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内容、无效及特别规制

论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内容、无效及特别规制

2007年6月29日,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从送审稿到四审稿再到通过公布历时3年多。由于劳动合同法直接涉及劳动者生存、生命、健康、保障等基本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将《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建议意见。其间,共收到社会各界书面建议或者意见近20万条,立法的广泛参加可谓“空前绝后”,最终形成了8章98条的劳动合同法。本文仅就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内容、无效及其特别规制作必要分析。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合同内容协商一致的意思表示。《劳动合同法》第3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据此,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合法原则。指在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合同的主体、订立形式、订立程序、合同内容、履行方式、对变更或解除合同权利的行使等,都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17条规定,本条第1款中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也包括以后颁布实行的法律、行政法规,既包括劳动法律、法规,也包括民事、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合法体现了国家基于社会本位对劳动合同主动干预,即劳动合同合法才有法律约束力,否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合同法未对劳务合同进行规制,所以,在司法实践中确认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有待司法解释明确〔1〕。

(二)公平原则。又叫公平正义原则。指当事人在设立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等方面,要公正、合情、合理。劳动合同公平追求的目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的分配应当合理,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体现公平、公正的要求。劳动合同法体现、贯彻和保障公平原则的规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时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例如,《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其二,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劳动者为法律禁止行为。例如,《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其三,对劳动者基本生存的保护。例如《劳动合同法》第11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企业的或者行业的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同时,第21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四,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法律责任。例如,《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1款、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提取的职工培训费用以

外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约定违反服务期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违约时,劳动者所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其五,劳动合同无效情况下对劳动者的保护。例如,《劳动合同法》第28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按照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三)平等自愿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是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无论是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是自然人,尽管它们的经济实力不同,但是只要以劳动合同主体身份参加到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中,那么,它们之间就处于平等法律地位,受法律平等保护。自愿原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也不允许第三方非法干涉。总之,平等是自愿的前提,自愿是平等的体现。

(四)协商一致原则。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就劳动合同条款约定的内容,经当事人双方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协商,并取得意见一致后,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协商一致原则体现了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从字面上理解,协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意思表示方式就劳动合同内容进行商量;一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过协商取得了一致意见,使劳动关系建立,并进而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协商是一致的前提,一致是协商的结果。

(五)诚实信用原则。指劳动关系主体进行劳动活动必须诚实、守信、善意,享有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的各个阶段,甚至在劳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例如,《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此条规定就体现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因不诚实而对劳动合同效力作出的消极法律评价。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一般认为,合同的内容是合同的权利义务,从形式上表现为合同条款。就劳动合同而言,由于劳动基准法对劳动关系有特别规制,所以,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内容设计时,更加强调劳动合同内容的强制性特质。为此,对劳动合同条款的分析,应以立法要求为视角展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