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

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

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是采取了连环画形式来表现的。

这里我们所说的连环画形式和我们今日所见的连环画形式是有区别的。

它不是许多表现故事进程、有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单幅画的组合,而是如一条连绵不断的带子,或者是说展开的横幅手卷,让人物在其间活动。

此故事绘画于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7窟西壁,具体内容根据《佛说九色鹿经》即《六度集经》卷六描绘。

壁画故事以赭红打底,共九个情节,一开始即画溺水人呼救、鹿经过水边、救溺水的人。

接着便是国王与鹿相对的高潮,后面才是溺水人向国王、王后告发,王后说梦,国王悬赏等情景。

故事从左右两方开始,画面中央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即把故事发展的高潮放到了最引人注目的地位,给人留下了充分的回味和想像余地。

其表现手法既独特、巧妙,又非常自由,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智慧。

故事描述在很久以前,有一只毛色九种美丽无比的鹿,他是一位菩萨的前身。

看见过九色鹿的人都觉得是世上稀有奇物。

鹿的心地特别的善良,在这片美丽的草地上,他与朋友乌鸦互相照顾,互相关怀,形影不离。

有一天,九色鹿在河边游戏,忽然听见从下游河边传来阵阵呼救声。

九色鹿抬头一看,在远处河中汹涌的激浪里有一个人。

善良的九色鹿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危险,纵身跳进河里向落水的人游去。

在和汹涌的洪水搏斗中,九色鹿毫不气馁,湍流不息的河水猛烈冲击着九色鹿,一个又一个恶浪扑打在他的身上。

经过顽强努力,九色鹿终于救起了落水者。

最后,九色鹿终于把落水人放在岸边休息。

落水人名叫调达,他醒来后庆幸自己还活着。

他绕着九色鹿转了三圈,然后跪在地上,频频向鹿叩头,不停地向鹿说着感激的话:
“尊敬的恩人,感谢您救了我,我愿意做您的仆人,听您使唤。


九色鹿亲切地说:
“可怜的调达,你的诚意我心领了。

我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将永远不忘你对我的诚挚的感情。

希望你不要对任何人透露我的行踪。


调达指天发誓说:
“恩人啊!请您放心。

如果我背信弃义,就叫我浑身长满烂疮,嘴里散发出恶臭吧。


说完,就告别九色鹿回家了。

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个忠厚的长者,而王后却是个十分贪婪而又奸恶的女人。

有一天,王后做了个梦,她梦见一只鹿,毛分九色,角白似雪,特别美丽,没有什么可以与之相媲美。

便想取鹿皮为衣,鹿角为珥饰。

醒来后,她就要挟国王说:“如果得不到他,我就活不成了。


因为国王十分宠爱这个王后,听了她的话,心也软了。

国王无奈,只得布告
全国:“如果有人能够获取九色鹿,我将以一半国土封赠,还将用大银碗装满金豆,用大金碗装满银豆作为赏赐。

”那溺水的人看到布告,寻思:
这不就是那只救我的鹿吗?我可知道他的行踪,我如果告发九色鹿的所在,便可得到国土的一半,金银满钵,终生受用不完。

可是,溺水人转念又一想,我可是向它发过誓的…只不过鹿毕竟是畜牲。

那鹿也是自寻死路,与我无关。

这时,他已忘记了对天发的誓言,已经被贪婪的邪念迷住了心窍。

于是他就跑到宫中向国王告发。

国王听了他的报告后,便命他作向导,率领大批善射能武的勇士向九色鹿的所在地出发了。

此时,九色鹿正卧在草地上休息,一点也不知道危险正一步一步向它逼近。

鹿的好友乌鸦看到事情不妙,赶紧飞来向它报告,呼唤九色鹿:“九色鹿,快起来,国王派兵来抓你了!”九色鹿一惊,耸身起立,向四周一看,只见国王的军队已经把自己层层包围,身处绝境已经无路可逃。

勇士们张弓拔弩,引箭待发。

国王的身旁就站着那个负义的溺水人。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善良美丽的九色鹿沉着自若地对国王开口说话:
“国王,请你先不要杀我,我有话对你说。


国王一看,美丽的九色鹿如此沉着,神情那么泰然自若,说话也从容不迫,是不是天神的化身?他就对身后士兵们说:“先不要射杀他。


九色鹿就对国王说:“我曾经不顾及自己的生命,救活过一个人。

”他就把自己如何在河边觅食,看到溺水人,将他救起之事详细说给国王听。

“你救起的人呢?”国王问道。

九色鹿答:“他就在你的身边,他曾发誓不向任何人告诉我的住所,可是,现在他已忘恩负义。


溺水人在九色鹿的义正词严的指控下,汗流满面,无地自容,无话为自己辩解。

这时,溺水人的身上即刻长满烂疮,嘴里散发出恶臭。

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不胜惊叹,便放了他,并通令全国此后听鹿游食,不得伤害。

王后听到国王把九色鹿放了,她的贪欲落空了,又羞又恨,最后,活活气死了。

九色鹿勇救落水者,而落水者贪图金银富贵,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经不起诱惑出卖救了自己命的九色鹿,而幸亏国王英明且有仁慈善良之心,听明原委后,放九色鹿归山,并下令从此以后不准射杀九色鹿。

故事最终的结局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满脸生癞、满嘴恶臭,遭到应有的报应;贪婪的王后被气死。

而贤明的国王则得到天神的保佑护卫,国家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佛教思想中的善恶业报轮回观念,亦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的善恶心理,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经文的最后,佛讲完这故事,对弟子们说:“鹿王就是我,乌鸦是阿难,国王是鹙鹭子。

而溺水人则是调达,王后即今是调达的妻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