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婚协议引发财产分割纠纷的9条裁判规则无讼阅读

离婚协议引发财产分割纠纷的9条裁判规则无讼阅读

离婚协议引发财产分割纠纷的9条裁判规则无讼阅读文/何文骏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本文为作者向无讼阅读供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比2013年增长3.9%。

这意味着自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

据四川省民政厅通报,2014年四川省在线办理结婚、离婚登记共986186对,其中结婚756582对,离婚229604对,离结率(离婚登记占结婚登记的比重)为30%。

两组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和四川省分别有363.7万、229604对夫妻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相应也就有363.7万、229604份书面离婚协议。

与此相应,因离婚协议而引发的纠纷数量甚多。

根据笔者在实务中的了解以及在无讼案例的法律文书检索情况来看,多数离婚协议中载有“无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财产已自行分割完毕”等类似条款。

有些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时要求当事人按期提供的样本填写离婚协议,也采此种写法。

然而,在登记离婚之后,有相当部分当事人又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等等。

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讼案例以“无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协议”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有718、1087个结果。

笔者通过对部分裁判文书进行分析,造成此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假离婚”导致假戏真做,要求分割共同财产;二是为促成尽快离婚,登记离婚时暂时搁置财产分割问题;三是一方当事人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导致一方当事人认识错误。

此类纠纷产生后,处理方式也有所差别,有的案由为“离婚后财产纠纷”,有的案由为“确权纠纷”,有的案由为“共有纠纷”等等。

因离婚协议未列明全部共同财产,如何处理离婚协议引发的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涉及到如何对“无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财产已自行分割完毕”等类似条款进行理解、认定?如何证明尚未对争议的财产进行分割?是否已过诉讼时效?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上均存在一定困难。

关联法规:《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三十一条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八条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九条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裁判规则:裁判规则1:双方自愿达成了离婚协议,并约定了债权的给付义务,应视为双方就离婚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唐与王离婚后财产纠纷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4)三中民终字第13603号【裁判摘要】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双方均提供了离婚协议书,该离婚协议书未违反法律规定,故法院对此予以认定。

离婚协议书写明双方无夫妻共同财产,结合唐1陈述就王1给付唐1债权的理解,可知唐1与王1在离婚时已对涉案房屋进行了考虑,故可以认定唐1、王1在协议离婚时已知道涉案房屋的情况及屋内物品的情况。

双方自愿达成了离婚协议,并约定了债权的给付义务,应视为双方就离婚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双方当事人就离婚事项达成的离婚协议,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唐1认为离婚协议未对涉案房屋等财产进行分割,但是离婚协议写明双方无夫妻共同财产,男方欠女方7万元,且唐1在一审中陈述男方欠女方的7万元债权包含涉案房屋首付款4万元及双方共同偿还涉案房屋贷款3万元,可知唐1与王1在离婚时已就涉案房屋等相关财产的分割达成了协议。

唐1认为离婚协议未对涉案房屋进行处理,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裁判规则2:未生效的离婚协议,仅是双方关于离婚及财产分割的意向。

离婚协议涉及的财产分割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不能毫无依据地无限止地进行扩大解释和理解。

在双方对具体的、重大财产的分割仅有部分作了明确约定,另有部分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形下,仅以离婚协议中有“双方财产已自行分割完毕”的表述及一方已实际掌控该重大财产的情形而认定该未作明确约定的重大财产权益已进行分割的主张于法无据,法院不予采纳。

——褚甲与曹某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826号【裁判摘要】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双方协议离婚时是否已对居安工贸公司的股权进行了分割。

曹某认为根据2006年的离婚协议内容及2009年生效的离婚协议中有关“双方财产已自行分割完毕”、“男方所有的债权债务问题由男方负责处理,一切债权债务问题均与女方及孩子无关。

”、“我们双方完全同意本协议书上的各项安排,亦无其他不同意见。

”的表述中,可以得出褚甲、曹某对居安工贸公司的股权已经分配给了曹某的结论。

对此褚甲不予认同。

原审法院认为,2006年离婚协议第四项“夫妻间其它财产”强调的是“包括厂房及厂内债权及债务问题”,虽然该项内容未具体明确究竟是哪家厂,根据曹某的经营情况可以理解为指的是永达汽修厂,因此该条款仅涉及永达汽修厂的厂房及厂内债权债务问题,并未涉及居安工贸公司的股权。

