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试卷评价
本次的化学试卷是一套以教材为本,立足于《考试大纲》,面向全市学生的测试题,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未出现难题、偏题或怪题情况。

试题紧扣课本的基础知识,覆盖面广,突出学科内的综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的规范性和思维的开放性,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察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体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为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试卷设置了一些新情境题,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一旦身处陌生新情境,会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境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

试题既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对学生高三第一轮复习起到一定的检测、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也能让教师反思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对后阶段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二、试卷结构及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一)试卷结构和命题双向细目表
第Ⅰ卷选择题1―20题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21―24题共50分
高三期中考试化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 注:A----了解 B----理解C---综合应用)
2
3
选择题部分(含零纳入统计)
非选择题部分(含零纳入统计)题号主要考查内容答案正确率
1 电解质、非电解质 C 66.66%
2 常见危险品安全标识 B 48.21%
3 胶体及性质 C 63.53%
4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 B 74.24%
5 离子化合物、胶体、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C 67.93%
6 物质的量计算 C 59.45%
7 物质的分类 B 85.52%
8 元素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 A 70.29%
9 元素化合
物性质应用 C 76.58% 10 元素化合物性质 C 64.37% 1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A 58.15% 12 离子共存 D 68.60% 13 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性质 A 63.70% 14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A 45.21% 15 元素化合物性质、常见物质间的转化 C 54.73% 1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装置正误判断 C 70.66% 17 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判断 D 68.91% 18 元素化合物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 45.72% 19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B 58.10% 20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D
65.15%
4
三、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第一卷各小题答卷情况(含零纳入统计) 5
第二卷各小题答卷情况(含零纳入统计)
全市得分情况统计
【备注】按全市26739人统计(含零纳入统计)
四、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题号主要错误原因分析
21
(1)物质的分类错误率较高。

(2)化学计算出错较多。

(3)氧化还原方程式未配平。

(4)除杂试剂选择错误。

(1)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复习。

(2)学生的方程式配平能力不够,重视不够,训练不到位。

(3)化学计算能力差。

22
(1)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步骤、计算及误差分析错误率高。

(2)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差。

(1)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平时没做过或很少做实验。

(4)实验分析能力比较差。

(5)元素化合物性质掌握不好。

23
(1)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率较高。

(2)气体性质掌握不好。

(3)工艺流程图分析、理解不到位,不能发现信息、利用信息。

(4)实验设计能力缺乏,对实验步骤的理解能力差,是造成失分多的原因。

(1)此题失分较多的原因仍然体现在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化学实验知识。

(2)工艺流程题的练习量少,图中的很多信息不会使用。

(3)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不好。

(4)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错误高。

24
(1)实验操作的叙述不到位。

(2)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多。

(3)陌生化学方程式书写能力差。

(4)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差。

(5)综合分析能力差。

(6)化学计算能力比较差。

(1)叙述能力差,造成失分较多。

(2)化学实验操作分析能力差。

(3)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不到位。

(4)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掌握不好,导致方程式书写错误率高。

(6)化学计算复习和训练不足,学生的重视不够。

题号 21 22 23 24 本题满分 16 10 12 12 平均分 10.33 3.88 6.90 3.84 得分率 64.56%
38.80% 57.50%
32.00%
非选择题满分50
市平(含零纳入统计)24.95
6
五、对下阶段的教学建议
(一)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加强答题规范、化学用语表述准确、文字语言表述精要的训练。

2. 重视对化学信息素养的考查
①准确把握试题所给信息的关键词、符号、图形、图表、工艺流程,限制条件、答题要求等。

②挖掘隐含条件,剔除干扰信息,周密思维,把握核心。

3. 重视和提高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如:装置的正误识别、实验流程的分析、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定量计算及误差分析,实验简答题的表述,特别要重视加强练习。

4. 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用化学视角观察现实问题,试题要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各类化学问题,重视化学与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科技等方面的联系。

5. 重视有机化学的教学,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练习量,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二)存在问题
从本次考试反馈信息来看,本届学生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还没有很好掌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法,对物物的性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一些重要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所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没有很好的建立联系,未形成知识体系,学生记忆的内容零散。

除此外,不少学生未及时记住该记的规律、概念、方程式,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做题时出现概念混淆、物质的结构式书写错等现象。

2.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的主动性。

认为课上听明白即可,课后若没人监督则不主动复习。

这些因素导致刚复习过的内容学生考试时不会做、做错。

3. 做题太少。

做题少,反应慢,做题速度就慢,考试时不能及时做完,而接触的题型少了,遇见某些题就无从下手。

且做题时不能很好的抓题干,理解题意,常出现误解题意,漏看条件等现象。

4. 学生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

缺少必要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习惯依赖老师。

总希望老师总结规律、总
结知识点后交给他们记。

但这些没有经过他们思考的东西即便强调多次也容易被遗忘,也不能很好的被消化,且久而久之还使学生养成学习惰性。

(三)改进措施
1. 重视教与学反思
这次考试反馈出很多学生的“双基”较差。

为什么做了一定量的题,有些还是难题,到头来成绩仍不理想?为什么学生表达的规范性不好?为什么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题意?学生的主要问题在哪里?老师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在教学中要重视教与学的反思,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

2. 注重“双基”的训练
对待双基,要一个一个地进行过手训练,只有双基抓好了,才能谈得上能力提升,两者顺序不能颠倒。

平时注重于让学生做题,没有及时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
7
牢使他们在这次考试中低档题都不能很好完成。

3.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考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知识,通过练习、讲评提高学生的审题、表达能力,逐渐解决化学用语不规范、答题不合要求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
关注社会热点、生活实际。

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能力,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观察、思考日常生活和生产。

5. 后阶段复习过程中希望老师做到
高三一轮复习为基础能力过关,第一轮复习十分重要,这轮复习的目的是将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两个方面作为参考。

第一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第二以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然后做到尽量不遗漏知识。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及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复习效果就越来越好。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高三的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复习上来,要教育学生一轮复习是毅力的比拼,只有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功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