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学实验综合

力学实验综合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从__右__向__左_____(填 “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 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_0_._1_9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0_._03_7____m/s2。(结果
(5)利用a-n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kg。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9.8 m•s-2)
0.45(在 0.43 和 0.47 范围内即可)
(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_B__C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a-n图线不再是直线 B.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 C.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Δ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 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 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 的 、瞬a和时Δ速t度的大关小系,式则为vv与=vvAA_+_。a2Δt (2)由图(c)可求得, vA=__5_2_.1___cm/s,a=_1_6_.3____cm/s2。(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2017•全国卷Ⅱ]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 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 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 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 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 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 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 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③用Δ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 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 中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2017•全国卷Ⅲ]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 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 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 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 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b)所示,F的大小为___4_.0____N。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 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 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 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 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 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 N 和F2=5.6 N。
(3)对应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象 如图b所示;由图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将结果 填入下表。(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n
1
2
345
a/(m·s-2) 0.20 0.39( 在 0.37 和 0.58 0.78 1.00 __0_._4_1_范__围__内___即__可__)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图 象。从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 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ⅰ)用5 mm长度的线段表示1 N的力,以O点为作用点, 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 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
(ⅱ)F合的大小为___0_.0_5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 切值为___4_.0____。 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 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两小球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核准相等,测量结果如图 乙,则两小球的直径均为___1_._28_9_5_×__1_0_-_2 ___m。 (2)入射小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 释放,其目的是_____B___。 A.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动量到达槽口 C.为了使入射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与被碰小球对心碰撞
查漏补缺 专题课堂讲练 专题一 物理实验
第14讲 力学实验
[2017•全国卷Ⅰ]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 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 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 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 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 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 共滴下46个小水滴)

[2016•全国卷Ⅲ]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 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 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 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 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 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
(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 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 滑。 (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 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 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 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象,经数据处理后 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2017•武昌调研]在利用碰撞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斜槽KQ与水平槽 QR平滑连接,按要求安装好仪器后开始实验。先不放被 碰小球,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 验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静止放在槽的水平部分的前 端边缘B处(槽口),再使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A点由静止 滚下,再重复实验若干次,在白纸上记录下挂于槽口B的 重锤线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和各次实验时小球落点 的平均位置,从左至右依次为O、M、P、N点,测得两小 球直径相等,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 且m1=2m2。则:
相关主题