曹某据以主张双方曾协议将居安工贸公司股权分配给其的意见无从成立。

更为重要的是,2006年离婚协议并未生效,仅是双方关于离婚及财产分割的意向,故曹某认为该协议与生效的离婚协议是合二为一的辩称意见于法无据,法院不予采纳。

而生效的离婚协议中“男方所有的债权债务问题由男方负责处理,一切债权债务问题均与女方及孩子无关。

”涉及的是曹某的债权债务问题,因公司股权是一种财产权益,属于财产所有权性质,不等同于债权债务,故该条款也不能表明双方对居安工贸公司股权进行了分配。

至于生效离婚协议中“双方财产已自行分割完毕”的表述,原审法院认为,从离婚协议上下文内容来看,该表述紧随双方对两套住房的归属约定之后,而离婚协议涉及的财产分割内容应当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因此该表述应理解为系针对两套住房而言,不能毫无依据地无限止地进行扩大解释和理解。

在双方对具体的、重大财产的分割仅有部分作了明确约定,另有部分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形下,仅以离婚协议中有“双方财产已自行分割完毕”的表述及一方已实际掌控该重大财产的情形而认定该未作明确约定的重大财产权益已进行分割的主张于法无据,法院不予采纳。

且从生效离婚协议中已明确约定的财产分割内容看,褚甲、曹某已将大部分财产权属归于双方女儿,褚甲所取得的财产份额并不足以与曹某在居安工贸公司中占有的股权相平衡,故对曹某以离婚协议中其并未分得其他夫妻共同财产为由,进而主张居安工贸公司股权实际已分配给其的意见,法院难以采纳。

综上,无证据表明褚甲对曹某在居安工贸公司中的股权已明确表示归属于曹某一人所有,而双方离婚协议中对曹某在居安工贸公司的股权归属亦未作明确约定,虽然褚甲在与曹某协议离婚时已知晓居安工贸公司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及审理婚姻家庭纠纷的相关精神规定,夫妻离婚后财产纠纷中的财产范围,既包括离婚协议中未涉及的财产,也包括《婚姻法》第四十七条所规定的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夫妻共同财产等,故褚甲要求分割曹某在居安工贸公司中80%股权的请求,法院应予支持。

本院认为,关于本案系争股权是否已在双方协议离婚时处理完毕,原审法院已就其判决详细阐明理由,本院不再赘述。

裁判规则3:即便代在双方婚姻存续期间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肖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其在离婚时考虑诸多因素,在财产分割时做出让步也是其自由处分权利的体现,其在离婚协议中已经明确双方无共同财产及债权债务,因此,不管是从离婚协议的内容,还是当事人离婚时对财产处理的态度,都难以认定肖在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受到欺诈或胁迫。

——肖×与代×离婚后财产纠纷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5)三中民终字第08201号【裁判摘要】本院认为,肖与代于2011年12月21日协议离婚,并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双方也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协议约定。

该协议对肖、代具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肖与代婚姻存续期间,因感情纠葛,肖多次表达出结束婚姻关系的意思表示,并书写数份《离婚协议书》,均提及双方无共同子女及财产,不存在财产分割。

虽然肖主张其在2011年向法院起诉离婚后,代以自杀相威胁,迫使其撤回离婚诉讼,后又迫使其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但是结合肖此前一贯的意思表示,其在2011年11月21日协议离婚时所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与前述数份《离婚协议书》中对夫妻共同财产的约定较为相符。

此外,即便代在双方婚姻存续期间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肖在本案的起诉状中也表示“2011年12月21日登记离婚,离婚时出于代自杀胁迫,昔日夫妻恩情,对方家庭亲情等诸方面考虑,在代提出给其一个面子的情况下,肖心软在《离婚协议》上未依法进行分割。

”肖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其在离婚时考虑诸多因素,在财产分割时做出让步也是其自由处分权利的体现,其在离婚协议中已经明确双方无共同财产及债权债务,因此,不管是从离婚协议的内容,还是当事人离婚时对财产处理的态度,都难以认定肖在签订离婚协议书时受到欺诈或胁迫。

故,肖与代的离婚协议书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

裁判规则4:(1)婚姻是两个人相爱相守的承诺,婚姻是神圣的,法律保护合法的婚姻关系;若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假离婚”,不仅是对神圣的婚姻的一种不尊重,也是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办理了离婚手续就解除了婚姻关系。

(2)两份离婚协议书虽然约定了“双方无共同财产”、“双方婚后无财产”,但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丁为购买富房屋支付过部分款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不会因离婚协议书的约定而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