降。
缺铜可补饲硫酸铜或对草地施铜肥
4、维生素需要
① 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可由瘤胃微生物合成 ② VE是抗氧化物质,能保护和促进VA的吸收、储 存,可调节碳水化合物、肌酸、糖原的代谢 ③ VE和Se的缺乏均可引起羔羊白肌病的发生
6、水
① 羊机体对水的需要收代谢水平、环境 温度、生理阶段、体重、采食量和饲 料组成等诸多因素影响。 ② 每采食1kg饲料干物质,需水1~2kg。 成年羊每日需饮水3~4kg
(2)繁殖母羊的营养需要
二、羊需要的营养物质
1. 能量需要
① 维持的能量需要(NRC,1985) NEm=234.19×W0.75(kJ/天) NEm维持净能,W为活体重(kg) ② 生长的能量需要(NRC,1985) 中等体型(成年体重110kg) NEg=409×LWG×W0.75(kJ/天)
NEg:生长净能;LWG:活体增重;W0.75:代谢体重(kg)
③ 妊娠的能量需要 ☆ 前15周,维持加少量的母体增重需要; ☆ 后6周,怀单羔时为维持需要的1.5倍,怀双羔 时为维持的2倍。 ④ 泌乳的能量需要 包括维持和泌乳的需要。羔羊在哺乳期增重与母乳 的需要量之比为1:5。绵羊在产后12周泌乳期内,代谢 能转化为泌乳净能的效率为65~83%。 ⑤ 产毛的能量需要 占总能量需要的比例很小。
二、羊的饲养标准
羊的饲养标准又称羊的营养需要量,是指羊维 持生命活动和从事生产(乳、肉、毛、繁殖等) 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饲养标准是反映绵羊和山羊不同发育阶段、 不同生理状况、不同生产方向和水平对能量、蛋 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要量 饲养标准: 如,美国NRC,中国美利奴羊的饲养标准, 内蒙古细毛羊饲养标准,等
2. 消化生理的特点
(1)反刍:包括逆呕、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 再吞咽4个过程。 反刍的作用:
• •
对饲料进一步磨碎。 使瘤胃保持极端厌氧、恒温(39~40℃), pH值恒定(5.5~7.5)的环境。 羔羊出生后约40天开始反刍。哺乳早期补饲易消 化的植物性饲料,可促进前胃的发育和提前出现 反刍.



⑧ 锌(Zn)
对羊的睾丸发育和精子形成及羊毛生长有重要作 用。需要量20~33mg/kg干物质。
⑨ 铁(Fe)
放牧不易缺乏,哺乳羔羊和饲养在漏粪地板的舍 饲羊易缺。需要量30mg/kg干物质。
⑩ 锰(Mn)
影响骨骼和繁殖力,缺乏:初情期推迟、受胎率 降低、流产率高、公羊比例增加等。需要量 30mg/kg干物质。



⑦ 硒(Se)

氧化作用: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该酶有抗氧化作用,能把过 氧化脂类还原,防止这类毒素在体内积蓄,可防止脂类的过氧化,保护细胞 膜不受脂类代谢副产物的破坏;

抗溶血作用:硒可通过谷胱甘肽防止 5-羟基巴比士酸的溶血作用及肝坏死与 营养性缺乏病——白肌病; 硒存在于蛋白质中,可替代含硫氨基酸中的硫,形成硒蛋胱氨酸; 促成抗体形成,提高免疫力; 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缺硒地区发现大量母羊 空怀,母羊妊娠末期容易发生 胚胎死亡; 缺乏: 白肌病 ,羔羊出生后 2~ 8 周多发。缺硒地区给母羊注射 1 %亚硒酸钠 1ml,羔羊出生后注射0.5ml可预防。饲料中超过4ppm可引起中毒。缺硒时, 羔羊生长发育慢,死亡率较高; 通常利用 硒酸钠防治,对于母羊妊娠后期,每只羊注射 1%亚硒酸钠 l毫升, 羔羊出生后,每只注射0.5ml,可预防白肌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